打卡校園地標、比拼“程式碼闖關”,北航舉辦70週年校慶嘉年華
校園內各地標建築的定向越野打卡、參觀修葺一新的校史館……10月2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慶祝建校70週年大會在學院路校區舉行,校園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學生們在各類特色活動中為母校慶生。
父女校友同返校園
校慶日一早,北航校園裡便熱鬧了起來,隨處可見和校慶標誌合影留念的學生、老師、校友們。在校園裡,一對父女引起了記者注意。原來,父親馬成棟老先生已經91歲高齡,他是北航首屆學生、1952級校友,他和同為北航校友的女兒在北航建校70週年紀念牌前合影。“我是1980級的北航校友,我和父親兩代人都是航空航天人。”馬老的女兒略顯激動地說。91歲的馬成棟精神矍鑠,他說畢業後自己一直留在北航任教直到退休,這次懷著高興的心情而來,看到“那麼多的學生參與慶祝活動,我心情非常好,希望學校越來越好。”馬成棟說道。
馬成棟父女在校內合影留念。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在學校晨興音樂廳前的廣場上,不斷傳來學生歡笑聲,這是北航在主會場外舉辦的校慶嘉年華活動,每個學院都有一個攤位,提供各種特色遊戲,學生可以參與遊戲領獎品。
抓娃娃大賽、投球遊戲……一圈玩下來,學生們手裡抓著一摞滑鼠墊、資料夾、筆記本等小禮品。法學院2019級學生孔怡凡和男朋友的手裡都拿著小禮品,還贏得了兩大包樂高。“這些獎品都是我倆一上午贏來的,尤其是樂高,只要在‘航行手冊’上蓋滿章就可以得到。”孔怡凡舉著手裡的小紅本笑著說。
孔怡凡介紹,學校給每個學生髮了一本“航行手冊”,大家可以在各個學院的攤位前參與活動並蓋章,集滿一冊換禮品,比如有的學院寫祝福可以蓋章,在法學院攤位穿法袍照相也可以蓋章。
在“燒腦”遊戲中比拼專業知識
“這會兒工夫已經發了一千多份地圖了?”“看來我們低估了大家的熱情。”校園裡,給學生們在地圖上蓋章的兩名志願者說。他們介紹,這是社團組織的“航夢尋蹤”校慶嘉年華定向越野活動,地圖上有七處“打卡”地點,只要帶著地圖到打卡地找志願者蓋章,就可以換到不同的禮品,集滿7章獲得的禮品最大。生物醫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孫同學告訴記者,她集滿7章用了近30分鐘。“新主樓、老主樓、錢學森先生雕像……都是校園的地標性建築,差不多逛了一遍校園。”孫同學說道。
校園嘉年華上,學生在參觀一架分散式佈局飛機。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在嘉年華中,怎麼能缺少北航特色?航空航天知識競賽等“燒腦”遊戲不可或缺。“風洞實驗是風動,飛機飛行是飛機動,這是相對性原理,很遺憾你錯了!”“切,只要學過‘航概’(航空航天概論)的都知道這題。”一道道題激起了學生們的好勝心,整個上午,不斷地有人上臺挑戰。
人工智慧研究院則玩起了“程式碼闖關”。“你看我這組程式碼,告訴我輸出的是什麼!”2021級學生喬屹站在一臺筆記本後邊吆喝道。負責出這些程式碼題的該學院輔導員告訴記者,寫程式碼是人工智慧研究院的特色,現場準備的題都是學生的易錯點,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 原來輸出是a啊,對,程式碼裡邊沒有括號!”一位挑戰失敗的男生拍著腦門兒喊道。
修葺一新的北航校史館亮相
就在建校70週年前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修葺一新的展館——校史館正式亮相於校園,學生們在校慶當日走進這裡參觀。
據介紹,該校史館展廳總面積近4500平方米,陳列1500張圖片、300餘件(套)實物,天井為“空天報國”主題雕塑,一層為科技成果展,二至四層為校史展,五層為藝術館。其中,校史展以空天報國精神為主線,按照學校歷史發展分為序廳和四個部分,全方位展現了學校七十載空天報國、新時代逐夢一流的辦學歷程;科技成果展以 “四個面向”為主線,展示了學校深度參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支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豐碩成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逸夫科學館,觀眾在參觀無人機展品。科技創新成果展展出了北航近十年來的科技創新成果。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表示,走進修葺一新的校史館,就走進了北航七十年創業興學的不平凡歷程。全校上下要把空天報國作為北航人接續奮鬥的精神核心,抓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籌備召開學校第十七次黨代會的契機,進一步加強空天報國精神的研究宣傳闡釋,引導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匯聚起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力量。
據介紹,2021年8月,學校抽調專門力量成立校史館工作組,調研走訪、查閱檔案、收集資料、訪談諮詢,向老領導、老專家徵求意見92人次,面向全體師生校友徵集實物展品,系統梳理空天報國精神脈絡,深入挖掘校史思想內涵。經過一年多的整理、研究,撰寫近十萬字文字大綱,反覆討論形成校史館展陳設計方案。從今年5月開始,經過近半年的緊張建設,校史館在修繕改造後的逸夫科學館正式落成。
為更好地宣傳學校歷史,校史館面向全校師生,首批招募了講解志願者23人,作為北航故事的講述者。志願者代表、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劉旭表示,作為一名北航人、一名校史館講解員,能夠透過學習建校歷史,講述北航故事,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深感使命光榮、重任在肩。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