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一路長驅直入,兵鋒所向,無可阻擋。潼關失守後,長安門戶大開,唐玄宗逃離都城,前往蜀地避難。在這種背景下,河西、隴右的精銳之師奉詔勤王,大部離開了駐守的邊戍。
河西、隴右的唐軍兵力空虛,讓一直虎視眈眈的吐蕃有了可乘之機,開始逐步蠶食大唐的地域。從公元758年到764年,唐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苦苦支援,涼州、瓜州相繼陷落,沙州成為唐軍在河西走廊的最後一個據點。
圍困
沙州城中的軍民眾志成城,面對吐蕃軍隊的重重圍困,硬是堅守了十一年之久。直到公元781,沙州才因彈盡糧絕,淪於吐蕃人之手。唐軍首領閻朝在投降之前,與蕃將綺心兒鄭重約定,不讓沙州民眾流離失所,這樣,張氏、李氏等漢姓大族得以保全下來。
這些人的命是保住了,但遭受的卻是非人的待遇。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民族壓迫之中。丁壯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
投降
為了斷絕漢人與大唐的血脈聯絡,吐蕃還企圖改變漢人的生活習俗,不讓他們穿著漢族服裝,服飾要象吐蕃人那樣,辮髮左衽(漢族是右衽)。
每到元旦這天,漢人穿起久違的漢家衣裳,祭祀自家祖先,都忍不住放聲痛哭,向著大唐的方向遙拜,表達自己的無盡思念。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的確是一條真理。在這種境況下,有一位英雄橫空出世,解救了這些受苦受難的百姓,並且收復了唐朝丟失近百年的土地,使他們迴歸到大唐的版圖。這位英雄就是平民出身的張義潮。
張議潮
張議潮(799一872年),字號不詳,沙州敦煌(今甘肅敦煌)人,唐朝工部尚書張謙逸之子。
張氏世代是沙州豪門首富。但顯赫的家族地位並沒有為張氏家族帶來平安。在淪陷的土地上生活,吐蕃把他們一樣當做賤民來看待,統治者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要去聯合、籠絡當地漢族豪強大戶, 維護他們的殖民統治,他們同樣要忍受吐蕃貴族的欺詐和蹂躪。
張議潮自幼在這種水深火熱下生活,對這種民族歧視有切身體會。所以從小就對大唐故國心馳神往,立志要驅逐侵略者,迴歸祖國。為實現志向,他自幼就刻苦學習兵法和武藝。以自己的家產為軍資,秘密招募、訓練義軍, 蓄積力量,伺機而動。
吐蕃內亂
會昌年間(公元841年—846年),吐蕃連年災荒,“人飢疫,死者相枕藉”。吐蕃內部尚婢婢和論恐熱為了爭權奪利,相互廝殺,一時大亂,吐蕃勢力迅速衰落。
吐蕃亂了,張議潮的機會來了。公元848年,張議潮見時機成熟,遂發動起義。他組成的軍隊名叫歸義軍,一舉收復瓜州,沙州等地。
在成功佔領沙洲之後,張議潮立即派使者團向長安進發,向朝廷傳達沙洲恢復的訊息,以明心志。當然,其中也有聯絡故國,敦請朝廷派出王師形成對吐蕃兩面夾擊的戰略意圖。
使者團
但是,從西部的沙洲,到東部的長安,兩地相隔千里之遙。而這之間的河西地區,當時還都是吐蕃人的勢力範圍。所以為了確保訊息能夠送達長安,張議潮派出了十隊使者,帶著十份完全相同的文書,經由各個方向的沙漠繞過吐蕃人控制的河西諸城向長安進發。
這次送信的歷程極其悲壯,是真正意義上的九死一生。十隊信使向沙洲的各個方向進發,越過莽莽大漠,向長安跋涉,這十支隊伍中的九支,都因為各種原因遭受了失敗,最後只有悟真這一支隊伍,繞過了令人生畏的荒漠,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天德軍(今天的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在天德軍防禦使李丕的協助下,於公元850年,抵達了長安,這時候,離張議潮沙洲起義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
唐宣宗
悟真到達長安後, 大唐政府以隆重的儀式迎接了這支信使隊伍的到來,唐宣宗聽到這一喜訊後,竟情不自禁地欣然讚歎道:“關西出將,豈虛也哉”。
至此,除涼州而外,沙洲、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肅州、蘭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一州都被張議潮收復和控制。公元849年八月,張義潮派其兄張議潭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並獻瓜、沙等十一州版圖戶籍入朝。
有鑑於張議潮所建立的不世之功,唐宣宗特下詔令,大力褒獎張議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勳。詔令說,張議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 並於沙州置歸義軍,統領沙、瓜等十一州,以張議潮為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食邑二千戶,實封三百戶。
大唐光芒
公元858年八月,東征收復涼州的戰鬥開始了,但是戰鬥極其艱難,歸義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經過三年的血戰,於公元861年,終於一舉攻克了涼州。收復涼州後,立即表奏朝廷。朝廷隨後頒詔,任張議潮兼領涼州節度使。
從此,“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大唐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河西走廊,又暢通無阻了。
當世之時,世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來讚揚張議潮: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