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室外的天氣雖然寒冷,卻無法阻擋各界相關人士關注雙語教育發展的熱情。由上海康德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上海康文幼兒園共同承辦的康德教育新年論壇於1月9日圓滿舉辦。
當天,齊聚了關注雙語教育發展的各位重量級專家學者、教育同行以及家長朋友們,共同探討如何培養學生成為未來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創新人才。
“教育的最高目標不是知識傳授和智力發展,乃是道德的完善。”
上海康德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上海康文幼兒園理事長平凡先生與康德雙語首任法人校長、榮譽校長、原復旦附中校長謝應平先生為本屆論壇致開幕辭與歡迎辭。
平凡先生提到,未來,康德教育將不忘初心,繼續為培養更多國際化人才而努力。謝校長表示,對於我們當下面對的各種如搖號新政、疫情影響、數字化時代等等的“新”問題,我們需要有新的視角與思路去破解、去創新、去實踐。
01、俞立中:把世界當作自己的課堂
專家主旨演講板塊可謂亮點頻現,高潮迭起。上海紐約大學首任校長、榮譽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俞立中先生以《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培養孩子的全球勝任力》為主題的演講,率先拉開了論壇序幕。俞教授指出, 全球勝任力並非是學科學習的產物。重要的是,同學們要將世界當作自己的課堂。
在學會比較與思辨的基礎上,要學會構建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即世界觀。我們無法教出創新人才,卻可以培養創新的素養。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自己的理解。當今的學生要認真面對多元文化,這種多元文化不單指和外國同學在一個教室內學習,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環境中與人溝通。
02、尹後慶:要勇於提出“好”問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先生在接下來的講話中提到,雖然我們正在面臨疫情帶來的挑戰,但它並沒有阻止國際教育在中國發展的腳步。因此,培養全方位的人才正是教育界都在關注的議題。
在大資料、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要改變老師講課為主的傳統學習形態,保護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學校要鼓勵學生們有提出“好”問題的勇氣,比起約定俗成的回答,好問題會像引擎一樣推動我們的去思考創新。尹會長希望康德雙語能勇於開拓實踐,為上海提供雙語教育創新發展模式作出貢獻。
03、張志敏:道德力是核心素養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功臣,格致教育集團理事長張志敏先生以《康德對話“康德”》為題,從另一角度詮釋了對全球勝任力的理解。張校長以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教育理論和人生哲學,對話如今的康德雙語學校,闡釋“教育的最高目標不是知識傳授和智力發展,而是道德的完善”。
當今的學生都要從行為、理念、精神三個方面去關注道德力的養成,在“全球勝任力”這個大議題下,道德力應該是其中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素養。康德雙語的校訓“和、信、義”正是從行事規則、集體人格以及理想信念這三個維度,來培養學生的道德力。
在之後的討論中,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東亞區域總監趙靜博士、高階區域經理黃婉虹女士也為在座的觀眾們帶來了綜合考評能力與國際學校升學趨勢的現狀分析。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國際貿易部、教育科技及高等教育業務總監、教育業務華東區域主管蘇思女士從領館權威的角度提供了如何選擇國家、英國教育以及英國留學政策的情況。之後,英國康德學院校長Neil Hawkins先生也透過影片的方式帶來了他們的人才培養思路和實踐的分享。
圓桌論壇環節聚焦K12學校家校關係的新挑戰。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鬱琴芳女士,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執行校長Fiona Pocock女士,康文幼兒園總園長鄭慧敏女士,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家長代表、菁kids上海主編聞琛女士,媒體代表、爸爸真棒創始人曹慧穎女士分別從不同文化背景下家長的不同關注點、K12學校的幼小銜接、如何緩解家長和學生焦慮、家長擇校和家校溝通的途徑等方面展開了討論與經驗分享,獨到而全面的觀點,使與會者獲益匪淺。
本次論壇活動成功舉辦,不僅在於為家長朋友們提供了多方面的權威資訊,更是在於在教育相關人士和家長們之間搭建了一個共同學習交流的平臺。在多變的大環境下,雙語教育的發展之路也需要靈活應對各種問題。正因有各界專業人士以及學生家長們一直以來的支援,康德雙語將會繼續前進,為上海乃至全國K12教育的未來貢獻力量,共同培養更多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