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
按照歷史教科書的描述,接下來,原太子宜臼繼承王位,是為周平王,次年(前770),周平王將都城由鎬京向東遷至洛邑(河南洛陽),史稱“平王東遷”,東周、同時也是春秋戰國的歷史正式開始。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平王東遷
教科書的這一說法,主要是依據《史記》周本紀的記載。實際上,根據《竹書紀年》、清華簡以及《左傳》的相關記載,在周幽王被殺後,並不是簡單的由平王繼承王位,而是出現了持續約20年的“二王並立”的局面。
本期我們就來詳細的說說。
對於“二王並立”,《史記》周本紀未記一字,《左傳》由於其記載的起始年份是公元前722年,而“二王並立”發生在此之前,因此也沒有詳細記載,只是在後人的一些溯及往事的談話中零星提到,據《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載:
至於幽王,天不弔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即洛邑)。
大體意思是,在周幽王的時候,上天不保佑周王室,幽王被殺。這時,周攜王僭位稱王,各諸侯國將其滅掉,擁立真正的王位繼承人周平王,並將都城東遷洛邑。
《左傳》的這一記載雖然極為簡略,但是,它提供了“二王並立”事件的基本資訊,為我們研究相關歷史提供了線索。
想要探索“二王並立”事件更多的細節,《史記》和《左傳》都指望不上,但是,《竹書紀年》中卻有比較詳實的記載。
一、《竹書紀年》載“二王並立”始末
《今本竹書紀年》詳細的記載了“二王並立”事件,具體如下:
(幽王)十一年(前771):
申人、繒人及犬戎入宗周,弒(幽)王及鄭桓公。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攜。
(平王)元年(前770):
王東徙洛邑。晉侯衛侯、鄭伯、秦伯,以師從王入於成周(洛邑)。
(平王)二年(前769):
賜秦、晉以邠、岐之田。
(平王)四年(前767):
鄭人滅虢。
(平王)五年(前766):
秦襄公帥師伐戎,卒於師。
(平王)六年(前765):
鄭遷於溱、洧。
(平王)十年(前761):
秦遷於汧、渭。
(平王)十四年(前757):
晉人滅韓。
(平王)十八年(前753,一說平王二十一年、前750):
秦文公大敗戎師於岐,來歸岐東之田。
(平王)二十一年(前750):
晉文侯殺王子餘臣於攜。
以上就是《竹書紀年》記載的“二王並立”的整個過程。下面,我們進行具體分析。
二、“二王並立”的開始
按照《今本竹書紀年》的說法,“二王並立”發生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之後。
當時,各諸侯國大致分為二派,一派擁立幽王的原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另一派擁立幽王的另一個兒子餘臣為王,是為周攜王。兩派具體情況如下:
平王集團:最初是申國、魯國(疑“魯”為“曾”之訛,實際應指繒國)、許國,後來晉國、衛國、鄭國和秦國也紛紛加入。
攜王集團:見於史書記載的是虢國(虢公翰)。請大家注意,中國歷史上共有5個虢國(東、西、南、北、小),東虢大致位於現在河南滎陽,西虢最初位於陝西寶雞,東周初年東遷,遷到山西平陸和河南三門峽,兩地隔黃河相望,山西平陸的稱北虢,河南三門峽的稱南虢,西虢東遷後,在原地留了一小部分人,稱為小虢。根據學者研究,這裡的虢公翰,應該是西虢國君。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周平王
僅從《竹書紀年》的記載上看,平王集團明顯佔優勢,晉國、秦國等後來的大國都在這邊,而攜王只有一個西虢國。
但是,事情可能沒有這麼簡單,請注意,《竹書紀年》是晉國、魏國的史書,反映的是晉國的觀點,而晉國當時是平王集團的成員,其立場自然會偏向平王,不想誇大攜王集團的力量。幸好,我們除了《竹書紀年》之外,還有一部“清華簡”,“清華簡”是楚簡,反映的是楚國的觀點,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記載的:
……(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周亡。王九年(請注意,這一句的斷句方式存在爭議),邦君諸侯焉始不朝於周,晉文侯乃逆平王於少鄂,立之於京師。三年,乃東徙,止於成周,晉人焉始啟於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
我來把“清華簡”的這段記載翻譯一下:
幽王和伯盤被殺,周滅亡。諸侯中為首的那些國在西虢國擁立了幽王的弟弟餘臣(按《竹書紀年》記載餘臣是幽王的兒子,未審孰是)為王,是為攜惠王。攜惠王在位二十一年,晉文侯姬仇在西虢國殺掉了攜惠王,周再次滅亡。
幽王九年(前773),各諸侯國開始不朝見周王,晉文侯於是在少鄂迎接平王,並在京師(宗周、鎬京)擁立平王。三年後(前770),平王東遷,到了成周(洛邑),晉國開始在周京師一帶開疆擴土,鄭武公也開始統領東方的各諸侯國。
請注意其中“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這句話。“邦君”就是國君、諸侯;諸正,指的是諸侯中為首的那些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周幽王死後,諸侯中為首的那些國在西虢國擁立了幽王的弟弟(一說兒子)餘臣為王,是為攜惠王。也就是說,按照“清華簡”的說法,當時主要的諸侯國是支援攜王的。當然,“清華簡”的說法也不能全信,因為它未能舉出到底是哪些諸侯支援攜王。但從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當時支援攜王的應該不只是一個西虢國,應該也有一批諸侯(姑且不論其國力強弱)是站在攜王這一邊的。
從邏輯上分析,這也是合理的。如果只有西虢國支援攜王,其他各國都反對,則虢公翰未必有那麼大的能量和膽量去擁立攜王。此外,從幽王時的情況分析,幽王生前曾重用虢石父,此人很可能就是當時西虢的國君,按照《史記》的說法,虢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作為幽王的寵臣,虢石父很可能會搞一些拉幫結派的活動,籠絡一批諸侯站在自己這邊。則其後代虢公翰利用上輩的關係率領一批諸侯擁立攜王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二王”相爭
(一)基本態勢
要分析態勢,就得結合著地理分佈來說了。西周建立時,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為保衛鎬京,在陝西寶雞一帶設立西虢,作為鎬京的西大門。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西虢
此後,西周又在今河南洛陽一帶營建洛邑,為保衛洛邑,在河南滎陽一帶設立東虢,作為洛邑的東大門(大名鼎鼎的虎牢關就在此地)。這是周王室京畿地區的基本格局。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東虢
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後,平王即位於申國,攜王即位於西虢,均不在京師,而且這二個國家都在今陝西寶雞一帶,彼此相距不遠。此外,當時西戎雖然在秦、衛等諸侯的反擊下,退出了鎬京,但仍然滯留在其周圍,對平王和攜王隨時構成威脅。
對這種險惡環境,平王集團是有清醒認識的,為扭轉局面,平王集團迅速採取行動,第一步就是遷都。
(二)平王東遷
為了體現政權的正統性,平王先是從申國遷回了鎬京,據“清華簡”記載,“晉文侯乃逆平王於少鄂(地望不詳),立之於京師”,此“京師”指的就是鎬京。然而,在遭受犬戎的洗劫之後,鎬京已然殘破不堪,而且犬戎仍在附近活動,鎬京並不安全。
有鑑於此,公元前770年,在晉、衛、鄭、秦等國軍隊的護送下,平王東遷洛邑。
東遷之後,平王政權暫時安全了一些。但是,整體態勢依然不容樂觀:
東線:把守洛邑東大門的東虢,雖然無明確證據證明其站在攜王那一邊,但是也沒有明確站在平王這一邊。東大門的守衛者態度晦暗不明,洛邑仍存在安全隱患。
西線:把守鎬京西大門的西虢是攜王的支持者,且西戎仍在鎬京周圍活動,西線局勢很不穩定。
為改善局面,平王集團在東西兩線都採取了行動。
(三)東線:鄭國東進
鄭國建國之初,國都設在今陝西華縣一帶。面對幽王無道、王室衰落的局面,鄭桓公憂心忡忡,急於尋找避禍之道。
根據《國語》鄭語的記載,當時鄭桓公就看好了洛邑以東的河南之地,這一帶共有10座城邑,在此地的諸國之中,東虢和鄶比較強大。鄭桓公與史伯分析認為,東虢和鄶的國君,都是驕奢貪冒之人,因此,他們計劃,先向這裡轉移寄存財產和家人部屬,等到周亂之後,東虢和鄶一旦有反叛之心,鄭國立即出兵攻滅二國,佔有河南十邑之地。
當然,鄭桓公本人由於在幽王之亂中被殺,無法完成這一計劃。
但是,隨著平王東遷,河南十邑之地作為洛邑東大門的戰略地位顯現出來,因此,在平王的支援下,鄭武公得以繼續實施這一計劃。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鄭桓公寄奴與賄於虢、鄶之間,幽王既敗,二年而滅鄶,四年而滅虢。
據此看,平王二年(前769),鄭武公開始執行計劃,出兵攻滅鄶,二年後(前767),又攻滅了東虢。到公元前765年,“鄭遷於溱、洧”,鄭國正式東遷至溱、洧,亦即河南十邑之地。
至此,洛邑的東大門完全掌握在鄭國手中,東線的安全隱患被剷除。
由於鄭武公的扈從擁立之功,平王時期鄭國的政治地位非常高,據《左傳》記載,鄭武公擔任平王的卿士(類似後世的宰相),另據“清華簡”記載,“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即鄭武公為東方各諸侯國之長。
(四)西線:秦晉出擊
與東線相比,西線局面要複雜和困難很多,這裡不但有支援攜王的西虢控制鎬京的西大門,還有西戎四處活動。因此,秦國和晉國兩國均在西線經略。當然要指出一點,當時秦國和晉國還處於成長階段,國力比較有限,還沒有成為後來威震一方的霸主。
平王東遷後,為鼓勵秦國和晉國在西線積極進取,平王於公元前769年大膽的釋出了一道命令:
賜秦、晉以邠、岐之田。
所謂邠、岐之田,就是鎬京周圍的土地,平王慷慨的將其賜予秦國和晉國。給晉國的具體文書已無記載,但是,給秦國的文書收錄於《史記》秦本紀:
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國。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這片土地上西戎橫行,支援攜王的西虢也在附近,因此,平王賜田,僅僅是名義授予,要想真正拿到這片土地,秦國和晉國還需要進行戰鬥。
1、秦國
秦襄公積極準備對西戎作戰,但天有不測風雲,平王五年(前766),秦襄公率軍進攻西戎,打到岐地時,去世于軍中。其子即位,是為秦文公。
秦文公繼承秦襄公的遺志,繼續經略。平王十年(前761),秦文公將國都遷至汧渭之會(汧水和渭水交匯之處),查《中國歷史地圖集》可知,此地也在陝西寶雞一帶,距離鎬京近,方便對西戎作戰,此外,毗鄰西虢,方便遏制西虢。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汧渭之會
此後,秦國又進行了多年的準備,公元前753年(一說公元前750年),秦文公出兵進攻西戎,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據此看,秦文公這次出兵,大獲全勝,將西戎從鎬京周圍趕走,秦正式控制了這片土地,並收編了西周遺民。當然,為表達對周王室的尊重,秦文公只佔領了岐山以西的土地,岐山以東的土地獻給了周王室。
至此,西戎對周王室西線的威脅初步解除。
2、晉國
據《竹書紀年》記載,公元前757年,“晉人滅韓”。
韓,不是後來三家分晉的那個韓,是古韓,位於現在陝西韓城一帶。晉國滅韓,是否與打擊攜王有關呢?我認為是的。當時晉國的主要活動區域在故絳和曲沃,大致現在山西西南部,而古韓則在陝西韓城,中間隔了一條黃河,且古韓恰好是當時一個重要的黃河渡口。可見,晉國滅韓,目的就是想開啟西進陝西的通道。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晉國滅韓
而結合當時情況看,根據地在山西的晉國西渡黃河進入陝西能去做什麼?自然與打擊攜王有關。
至此,在鎬京周圍,西戎已經撤退,秦國和晉國已站穩了腳跟,攜王困居西虢,平王集團已取得壓倒性優勢。
(五)西虢動搖
在平王集團持續10多年積極經略的時候,攜王集團未能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對抗,因此全面落敗。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攜王的主要支持者西虢的態度如何呢?
史書對此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我認為,在擁立攜王20年後,西虢、至少是西虢一部分國人對攜王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由此前的支援改為拋棄。
我做出這一判斷,主要基於以下2個史實:
1、西虢在平王時期東遷至今河南三門峽一帶。
我上面說過,西虢最初建立於今陝西寶雞一帶,是鎬京的西大門。但是,在平王時期,西虢向東進行了遷徙,遷至河南三門峽一帶。
三門峽這個位置非常重要,西周時期,周王室的都城在鎬京,西虢把守鎬京的西大門,而到了平王時期,鎬京已被放棄,王室東遷至洛邑,而洛邑同樣存在東西二個大門,東大門之前說過在河南滎陽,西大門就在三門峽。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西虢東遷
西虢作為平王的對手攜王的支持者,怎麼可能遷到洛邑的西大門呢?平王怎麼可能允許呢?我推測,西虢、至少是西虢的一部分國人很可能與平王進行了政治交易,從而重新贏得了平王的信任。而這一交易內容,很可能是西虢放棄甚至出賣攜王。
2、西虢國君在桓王時期出任卿士。
平王去世後,其孫即位,是為周桓王,西虢國君在桓王時期出任王室卿士(類似宰相),與另一位卿士鄭莊公分庭抗禮。
試想,如果西虢此前沒有為平王這一系作出重要貢獻,怎麼可能得到卿士的高位呢?
而西虢的貢獻,很可能就是交出攜王。
據此,我認為,西虢在意識到攜王將敗的時候,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再支援攜王。
至此,對於攜王來講,大勢已去,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平王二十一年(前750),“晉文侯仇乃殺(攜)惠王於虢”(清華簡),攜王政權宣告滅亡,持續約20年的“二王並立”局面結束。
“二王並立”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二王並立期間,攜王政權毫無作為,平王集團雖然積極進取,但是,王室本身並未發揮領導作用,衝鋒在前的是鄭、秦、晉等幾個諸侯國。自此之後,王室益弱,諸侯益強,大國吞併小國、強國相互爭霸的春秋亂世拉開帷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262 字。

轉載請註明: 周幽王被殺後周平王繼位歷史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