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大亂,義軍蜂起,名將章邯獨木撐起大秦江山,一路殺張楚周文,殺魏相周市,殺齊王田儋,滅假王吳廣,滅陳王陳勝,滅魏王魏咎,殺楚將項梁……真可謂神擋殺神,佛擋滅佛,接下來再滅誰,這是一個難題,大難題。
反秦的各路豪傑,已經被章邯幹掉不少,但章邯還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割韭菜,割掉一茬又是一茬:
齊王田儋死了,田榮又站了起來,固守齊地,自成一統。
魏王魏咎死了,魏豹又站了起來,他像一隻獵豹般帶著從楚國借來的兵迅速收復了故魏國二十餘座城市,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
楚國的項梁死了,項羽又戰了起來,與劉邦呂臣退守彭城(今江蘇徐州),在楚懷王心的領導下重整兵力,嚴陣以待章邯。
趙國的部將李良叛變,殺死趙王武臣,向秦長城兵團總司令王離投降;然而張耳陳餘又站了起來,重新擁立了六國時趙王的後代趙歇,繼續與王離軍死纏爛打。
魏齊楚趙,到底該先揍哪個,章邯陷入了四難之境。
魏與齊者,手下敗將也,相信章邯大軍一至,旋可滅之,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章邯可不願做這種一點挑戰性都沒有的事情,如今山東遍地烽火,欲滅此大火,須先強後弱,絕不可讓強者愈強,從容坐大。
那麼就攻楚吧,楚國不是最強麼?況且項梁被殺後,楚軍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畏懼心理,不如提前決戰,趁機將這心腹之患滅掉,扼殺劉邦項羽於搖籃之中,如此其他義軍也自然土崩瓦解。
可是章邯不能這麼做。非不欲為,是不能為也,他要為大局考慮。當時,帝國的平叛主力,除了章邯這一支中原野戰軍外,還有王離這一支華北野戰軍。——這是一場艱苦之極的持久戰,他必須與王離互相配合,不能只顧自己打著爽。
王離我們前面提到過,他是接替蒙恬指揮秦國三十萬長城邊防軍的大將。按道理,無論軍事經驗,還是隊伍的戰鬥力,他都應該比章邯強很多,那麼為什麼從陳勝起事的公元前209年七月,直至公元前208年九月,這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章邯都不知搞定了多少路反秦義軍了,王離竟連一個趙國都沒有搞定呢?
這個問題,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我從故紙堆的殘言片語中找到了一點點蛛絲馬跡,再經過一番分析與推測,稍稍還原了這一段歷史的缺頁——
第一:匈奴的侵擾。
據《史記 匈奴列傳》“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可見蒙恬死後,匈奴人又攻來了,王離南要對付燕趙,北有匈奴在後捅刀子,這仗打的進展如此緩慢,也就很好理解了。
第二:軍糧匱乏。
匈奴人重新搶佔了秦邊防軍的糧倉——河套平原,必定造成王離軍糧匱乏。雖有直道可從關中向上郡提供糧食支援,但帝國內部黨爭不斷,李斯趙高忙著互相傾軋,恐怕也無法顧及王離的死活。從後來鉅鹿之戰,王離軍需靠章邯為他提供後勤支援,也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軍心不穩,自身牴觸
扶蘇蒙恬無罪被殺,這對邊防軍的軍心必定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巨大影響。蒙恬時期,邊防軍有足足三十萬,等到鉅鹿之戰,王離軍只剩了二十萬,除了戰鬥性減員外,估計也包括不少秦軍參與了反叛或者逃亡。王離既要指揮作戰,還要忙乎軍隊內部層出不窮的麻煩事兒,並且王氏作為蒙氏的世交,王離自身對帝國也頗有些情緒,其進軍緩慢也就一眼可見了。
以上三點,就是我對王離軍在這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動向的一個推測,至於是否準確,見仁見智吧。歷史的迷霧重重,正是歷史的有趣之處。
圖:王離
現在這段歷史的缺頁終於被補上了,王離有兵無糧,打不了持久戰,章邯不幫他,王離不但拿不下趙國,反而有可能會陷於趙地,時間拖久了,恐在匈奴與諸侯的夾攻下全軍覆沒,這是章邯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基於此,章邯不得不放棄南下攻楚的戰略計劃,轉而北上攻趙,幫助王離拿下趙國,兩軍會師,然後再合兵攻楚。
公元前208年九月,章邯率二十萬大軍渡過黃河,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將城裡的百姓全部遷到河內,並摧毀城郭,蕩平所有的建築物,將這座自春秋以來興盛數百年的名都毀於一旦。從此,巍巍邯鄲城一蹶不振,往昔的輝煌,化作一縷輕煙,在趙武靈王的嘆息聲中,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悄然淡去。
章邯不得不這麼做,從軍事上來說,中原野戰軍雖有二十餘萬,但他不可能每攻破一座城池就分兵駐守,這樣只會被諸侯軍各個擊破,從前陳勝的敗亡,就在於此;從政治上來說,夷平趙國都城,可以震懾諸侯,打擊敵軍的軍心,並可將趙民控制在秦國的勢力範圍內進行監控。要知道驍勇善戰的趙國百姓,從戰國時期起就是秦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
比起項羽劉邦的楚軍動不動就屠城,章邯這樣做已經夠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