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戰國時期,由於各國之間頻繁的戰爭,使得當時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這當中就有被我們後世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白起,王翦,廉頗跟李牧,前兩位都是秦國的將領,後兩位則是趙國的將領,雖然都是名將,但是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四大名將之間的命運也是天差地別。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首先說說白起,白起這人我覺得是四大名將當中戰績最牛的一個,當然人家殺的人也是最多的,造的孽也最深,史記當中明確記載白起所殺的人就已經有89萬人之多了,如果算上沒統計進去的估計也快趕上100萬人了,歷史上的名將不少,但是能當得起“人屠”這個稱號的,翻遍歷史似乎也就白起一人了,而且白起打仗確實厲害,基本上沒打過敗仗,長平之戰更是達到了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一戰就坑殺了趙國降卒45萬,有學者考證說這45萬當中並不全是軍人,也有民夫,但是不管怎麼說,總之最終是有這麼多人死在白起的手上,這一戰打得趙國一蹶不振,從此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也基本上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基礎,從此秦國統一天下基本上已經是大勢所趨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說完了白起對秦國的功績,再來說說白起的結局,白起的結局還是挺悲慘的,長平之戰後,韓國跟趙國非常恐懼,於是派說客去遊說當時的秦國丞相范雎,首先是給重金賄賂,然後就是跟范雎分析利害關係,這裡面無非就是利用人性的陰暗面,告訴范雎一旦秦國繼續進兵趙國,一旦趙國被滅,白起的功勞就在你之上,日後的地位自然也就在你之上,這你能忍?范雎一聽有道理,趕緊跟秦王找了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士兵疲勞之類的話,秦王也就聽從了范雎的建議,割了韓趙兩國的土地之後,於當年正月罷兵,然後等到九月份才又開始攻打趙國,這時候趙國已經緩過氣來了,加上其他國家的支援,因此秦國不但沒有攻下邯鄲,而且還損失不少,這時候秦昭王又想起了白起,只不過白起以生病為由,拒不出戰,秦王幾次催促,白起就是不去,結果秦昭王一怒之下就把白起降為了士兵還把他趕出了咸陽,最後聽別人說白起臨走的時候還有怨氣,秦昭王就賜了一把劍給白起,讓白起自殺,一代戰神白起就這麼死了,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李牧是趙國的名將,他在防守趙國邊境的時候,就曾經大敗匈奴,並且斬殺匈奴十萬多騎兵,致使匈奴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面不敢接近趙國,後來秦國進攻趙國,趙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李牧兩次都打敗秦軍,可以說李牧就是當時趙國最後的依憑,趙王遷七年,秦國派遣同為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率軍攻打趙國,趙國派李牧抵禦,趙國這邊則用重金賄賂趙王的寵臣郭開,採用反間計,說李牧要造反,趙王中計,就派其他將領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趙王就派人暗中逮捕了李牧,並將其殺害,沒有了李牧的趙國,在僅僅三個月之後就被王翦攻滅,李牧跟白起一樣,都不是死在戰場上,不是死在敵國的手上,而都是死在了自己的君主手上,不得不讓人唏噓。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跟李牧一樣廉頗也是趙國的名將,廉頗為我們大眾所熟知來自於課本上負荊請罪的故事,這是一段發生在廉頗跟藺相如之間的故事。廉頗戰功顯赫,當年長平之戰,最初就是由廉頗擔任前線最高的指揮官,廉頗沒有跟秦軍採取硬碰硬的打法,而是在前線積極修築防禦工事,採取守勢,就這樣縱使秦軍驍勇善戰也沒能在對峙之中找到機會,老辣的廉頗讓秦國軍隊無計可施,無奈之下秦國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派人在邯鄲城裡散佈流言說已故的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是秦國人最怕的,如果把前線的主帥換成趙括,那秦國肯定會輸,不久這樣的流言就傳到了趙王的耳中,於是趙王不聽其他人的勸阻,硬是換掉了廉頗讓趙括上,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秦國方面知道趙國換將了,就將白起暗中送到前線指揮,一個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一個是隻會理論知識的趙括,趙軍的覆亡也就可以想見了,長平之戰後的六年,廉頗受命攻打魏國的繁陽,並奪取了這個地方,當時正趕上趙孝成王去世,他的兒子即位,就派另外一個叫樂乘的將領取代廉頗,廉頗很生氣,攻打樂乘,至於廉頗為什麼要這樣做,史記沒有明確記載,我們也就不得而知,這之後廉頗就投奔了魏國,然而廉頗在魏國並不受重用,後來又到了楚國,最終客死在楚國,至死都沒能回到自己的祖國。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王翦是戰國四大名將當中唯一一位善終的名將, 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的秦國名將,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王翦跟他的兒子王賁可謂居功至偉,王翦這麼高的軍功卻能得善終不得不提王翦的政治智慧,當時秦始皇想要攻打楚國,問王翦需要多少人,王翦說非六十萬不可,秦始皇又問當時的另一位將領李信,李信說只需要二十萬人就可以,於是秦始皇就派遣李信攻打楚國,沒想到李信戰敗,訊息傳來秦始皇震怒,於是親自來請王翦出山,王翦還是那個要求,得給他六十萬軍隊,秦始皇答應了王翦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臨行前王翦向秦始皇討要良田,林園跟住宅,並且在軍隊出發之後又五次派使者向秦始皇討要賞賜,這讓身邊的人很不解,認為王翦這樣做會不會太過分了,王翦卻說秦王現在將全國的部隊都交給我,我如果不表現得自己很貪圖財富土地,秦王心裡能放心我嗎?我這樣做正是為了使秦王不懷疑我,王翦這話可以說是充滿了政治智慧,果然王翦在攻滅楚國,立下不世的功勳之後,並沒有遭到秦始皇的猜忌跟迫害,因此也就成了戰國四大名將當中唯一一位雖然戰功顯赫卻能得以善終的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85 字。

轉載請註明: 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結局卻各不相同,兩個橫死,一個客死他鄉,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