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太后生活多奢侈,為自己定製了一副玉石棺材哪去了?

據清朝末代太監小德張回憶:當年,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費是四萬兩白銀。這四萬兩生活費,折算到海軍裝備上,也就是說,慈禧太后半個月的生活費,就能買一艘吉野級的巡洋艦、兩個月的生活費,就能買一艘超級主力戰艦,而一年的生活費,則可以裝備一支當時排名在全球前六七位的海軍艦隊。

揭秘:慈禧太后生活多奢侈,為自己定製了一副玉石棺材哪去了?

老太后60歲的生日時為自己的生日準備的首飾合黃金1萬兩,白銀38萬兩;置辦衣服花去黃金23萬兩;從頤和園回紫禁城所經道路的景點設定與裝飾,花去白銀240萬兩……太后這個生日,約花了白銀1000萬兩,相當於整個北洋艦隊的經費。

慈禧洗腳、洗澡都有講究。據說慈禧太后每次洗澡由四名宮女負責,一次使用毛巾一百多條,老人家每洗一次澡要用40條毛巾!當然了,這些毛巾不是一般的毛巾,是拿到博覽會上每條都可以當工藝品展覽的。

慈禧太后在飲食方面是非常講究和細緻的,專門負責慈溪用膳的壽善房有108間,僅壽善房裡的廚師就有一百多個人,所以說,僅僅伺候慈禧太后飲食的就有上萬人。

揭秘:慈禧太后生活多奢侈,為自己定製了一副玉石棺材哪去了?

慈禧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死後這些東西也要一同下葬,據後人統計,慈禧棺內陪葬的珍寶不計其數,其價值更是高達億兩白銀。生前所好一一隨自己下葬,慈禧應該說死而無憾了。

慈禧的梓宮(其實也就是棺材)用金絲楠木獨板打造,從雲南運到北京,僅僅運費就要了40萬兩。梓宮本身的價值更是可想而知了。儘管貴重無比,但這並不是慈禧心儀的梓宮,慈禧要的是比這還要貴重的大玉棺。

慈禧晚年萌生了一個古代帝王彌留之際都會有的想法,將自己葬在一個獨一無二的棺材內。或許是翡翠的緣故,慈禧首先想到了和田玉,並下定了定製一副大玉棺的決心。

隨即,慈禧懿旨的下傳,玉棺之事很快經李蓮英之手攤派到了新疆地方官吏的頭上。這些官吏們先是命令採玉工人在和田一帶尋玉,但終因塊頭太小,無法滿足制棺的要求而作罷。後來,人們又到崑崙山上去尋找。

揭秘:慈禧太后生活多奢侈,為自己定製了一副玉石棺材哪去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工人們終於在崑崙山海拔4000多米的一處尋到了一塊龐大的青玉料。簡單切割後,這塊玉長約3米,寬約2米,厚約1米,足足有20噸重。這個重量在整塊玉料中是不可想象的。玉料找到了,最棘手的事情發生了。新疆與北京相隔數千裡,千里迢迢運送一塊20噸重的玉料,這個古代是極其困難的。之前的乾隆和田青玉運到北京花了三年的時間,而這塊玉料要用多久,實在難以想象。

聖命不可違。運輸玉料這一浩大工程還是在工人們的抱怨聲中啟動了。工人們先是費盡力氣將玉料騰挪到山下,後又艱苦跋涉運送到千里之遙的庫車縣,此時已經用了近三年時間。正當人們準備力氣再出發的時候,慈禧駕崩的噩耗從京城傳來。遠水解不了近渴,一邊是慈禧急需下葬,一邊是玉料千里運輸的未知,兩者根本無法統籌。玉料之事也就此作罷。

揭秘:慈禧太后生活多奢侈,為自己定製了一副玉石棺材哪去了?

當得知實情後,工人們不安起來,多年積攢的憎恨瞬間轉化為燃燒的怒火。玉料被砸碎,分裂成若干塊,其流向多有不同。有的被當地百姓帶走,有的被扔到河裡,也有兩塊比較大的留了下來。

而留下來的一大一小兩塊玉料,最後又分別流入中國地質博物館和新疆地礦局,作為文物保護起來。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和田玉”。“慈禧和田玉”經歷了動亂和時間洗禮,成為那個時代的有力見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2 字。

轉載請註明: 揭秘:慈禧太后生活多奢侈,為自己定製了一副玉石棺材哪去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