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時,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誤區:孩子能從1數到100,就是會數數了。
可是家長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數數只是死記硬背,並沒有真正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給孩子打下死記硬背的基礎,對以後的數學學習就會下意識地死記硬背。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真正的數學啟蒙是建立起數字概念,培養數學思維。
擁有數學思維的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數學各個概念的含義,避免對知識死記硬背,才能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孩子會數數不等於“識數”我有個親戚家的孫子,還不到3歲就能數到100,這個親戚經常到我們面前炫耀,讓孩子數數。
有一天我讓這個孩子數數面前有幾個杯子,他數了半天都沒有數對。我把他面前的杯子拿走兩個,問還剩下幾個?他試探性地回答:“3?”
我搖了搖頭,他接著回答。等我再次搖頭後,他就接著往下數數了。這樣的孩子只是機械地背數字,是缺乏數感的表現。擁有數感的孩子,能理解數字是一種計數工具,並且能用很多方式來表示數字。
所以,只教孩子學數數是不科學的。
那麼,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呢?
建立數學思維,要做到這4步第一步:建立數字與物體的對應關係
對於孩子來說,數字和名詞沒有區別,只是機械地背下來了。6歲以下的孩子數數需要有實物對應,因此用物與數字對應的說話方式很重要。
我們在和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可以拿起一個玩具對孩子說:“我們拿一塊積木放在桌上。”然後再拿一個一塊積木,告訴孩子現在有2塊積木了。以此類推,建議數字與物體的對應關係。
第二步:瞭解不同數字的相對大小關係
孩子剛開始進行數字運算時,是圍繞多少來進行的。想要孩子學會運算,首先就要讓孩子學會比較,明白大於、小於、等於、少多少等概念。
這個過程同樣要藉助物體來計算,拿出2塊積木和3塊積木,讓孩子比較多少,多出來幾個。
第三步:空間、方位、形狀等抽象概念的認知
孩子明白數字代表的具體意義之後,就可以引導孩子理解對數學抽象概念的認知,比如空間感、方位認知(上、下、左、右)、形狀認知、時間概念、抽象符合和數字之間的對應等等。
這個階段孩子雖然能進行數量間的加減,但換成抽象符號就會弄混,因此教孩子理解抽象概念時,最好藉助實物,比如積木,還可以幫孩子識別方位。
第四步:發現規律,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經常會用到分析、歸納、分類、總結規律等能力,最重要的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孩子能清晰地按照一定的順序解決問題。所以,我認為訓練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不僅能提升親子關係,孩子也不會排斥數學。
在孩子玩遊戲遇到困難時,我會引導他按照一定的順序,自己思考解決問題;或者引導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邏輯、條理清晰的情況下,問題很容易被解決,說話做事也更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