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後裔嗎?根據DNA分析,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

由 閻桂榮 釋出於 經典

列將懷威撫,匈奴畏盛名。——崔日用

看完《漢武大帝》以後,很多人對於匈奴有著另類的感情,總感覺這個部落十分兇悍而且野蠻,給我們造成了太多的傷害。最終是在漢武帝以及衛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漢帝國才從這種災難之中擺脫而出。

在我們的印象中,漢朝和匈奴似乎是兩股力量,兩者截然對立,甚至如同光明與黑暗一般。但我們都忽略了,電視劇開篇就講到的,根據司馬遷的記載,漢朝和匈奴其實本出同源,匈奴人更是夏朝的後裔。

對於這個記載,很多人認為不能理解,遊牧和農耕怎麼可能出於同源?而且匈奴和夏朝這差距太大了,司馬遷先生是不是為了維護大統一做的辯解呢?其實,這背後的講究還真沒那麼簡單。

一、夏朝的緣起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楚夏朝到底起源於哪裡。按照目前學術界的觀點,夏朝應該來自於古羌族,兩者可謂是一脈相承。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錄,羌人的解釋是西戎牧羊人。

因此,古羌族人本來就是遊牧部落,他們以遊牧文明為主。再加上夏朝是由古羌族人建立,那麼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夏朝其實和遊牧文明有著斬不開的聯絡。因此,夏朝和匈奴人的生活習性就有了相似點,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是否還有其他的證據呢?還的確有。

據古漢語的記載,“羌”其實就是“姜”,兩者是共通的。而且《說文解字》中也有記錄:“男羌為羌,女羌為姜。”也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再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神農居住於姜水,所以他姓姜。而且,古代姜水和姬水相臨,並且彼此之間相互通婚。所以,很多學者得出一個結論,神農氏和黃帝都是西羌人的血脈。

而且學者在調查的時候發現,根據《春秋釋例》,其實在古代北狄和西戎以及西周的姬姓,從血緣上來說,應該屬於同一個民族。

因此,無論是夏朝還是周朝,其實和遊牧部落有這段不堪的血緣聯絡。特別是夏王朝,和遊牧部落更是一脈相承。

所以,夏朝的遊牧文明血脈是不能否認的,那麼和匈奴的關係又怎麼證明呢?

二、歷史的變遷和聯絡

據史書記載,其實夏朝在滅亡以後,有很多的貴族就選擇與戎狄雜居,當然也有一部分選擇歸於了商周,他們依舊有很多血脈與遊牧文明有關聯。

而且據記載,那些流亡的夏朝後代們,他們選擇了往北方遷徙和往西方遷徙。學者們認為,當年夏王朝的統治者,他們選擇從遊牧文明過渡到農耕文明,為了建立國家和政權。但是後來他們的政權沒了,所以他們選擇重新操起祖先的事業,於是又回到了遊牧部落。

在這種遷徙的過程中,他們和戎狄部落相繼融合,不斷的進行新的整合。而且據史書記載,在商王朝時期,曾經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強敵,商朝人稱其為鬼方。其實這個部落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夏朝的後裔,以及曾經古老的西羌部落所組合,雙方進行了較長時期的戰爭,曾給商朝帶來巨大的創傷。

在後來的歲月裡,中原王朝不斷的更迭,而北方的鬼方也在不斷的變化。古老的西羌族和已經漢化但是又重新擁抱遊牧文明的夏朝後裔,他們又不斷的進行通婚和組合,以及對於周邊的擴張,最終他們研發出了新的成員,那就是匈奴。

據記載,在戰國七雄時代,匈奴就已經騷擾北方邊境,結果逼得北方國家建立起了長城。後來在秦始皇以及劉邦時代,匈奴更是不斷崛起。雖然曾經被秦始皇打得退後600裡,但是在後來經過默讀單于的整頓,形成了統一的秩序,因此一度成為漢朝最恐怖的敵人。

所以經過漫長的變遷,曾經的兄弟最終以一種大家都不認識的姿態登場。夏朝的後裔們忘記了曾經農耕經濟的繁榮,而漢族人也遺忘了祖先的傳統手藝,並且完全無法理解這些遊牧部落。

此後的歷史就是相互廝殺與戰爭,劉邦的下跪與太后的恥辱,以及漢武帝的揮斥方遒,還有匈奴人的倉皇逃竄。

正如司馬遷先生所說,本質上來看,這是一場兄弟之間的戰爭。所不同的是,大哥不認得了小弟,小弟也變成了一個怪異的存在,雙方最終在糾纏之際,默默的融合,直至合為一個整體。

三、基因的證明

當然了,若以上這些資料而論,很多人還是會存在很多的疑惑。畢竟歷史上的事情變遷這麼多年,有的時候也說不清楚。所以專家們立刻就採用了現代的高科技,透過對染色體的對比來發現其中的聯絡。

根據分子人類學研究,學者發現,現代人類的祖先大約是從雲南地區北上,一直遷徙進入到青藏高原,這才演化出了最為古老的羌族。

據記載,這些古人的Y染色體為O3,與現代有著很大的相似。而且,語言上來說,學者一般都評價古老的語系為漢藏語系,這也意味著漢藏同源同宗,羌族自然也和漢族是同宗同源。

而且,學者還根據匈奴墓葬的文化以及DNA進行了分析,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南匈奴和我們的基因非常相似,他們大約起源於鄂爾多斯文化,而且Y染色體主要為O3和C2,而且前者的比例更高。而我們漢族的主體就是O3。

所以,僅從南匈奴這一血脈來說,兩者絕對同宗同源,血脈相似度很高。

不過以北匈奴為例,他們起源於蒙古國的石板墓文化,所以染色體也大多是RJE等為主,與我們的差距頗大。

因此,我們可以結合以上的資料得出一個結論。歷史上的夏朝的確和匈奴有著同宗同源的關係,這也可以按照司馬遷先生的觀點來理解,匈奴是我們曾經分出去的一個兄弟,在外漂泊多年,最終面目全非,而與我們為敵。

但有一點也必須要承認,以北匈奴的血脈為例,曾經的兄弟不斷的進行融合,他們也吸收了太多不同的血脈,所以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就如同當年智人的不同分支一樣,雖然大家都是一個祖先,但畢竟還是分隔了很多年,彼此之間還是有一些不同。

因此,司馬遷先生的觀點可以一定程度上引用,但不可一概而論之。

總結

透過對於這一歷史事件的解析,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歷史現象。過去我們總是說,五百年前是一家,原本只是一句客套話,但其實在歷史上還真是如此。

別看可能大家天各一方,甚至還有著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我們的骨子裡面血緣是相似的,而且還擁有著同樣的祖先。只是由於歷史的變遷,甚至是一些特殊的緣故,因此兄弟兩人分家甚至相隔幾十年,然後變得彼此都不認得了。

曾經那個可愛的弟弟變成了可怕的匈奴,而當年那個霸氣的哥哥,也一度淪為認弟弟宰割的漢朝。所以說,歷史總是不斷的變化,而且是20年河西,20年河東,還真不好一棍子打死。

所以,在歷史上從來都沒有確定。只有無窮無盡的變數,最終形成一種大的歷史趨勢。假如我們真的要在歷史中進行穿越,可千萬不要低估任何一個變數,因為他們極有可能會變成一種主流,甚至會對未來做出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說文解字》

《春秋釋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