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趙瑛與“特工之王”李克農44載相濡以沫,臨終卻拒絕醫治

由 圖門耘 釋出於 經典

最後小編有話說:謝謝各位帥哥美女的看我的文章,可以點一波關注,想參與評論的在下方評論哦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請多多指教。
1955年,當從未領過兵、打過仗的李克農被授予上將軍銜時,這位“中共特工之王”感慨到“這枚軍功章上也有趙瑛的功勞。”
趙瑛,李克農的夫人,一生沒有入黨,卻將畢生都獻給了黨和祖國,她與丈夫都是黨的英雄兒女!
1899年9月,李克農出生於安徽巢湖,李父哲卿曾就職於蕪湖海關,父親的知書達理、深明大義對李克農的成長影響頗深。
1917年,因反對張勳策劃復辟,當初抱著“反對強權、反對禮教、反對專制”的遠大理想離家、到北京《通俗週報》做發行工作的李克農黯然回到老家,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李克農內心彷徨,整天頹廢度日。
李父見兒子整天心事重重,託人介紹了蕪湖富家趙筱舫的獨生女兒趙瑛,是年9月,李克農和趙瑛喜結良緣,這年他們都剛好18歲。
趙瑛畢業於蕪湖女子師範,不但漂亮溫柔、儀態大方、知書達理,而且民主思想超前,眼界開闊,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注,李克農自愧不如。
也正因此賢妻,才有了李克農斑斕壯闊的一生。
從1918年9月,李克農等人創辦安社,出版發行《自由之花》,創辦民生中學,加入黨組織,從此踏上了反對禮教、反對專制、為了民族崎嶇又危險的革命道路。
到1925年,趙瑛已生有女兒李寧、李冰,兒子李冶、李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擔全都壓在了25歲的趙瑛柔弱的肩上,現在25歲的女孩子可謂衣來張手,飯來張口,還整天大呼小叫累,但趙瑛從無怨言。李克農經常在自己家中開會商討工作,每每這時,趙瑛總是默默的備好茶水,然後到門外去放哨,經常將自己陪嫁品偷偷賣掉,用於支援經費不足的丈夫。
1927年4月20日,趙瑛得知敵人知道李克農等人藏身浴溪口,她不顧懷有身孕,冒著傾盆大雨,急跑數里山路,使李克農等人得以安全轉移。
妻子無言的支援、默默的奉獻讓李克農心中充滿了愧疚與感激,共同的人生理想,是夫妻二人歷久彌堅的長情告白。
1929年,經組織批准,李克農與錢壯飛、胡底一起打入國民黨中統特務組織,從此開啟了一段傳奇歷程,新中國成立後,曾有人這樣說:“如果沒有龍潭三傑,中國的歷史將被改寫。”
李克農為了取得國民黨中統實際負責人,上海無線電管理局局長徐恩曾的信任,寫信讓趙瑛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上海,並將趙瑛和兩個孩子與徐恩曾的外室安置在同層樓中居住。
趙瑛很清楚,此時她和兩個孩子就是人質,但為了丈夫、為了丈夫的工作,在這龍潭虎穴之中,她必須扮演好一個闊太太的角色,掩護李克農執行任務,徐恩曾看到李克農的眷屬均在他的視線中便逐漸打消了疑慮。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後叛變,出賣了上海地下黨組織,萬幸的是,在敵特抓捕行動之前,錢壯飛截獲了這重要情報,派女婿劉杞夫連夜從南京趕到上海報告給李克農,李克農輾轉聯絡上陳賡,同志們得以安全撤離。
李克農去世後,周總理親自修改的悼詞——“大革命失敗後,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李克農與錢壯飛、胡底一起,對保衛黨中央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當然這是後話。
因情況危急,李克農只好找人轉告趙瑛:敵人要進行全城搜捕,立即帶上孩子外出躲一躲。
受李克農的影響,趙瑛知道晚一分鐘的後果,聞訊立即帶上孩子逃出家門,東躲西藏的在街上流浪,見丈夫的通緝令掛在最顯眼的位置,她更是心急如焚,即擔心丈夫的安危,又怕與丈夫失去聯絡,這就樣在心焦與不安中度日如年般的熬著。
一個月後,地下黨員宮喬巖偶遇乞丐般的趙瑛母子,黨組織將她們母子護送回蕪湖老家,同年8月,李克農奉命到江西蘇區工作,無法和妻兒團聚,他寫信告訴趙瑛將很快接她們來江西,誰知這一別竟足足長達6年之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遠在異鄉的李克農時刻牽掛著妻子兒女,但只能靠寫信表達愛(歉)意,每次都是情長紙短,書不言盡,有次他深情地寫道:“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思念家人之情是你們可以想象得到的。”
而她每次接信後都淚滿衣衫,將以前的信都拿出來看上一遍,又都細心的保管起來。
1938年5月,李克農把妻兒接到了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從此之後,如果條件允許,李克農都會帶著趙瑛,也正因為此,戰友們經常調侃他:“特工之王咋這麼稀罕老婆呢?”
此間,趙瑛雖沒有提過入黨的事情,但她一直站在丈夫身後,默默的為了革命事業奮鬥著。
新中國成立後,李克農任軍委情報部部長、中央情報委員會書記和外交部副部長等職,多年積勞成疾的李克農還在玩命的工作,趙瑛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在衣食住行上更加細心地照顧他。
1949年12月,毛主席訪問蘇聯,敵特設想破壞長春大橋、從兩翼追堵專列、在哈爾濱車站埋定時炸彈等方法,想製造第二個“皇姑屯”事件。
李克農和羅瑞卿親自護送毛主席到邊境,同時破獲了敵特根據地,對毛人鳳發報警告:“不許再搗亂,來一個滅一個。”
1951年,毛主席親自點將李克農參加朝鮮談判,主席在致金日成電中明確指出:我方是此次談判的主人,談判第一線由李克農主持。在毛主席的精心指揮下,李克農和彭德懷,一文一武,一個談的耐心,針鋒相對;一個打的堅決,毫不手軟,在歷時兩年零十幾天,兩易會場,五次中斷,共開58次雙方代表團大會的談判中,雙方鬥謀鬥力,鬥智鬥勇,即出現了長達132分鐘的沉默,也出現了25秒的最短談判紀錄,1953年7月27日,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認輸。
從朝鮮回國後,李克農一隻眼睛已近失明,但他仍廢寢忘食的工作著,當天的檔案絕不過夜,每當夜深人靜時,趙瑛總是默默地換上一杯熱茶,端來一碗夜宵,大愛無聲。
但讓李克農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照料自己一輩子的妻子,竟然先被病魔打倒。
1960年,身患癌症的趙瑛鄭重地對醫生說“我的病已無法治了,請不要浪費了,把這些藥給其他患病的同志用吧。”
急哭了的兒女想讓父親充當說客,李克農也無奈的搖了搖頭說:“別看你們母親外表柔弱,但內心比誰都剛強,她決定的事情,尊重她的意願吧。”
1961年1月6日,趙瑛然長逝在她二女兒李冰任院長的北京市腫瘤醫院。
強撐病體的李克農無限悲哀,深情地稱頌這位陪伴他44年的妻子是“母儀典範”。他在一張兩人年輕時合影片的後面寫下道:趙瑛同志像:此相片1940年攝於廣西桂林八路軍駐桂辦事處,不幸趙瑛同志於1961年病逝於北京腫瘤醫院,從此和我們永別了!!!
母親走後,兒女們怕父親見物思人,便悄悄拿走了母親的遺物及一些常用傢俱,李克農發現後大發雷霆,兒女們只好一切恢復原樣,兩張床一張是李克農的、一張是趙瑛的,床上用品都是她走時的原樣,只是在牆中間懸掛著她賢淑端莊的遺像。
女兒李寧曾寫到:“父親每天臨睡前總要到母親的床前默默地坐一會兒,而後再深深鞠一躬才去安睡。他愈發地努力工作,只是想分散對母親的思念。”
1962年2月9日,李克農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當張愛萍驚悉噩耗時,悲思湧動,鋪紙揮毫,作詩誌哀:“鐵虎原來是紙虎,板門店裡伏山姆;畢生探囊忘己生,無名英雄足千古!”。
李克農與趙瑛相濡以沫44載,他們的愛情歷經磨難,見證了共和國最傳奇的一段歷史時期,他們也是最為忠誠、最為堅定的一對革命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