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那個時代另外一個勢力的蜀漢,其開國皇帝劉備也因為被東吳擊敗導致鬱鬱而終,但新上任的後主劉禪卻不為父報仇,再加上他\"樂不思蜀\"的態度為自己招來了千古罵名。其實這不是劉禪不願意,而是時代不允許。
這件事是劉禪被軟禁在洛陽時,趁著酒興和身邊人說的。父親劉備因為夷陵之戰的慘敗導致身體每況愈下,臨終前把蜀漢託付給了丞相諸葛亮,還讓自己任諸葛亮為相父,不論什麼事都要聽相父的話,更加要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對待相父。所以當劉禪上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批准設立丞相府,允許丞相開府治事,甚至還把讓丞相兼任益州牧,直接把蜀漢的軍政大權交給相父諸葛亮。
諸葛亮掌權後的表現極好,當時整個國家實際上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是諸葛亮果斷停止戰爭進行戰略收縮。然後對內修生養息,大力發展農桑和貿易,僅僅幾年時間就讓蜀中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也有了足夠的稅收。後來和東吳調解完畢,因為曹魏勢力過於龐大,吳國蜀國再一次結成聯盟,這雖然讓劉禪非常不舒服,但實際上他干涉不了。
當內部和外部穩定之後,蜀漢再一次開啟戰略攻勢,但作戰目標並不是東吳,而是曹魏。劉禪曾經問過相父原因,得到的回答就是現如今曹魏的實力最強,也最有壓迫性。蜀國吳國以兩家人聯合起來才能有一線生機,假如各自為戰的話很有可能會被曹魏逐個擊破,到時候連國家可能都要滅亡。
所以在相父的操作下,蜀漢開啟了接近時間的北伐戰役,期間相父總共領導蜀軍六出祁山,曾經也奪取過隴西三郡,為蜀漢拓展了極大的疆域和人口,但因為多方面原因,總是沒有好好守住這份戰果。直到相父諸葛亮去世之後,國家的軍政大權才重新回到自己手裡面,但那個時候想要對東吳復仇也沒人支援。
相父諸葛亮雖然身死,但他留下來的人都秉承他的志願。比如他的繼位者蔣琬,雖然也是荊州人,自己的家族生意也因為荊州淪陷之後被東吳奪走,但他卻不想和東吳對立。他任職大司馬主政朝廷的幾年時間裡,多次派遣使者到東吳鞏固聯盟。東吳也投桃報李,多次和蜀軍擬定作戰策略,不是讓吳軍從荊州方向出兵曹魏,牽制魏軍主力然後讓蜀軍從漢中地區攻擊曹魏關中;就是讓蜀漢出兵上庸地區牽制曹魏襄樊地區的兵力,讓吳軍北上攻打壽春。雖然計劃看似完善但實際上一無所獲。
蔣琬之後的繼任者是費禕,他的理念對於蔣琬來說更保守。在費禕看來,現在的蜀漢國力太虛弱了,戰爭只會加重國家的負擔。而且上一屆蔣琬和東吳的聯手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收穫,倒不如徹底變為防守策略,以漢中作為屏障進行被動防禦,繼續在國內大力發展經濟,用心經營南中地區,為國家補充足夠的人口並提升實力。
等以後曹魏國內出現內亂,屆時我國國力已經強大,再派出精兵強將攻略魏國,再一次扛起北伐大旗。費禕的理念得到了朝廷內大多數人的認可,劉禪身為皇帝也不能左右政局,只能同意。
費禕掌權近十年後離世,而他的繼任者就是諸葛亮的親傳弟子姜維,到了姜維時代,曹魏因為司馬家族發動政變奪取曹魏政權直接導致曹魏政局混亂,各地起義不斷,姜維也趁機請示劉禪可以北伐。劉禪雖然能力平庸,但也能明顯感覺到曹魏的虛弱,於是再一次掀起北伐大旗,開啟了為期十餘年間姜維主導的北伐戰役。
其實在姜維請示北伐的時候劉禪並不是沒有想過東征東吳為父報仇,畢竟曹魏內亂對於蜀漢來說是進攻的機會,同樣也可以減輕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減少了這部分的壓力之後自然而然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對付東吳,甚至還可以因為出其不意,像當年東吳奪荊州一樣再一次把荊州奪回來。但劉禪能想到的事,東吳也已經想到了。
兩家人雖然作為盟友,但東吳多次當過反骨仔,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徹底信任蜀漢。在曹魏爆發內亂的時候,孫權就以從荊州北伐的理由,持續調軍隊增援到荊州地區,幾次調動結果就是荊州部署了2萬水軍和4萬步騎兵。單單在南郡、夷陵、公安三個地區就部署了接近3萬兵力。這種陣勢哪裡是要進行北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東吳擔心蜀漢再一次開啟夷陵之戰,震中部署是用來防禦蜀漢的。與其硬碰硬博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不如先北上拓展領土資源,等回頭再收拾東吳。
從劉禪上位到退位的這41年時間的表現來看,他其實也算是知人善用,也善於採納意見。自己心裡對東吳有仇恨不假,但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皇帝的原因強行左右國家發展,而是贊成絕大多數人的意見,算得上一個明君。
但為何蜀漢最終還是被滅呢,這其實怪不了劉禪,也怪不了當時的大將軍姜維或者是其他將領,而是蜀漢和曹魏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被殲滅其實也就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從這一點來看,劉禪其實也是挺悲哀的。畢竟身為一個皇帝卻保不住國家,身為一個人子卻不能為父報仇,又有人多少人知道他的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