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平之戰一役,趙國元氣大傷,秦始皇乘勢派出桓齮,統帥大軍進攻趙國國都邯鄲;情急之下,趙王遷召回了鎮守北疆的李牧。戰爭伊始,李牧採取守勢,採取築壘固守,與秦軍對峙。
隨著時間的推移,
肥之戰後的第二年,不甘心的秦國,兵分兩路再次進攻趙國。李牧採取了“南守北攻”的策略,令司馬尚據守邯鄲;自己率部主動出擊,打敗秦軍後再與司馬尚合兵一處,擊潰另一路秦軍。可見,李牧面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熟悉趙國地理的優勢,採取靈活的戰術,打了秦軍一個“時間差”,史稱“
然而這麼一位“
這點上熱播的《大秦賦》充分發揮,安排了
趙國疆域與多個北方遊牧民族接壤,同時還在處在眾多諸侯國環伺之下,使得民風剽悍,《亮劍》中楚雲飛評價趙剛投筆從戎,有“燕趙之風”,說的是趙人慷慨悲歌,好氣任俠。但要是意氣用事,就是不講“武德”了,那是個災難。根據《史記·趙世家》記載,從趙襄子元年,趙氏正式立國開始,至秦破邯鄲趙王遷被虜,趙國十二代國君執政中,竟發生過九次兵變:
趙武靈王執政時期,靈王廢黜了太子趙章,改立趙何(後來的趙惠文王)。內心失衡的趙章,藉機在沙丘發動兵變,企圖殺死弟弟;失敗後逃入靈王的宮殿。平叛的公子成和李兌殺了趙章後,但又擔心靈王會報復,於是兩人派兵圍住宮殿,將靈王活活餓死,史稱“沙丘之亂”。
趙孝成王時,廉頗率部攻打魏地
如果說“沙丘之亂”有點久遠,那麼身為三朝元老廉頗的反戈一擊,令到趙王對於手握兵權的大將沒有安全感,保持有限度的信任。在此背景下,一旦有不利的風吹草動,極容易將趙王對大將產生不信任,這也為李牧遭遇“反間計”被殺,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趙國雖然武將方面,人才輩出,文臣也出了藺相如等人,但國君以及宗室太多糊塗:
一般認為,趙武靈王是開創了趙國中興,透過“胡服騎射”,令到軍事實力大增,可也幹了廢長立幼的糊塗事,導致兄弟相殘,自己還命喪沙丘。
趙太后:即趙惠文王的皇后。中學課本中有《觸龍說趙太后》,說的是秦軍進攻邯鄲之時,趙國告急。此時趙惠文王去世,趙孝成王年幼,趙太后成為了趙國的最高決策者,竟然不顧國家的安危,不讓最喜歡的小兒子
趙太后執政兩年後離世,趙孝成王開始親政,兩年後秦國攻下野王后,將韓國一分為二;無奈之下,韓國上黨郡守奉上了上黨。面對這樣的誘惑,趙孝成王自然欣喜不已,傾向於接受。
由上述可推斷,此時趙孝成王尚年幼,執政經驗不足,可以理解;但也正因為執政經驗不足,趙孝成王拿不定主意,徵求兩位叔叔的意見。
四叔平陽君趙豹建議不要接受上黨,擔心上黨郡守馮亭將禍水東引。難道說不接受,吞併上黨的秦國,就不會找趙國麻煩了?眼界太窄了,是消極的建議。
而三叔平原君趙勝,雖位居“戰國四公子”,卻眼高手低,不接地氣,其建議接受上黨,不要白不要。最終原本可以爭取的有生力量,在趙勝操作下卻辦砸了,使得在長平作戰的趙軍只能獨立對抗秦軍,且還失去了當地的群眾基礎,簡直是利令智昏。
趙孝成王之後的趙悼襄王、趙王遷,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昏庸不能,寵信奸臣郭開,令到廉頗、李牧,一個逃亡國外;一個命喪黃泉,一個人幹掉兩位戰國名將,可以稱得上“戰國第五大名將”了。
李牧以“鎮守北疆”而聞名,其打造的雁門關,令到匈奴、秦國都望而卻步。一方面是功績,一方面是雁門關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趙王賦予了李牧大權。在雁門關,李牧擁有很大的權力,可以任免官吏、收繳賦稅等。
“乃具選”說明了有選擇的餘地,即是說擁有財政、人事大權的李牧,擴充的軍隊,可不止15萬人。由此可見,李牧完全有割據一方,自立為王的實力,這個是趙王遷非常忌諱的。
其次是李牧的性格。所謂開一根筋,就閉一根筋,李牧可以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游刃有餘,但並不擅長官場上的人事處理。趙孝成王執政時期,李牧被免職後,邊關一地雞毛;趙孝成王只好再次啟用李牧。但李牧卻耍起性子,稱病不肯前往;直到趙孝成王答應了要求,李牧才出山。
這種“耍大牌”會招致反感,還好趙孝成王不算昏君,但後面的倆貨是,所以李牧自然不得善終。
綜上所述,人們有英雄的情結,但做一個英雄並不容易,因為與英雄相連的,往往又是悲劇。李牧固然有力挽狂瀾的英雄片段,但在趙國這個特殊的國度裡面,堅持“英雄本色”卻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