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佳琦 報道
根植髮展優勢,吹響築夢號角。作為一所兼具高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職業培訓多重特色的學院,自2012年山東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設以來,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定位更加明確,專業特色更加鮮明,區域經濟貢獻度更高,為國內一流的優質高等院校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優質高等院校建設、職教高地建設過程中,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正在勇挑重擔、銳意改革,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主線,持續探索傑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新模式,爭做改革創新、服務發展的“探路者”,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在新時代、新形勢、新階段,技術技能人才水平的高低在國家戰略實施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師資隊伍建設又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一。名師工作室作為職業教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從孤立走向合作、從個體走向團隊的“團隊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成為一種高效、有活力、創新的教師專業隊伍建設模式。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王芳名師工作室(簡稱工作室)自立項建設以來,依託“一群一院一線”構建產學研共同體,憑藉“雙主體三平臺”培養體系鍛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師,推動“雙師型”職教師資特色培養,為學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實現了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作為、新貢獻和新擔當。
一、確立“一群促改、一院促研、一線促產”構建產學研共同體的建設思路
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是實現教學科研、實習實訓、技術創新、社會服務共生髮展的協同體。工作室自成立起,就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增強服務企業水平作為建設目標。為此,工作室以山東省高水平專業群——高階裝備製造專業群建設為核心,團隊成員在教學方法改革、教材建設、技能競賽、國際合作等方面廣泛開展工作,構建教育教學改革共同體,促進工作室團隊成員教育教學改革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學院同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混合產業學院—智慧製造學院為平臺,校企聯合組建小組,協同開展企業技術服務、技術研發、技術升級等工作,構建科技研發共同體,促進工作室團隊成員科技研發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校企聯合共建的智慧製造生產線的生產運營為依託,與企業聯合開發設計生產實訓專案、教學實訓課題並完成企業員工培訓的同時,參與產線的使用管理與維護,構建產品生產與教育培訓共同體,促進工作室團隊成員工程實踐與成果轉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產學研共同體示意圖
二、構建“雙主體三平臺”的培養體系
工作室校內主要成員40歲以下的老師佔80%以上,其中教齡不滿五年的有3人。為了讓教師儘快成長為優秀的工匠型教師,工作室完成了“1+3+X+ N”團隊組建模式。即:工作室有1名負責人,3個重點建設方向(師德師風、教學改革、技術服務),每個方向有1-2名校內外成員領銜,有X名核心成員,輻射帶領N名相關骨幹教師。
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芳教授
工作室核心成員
依據教師成長不同階段的需求,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在教師培養中的“雙主體”作用,確定了“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雙向耦合於教師、師德師風與職業能力培養貫穿教師成長全過程”的培養思路,以“綜合素養平臺、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平臺、技藝傳承與成果孵化平臺”為基礎,構建“雙主體三平臺”教師的培養體系,讓教師在學校教學和企業生產雙重環境下成長,鍛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師。
“雙主體三平臺”培養體系示意圖
師德師風是工作室建設的根本任務,由工作室負責人王芳全面負責。工作室確定了“匠心、傳承、創新、超越”理念,透過“匠心”育魂、“傳承”育人、“創新”助力,實現團隊“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建設目標。綜合素養培養平臺以學院“勞動基因”傳承為引領,透過挖掘“匠心”內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途徑,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透過參加“勞動大講堂”、開展敬業愛崗競賽等活動,讓所有成員提高對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臻於至善等理解和把握,促進“德技雙馨、立德樹人”教師培養要求的落實。透過校企聯合技改、聯合開發、聯合生產等,提升教師企業職業素養水平。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師團隊建設的永恆主題。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平臺的實施以教師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建設為核心,由工作室成員齊魯首席技師陶翠霞副教授牽頭。
齊魯首席技師陶翠霞副教授
一是透過聽課、研討、專項講座、成果分享、課題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推動高階裝備製造專業群的教學改革。
二是透過教師企業鍛鍊、技術掛職等方式,既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工程實踐,又將企業生產流程、典型工作崗位、典型工作案例、核心技術技藝要求帶入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帶著理論進企業、帶著專案回課堂”,實現“學用合一”。
三是透過課程團隊建設、創新團隊建設、院級教學名師培養等措施,培養教師的資源整合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實現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技術技藝傳承與社會服務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教師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為了全面提高工作室成員的技術技藝水平,技術技藝傳承與成果孵化平臺的落實由工作室成員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全國技術能手程厚強老師和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高階工程師張存生、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限公司的山東省首席技師李光輝共同領銜。工作室相關人員以校企雙方需求為切入點,透過校企聯合開發生產實訓專案、為企業進行產品生產、聯合進行企業專案攻關、參與行業技術標準制定、企業人才評價標準制定、主持企業技改專案、為企業培訓員工等,培養技術研發型名師;透過教師主導專業教學標準建設、指導世界技能大賽和國家級技能競賽、主持教科研專案、開展國際合作等,培養大賽型名師。
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全國技術能手程厚強
三、產出“量大質優”建設成果
“雙主體三平臺”教師培養體系,實現了校企“雙主體”能量的靶向耦合,打通了校企共培教師的堵點,破解了校企共育教師的難點,讓教師“成長於培訓、匯能入生活”,促進教師從職教巧手、到職教能手、再到職教好手,最終成為職教高手的轉變。
名師工作室建設目標及任務
王芳名師工作室立項建設以來,助推智慧製造專業建設效果顯著,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實現顯著提升,培養出一批工匠型教師,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高水平成果不斷產出,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工作室在完成高階裝備製造專業群教學改革工作的同時,與華中數控聯合開發了智慧產線設計規劃與管理、智慧裝置安裝運營與維護、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三個專業方向,為根據智慧生產動態調整專業結構奠定了基礎。
定期召開專題研討會產出“量大質優”建設成果
開發工業機器人、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核心課程2門,校企合作編制教材2部,發表高水平論文10餘篇。
立項研究省級及以上課題7項,教科研獲獎3項,授權專利5項,簽訂橫向“四技”服務專案8項,成功挽救了企業一條上千萬的智慧生產線。
成功申報山東省優質協同創新中心1個,培育校級應用技術創新團隊2個。
培養國家級技能大賽裁判員2人、世界技能大賽國賽教練的大賽型教師2人,山東省創業培訓講師3人、齊魯首席技師1人。獲得認定山東省首批科普專家(工程技術類)2人、山東省科技特派員2人、山東省技術經紀人1人、濟南市技術經紀人1人、濟南市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
在大賽方面,教師獲全國智慧製造技術技能大賽二等獎1人、山東省裝備製造業創新大賽二等獎1人,培養學生獲全國智慧製造技術技能大賽二等獎1項、第三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1項、世界技能大賽山東省選拔賽一等獎1項、首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職業技能賽一等獎1項、首屆iFAB數字工坊暨F1 in Schools線上挑戰賽二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