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跟大家把這個事兒細細的分析一下,說孩子不想學習,我們被迫讓他學習,於是這個孩子就去學了,如果他做其他的事情相對來說還比較用心比如說用心的給自己洗衣服,他在家裡會用心的掃地,用心的看課外書,也包括用心的玩遊戲,和父母溝通的時候也很用心,說明這就是一個有心的孩子。
我們逼迫他去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被迫的學習,但是因為他平時是一個又有心用心的孩子,他在學習的時候可能也會用心,這樣一來雖然我們表面上開始孩子是被動的,他會在被動之後慢慢的轉化的一種。因為他有一個好的習慣,就是用心做事,做事比較踏實,當它慢慢的轉化為不被動,甚至主動的時候就會有成績了,有了成績之後的這種內在的感覺,給自己精神和心靈的力量對自己的支援就會戰勝身體上的痛苦
。
苦以及思維信念系統上的我不願意學習,我不願意願意進學校這些負面的認知,這樣一來,它以往的那種迴圈,那種習慣,那種感受和信念系統就是我不願意學習,我不願意去學校他就被打破了,他就建立了一個比以前好一些的一個自我的關係,它和思想和想法之間的關係和身體感受之間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周圍的環境我們作為父母持續的欣賞和鼓勵孩子,您去愛他,加上我們和孩子之間。關係的互動讓他感受上更舒服了一點,他所有的行為所有的感受穩定在這個水平線上的時候,然後我們再給孩子加油用愛的方式
。
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再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被動了,用愛的方式孩子會更好一點點更好一點點,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這個水平線上它能穩定在這裡持續的加力持續的加力,再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產生疊加的加速度,它很可能就從這這個位置然後上升到另外的一個位置,這就是孩子進步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