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如何選鞋?
關注/置頂/星標這裡有關於球鞋的一切
編輯:果子
校對:文胖
攝影:冕哥
剪輯:小鹿
當匹克-大三角買對了尺碼,體驗會改善很多嗎?憑什麼看似我買錯了尺碼,我要把品牌罵一頓?我今天掰開揉碎了好好和你們槓一槓。
很有朋友可能有不解,為什麼大三角都測過了又來出了一期實戰,是不是水節目啊。
還真不是,我也沒有想到當時測完大三角怎麼就又引發了一場罵戰,我就納悶了我都能成匹克黑、國產黑了,兄弟們你們怕不是我是最早一批的匹克吹吧?
那今天廢話也不多說,41碼的大三角我買來了,咱們今天就看看,當尺碼合適之後,大三角的表現是什麼樣子的。
先說尺碼,我正常US9 EUR42.5,匹克大部分鞋我是42,今天要測的是41的。
不得不說換上41碼之後,鞋面的包裹瞎眼可見的提升,尤其是兩側空蕩蕩的狀況基本得到了根治,至少從包裹層面來說,尺碼合適的大三角絕對是過關的。
不僅僅是包裹,支撐確實也有了相對明顯的進步,側向移動中鞋面的形變要小的多,鞋腳一體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但是這並不代表這雙鞋的鞋面就毫無問題了。有兩個頑疾是尺碼正常了也沒有改善的:
首先就是鞋面上方依舊很空,就是大三角logo的位置,這個位置也沒辦法和腳面完美貼合的,就像是懸在你腳面上空一樣。
然後就是它的鞋面支撐在尺碼合適後也不是頂級的。
雖然雙層鞋面帶來了額外的加成,但是其強度並不是無懈可擊的,而且對比其他球鞋,會明顯發現它的鞋面還是偏高的,這就導致了它的貼合絕不會是完美的。
因為外層鞋面沒有直接貼在內層進行加固,所以鞋面的支撐依舊不夠頂級。
所以鞋面強度究其根源,尺碼絕對是影響很大,但是因為它本身設計以及鞋楦的造型,還是會讓它有一些無法根治的硬傷。但整體體驗來看,尺碼合適後的鞋面效能以及安全效能都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
這裡我要多說一些,從第一次測大三角的時候彈幕評論區就非常不友好,各種什麼:你自己買大了你怪誰?你球鞋尺碼都選不對還在這做測評呢?別人都說它好就你在這硬黑……balabala的,我就不明白了,你們在看其他測評之前就知道這個鞋偏大了?更何況我第一雙大三角已經買小了,我平時42.5的鞋碼,在不知道尺碼偏差的情況下直接買小兩碼?是我未卜先知還是我腦子有病啊?你不穿鞋之前就知道他偏大還是偏小了?
進而再說,品牌的尺碼不準為什麼要消費者買單?我就想知道全中國那麼多穿球鞋的人,看測評的能有多少人,看測評裡面看我們測評的能有多少人?我想大部分消費者是沒有看測評習慣的吧?這雙鞋確實尺碼買合適了還不錯,但是那些不看測評的人,按照自己的習慣尺碼買到了這雙大三角偏大這麼多,沒辦法退沒辦法換,最後是不是自己買單?這是消費者不會買鞋,還是品牌自身的問題?
可能我今天有些暴躁,但是我真的不吐不快,當然這些話我只說給能聽懂的人,其他人你們想噴繼續隨便噴。
而且匹克老大也親自出來發聲了,在產品進步層面匹克絕對是最聽的進去意見的品牌,所以,我不說,你不說,這些問題什麼才能被重視?
如果這樣的問題一直延續下去,每次我們都說:啊,鞋是好鞋,只要買小2碼就行了,那最後買了不能穿的不還是你麼,不還是廣大的消費者的嗎?我對我的粉絲負責關你們這群只會敲鍵盤的什麼P事呢?
好了,平復一下心情,我們接著來看這雙鞋在尺碼合適了之後,還有哪些效能“升級”。
除了鞋面最明顯的我覺得就是中底的體驗了,前後掌的腳感過度會變得非常自然且順暢,中底斷層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時鞋腳一體性也變得非常出色。
在尺碼合適的情況下,澎湃科技的表現以及不俗的造型顏值,它確實還是值得誇讚的。
再說一次,這雙鞋,你需要直接買小兩碼,不是一碼,是買小兩碼。
當然,這雙鞋有些問題,是即使鞋面出色了也沒辦法彌補的。
首先就是足弓的支撐,這雙鞋我作為一個扁平足來說非常舒服,因為它的大底很寬,對於扁平足這種足弓塌陷的群體來說,簡直就是神器。
但是這樣一來,對於普通足弓以及高足弓的朋友來說,足弓的支撐是不夠的。
這塊全掌碳板起到的是提升整體剛性以及增強穩定作用的,這雙在足弓沒有結構支撐,沒有額外的異形TPU的支撐,所以在穿久了之後,足弓位置可能會出現痠痛的感覺。如果你對足弓支撐有明顯的需求,那麼建議你自己配一副鞋墊。
然後就是鞋舌偏薄的問題,拉緊鞋帶之後,還是有會有些勒腳的情況出現。
最後就是我個人認為它的重心是偏高的,前掌啟動的時候會有些拖沓,厚實的澎湃材質有一些反饋,但其實並不頂級,場地感幾乎沒有。
總體來說,在尺碼合適的情況下,優秀的中底科技,靠譜的保護性,對於大體重的朋友和不追求場地感的人來說肯定是一雙優秀實戰鞋,但是絕對算不上t0級別。
因為尺碼的問題,讓這雙本該霸榜的實戰神器,至少在我們眼中變得沒那麼完美。但也正是我們這個小測評的發聲,讓品牌意識到了尺碼問題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進而我們也聽到了匹克方面的發聲。所以在這裡我就想問問各位優秀的鍵盤俠們:到底是我們不能說真話了?還是匹克聽不進去意見了?為什麼品牌都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你們要這麼著急洗白,甚至是覺得就是我們的測評出現了問題?
國產球鞋正在變得越發出色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我覺得這並不足以變成我們無限包容、無限寬容它們的理由。
在肯定國產進步的同時,在成長的路途中指出問題,幫助他們一同進步,從而可以讓國人買到更多更優秀的產品,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