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一大國不想參戰,就狂撒18000多億支援各國,中國得213億美元
戰爭帶來的不僅是人員上的傷亡,還有經濟上的極度消耗。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涉及到了絕大多數地區。美國起初並未參戰,以中立國的身份簽署《中立法案》,德國也忌憚美國的實力,因此也很樂於看到美國中立(美國中立有很多種原因,其中有一點就是美國是由多個國家或種族組建的,德國裔美國人是當時美國最大的種族之一,民眾不支援參戰)。
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意識到:若放任法西斯一直勝利下去,美國的安全也會受到威脅,但是怎樣才能在不參戰的情況下對他們產生影響呢?為了在戰場上獲得最大的利益。
他產生了幫助盟國的想法,準備“租借”給盟國資源,幫助他們贏下戰爭。1941年,羅斯福簽署《進一步促進美國國防及其他目標的方案》簡稱《租借法案》,他們開始對英國進行大量的資金以及武器支援。除此之外,羅斯福還給其他反法西斯國家。
美國會無償向同盟國捐助物資,但是並非是沒有條件的,獲得捐助的國家除了之後要換錢之外,還需要答應美國的一個要求:
戰爭期間在盟軍領土上的陸軍和海軍基地的租借權。
不過總體而言,美國的這一計劃也是在二戰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租借法案》中,獲得捐助最大的兩個國家就是蘇聯和英國,如果沒有這些捐助,他們很難守得住德國的進攻。
由於蘇聯解體,拒絕還款之外,英國政府可是被這個《租借法案》給“坑慘”了。
英國整整還了60年,直到2006年,英國才還清了當年欠美國的款項。還完錢之後,英國財政部經濟大臣埃德·鮑爾斯激動地說:
“60多年前,美國和加拿大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支援,現在我們終於完成了我們對兩國所承擔的義務。美加向英國提供了生命攸關的支援,幫助英國擊敗了納粹德國,並且保證了戰後時期的和平與繁榮。正如他們這麼多年來向我們提供的許諾一樣,我們也要負擔起我們的義務。”
在還款期間,英國的國債一直居高不下,1950年時期甚至是全國GDP的兩倍,一度產生經濟赤子。
除此之外,由於債主國的原因,英國還需要答應美國在貿易方面的多個條件。在種種原因的影像下,英國從世界經濟中心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並淪為了二流國家。
而我國也向美國還了一筆錢,剩下的透過輸送勞力償還,蔣介石曾派遣40萬勞力給美國修建機場。
後來蔣介石退到臺灣,新中國成立之後並沒有向美國還錢,美國繼續向臺灣的蔣介石要求償還,只不過結果就不得而知了。
美國透過《租借法案》發了大財,雖然他們丟擲鉅額基金,但是這也使得他們在二戰前期沒有實質上的損失,即便是後來參戰,在戰爭中的損失也並不多。這使得美國在戰後成為世界最大債主國,經過欠債國的還款,美國的經濟得到快速補充,國力空前強盛,撈到了巨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