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天內蒙古的陰山山麓一帶。春秋戰國時期,匈奴頻繁南下,對秦國、趙國、燕國等中原王朝進行騷擾。雖然那時候匈奴還沒進入鼎盛階段,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不大,但這種騷擾防不勝防,讓人十分頭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了6國,統一了中國。這時候,秦始皇開始騰出手來收拾匈奴了。
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向北征伐匈奴。蒙恬出身名將世家,祖父蒙驁和父親蒙武都是秦朝名將。蒙恬數次擊敗匈奴,一直打到陰山附近。匈奴被驅逐出黃河河套地區,在蒙恬鎮守邊疆期間,都不敢南下中原。邊疆地區的人們,獲得了10多年的安定生活。
蒙恬鎮守邊疆期間,幹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修建長城。
其實,修建長城不是秦朝的專利。早在西周時期,周王朝就有了修建長城的先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齊國、韓國、魏國、趙國、燕國、秦國、中山國等各諸侯國家,紛紛在各自的邊境修建長城,永遠互相防備。其中,秦國、趙國和燕國與北方遊牧民族接壤,在修建與諸侯國互相防備的長城外,又修建了防備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長城。
蒙恬最初修建的長城,是對先秦長城的修補,將它們連線在一起,工程量並不大。後來,秦始皇從全國調集勞動力,大規模修建長城。最終,秦始皇修建了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號稱“萬里長城”。
資料顯示,參與大規模修建長城的勞動力,達到了100萬人。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時秦朝全國總人口在2500萬至3000萬之間。秦始皇光是修建長城,就動用了約三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如此大興土木,讓生產力受到一定破壞,讓秦朝國力受損不小。因此,有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傳說故事,有了秦朝亡於大建阿房宮、長城、驪山墓等的觀點。
我們回過頭來看,秦始皇修建長城時,已經打敗了匈奴,將匈奴趕得遠遠的,為什麼還要勞師動眾地修建長城呢?
一方面,是繼續震懾匈奴。
匈奴雖然已經被秦朝軍隊打敗,然而並沒有被徹底消滅。假以時日,匈奴得到了休養生息後,一定會捲土重來。秦朝軍隊兵強馬壯之際,還能夠在邊境震懾匈奴。時過境遷,此消彼長之後,秦朝軍隊就未必能夠震懾住匈奴。長城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線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可以讓駐守邊疆的軍隊如虎添翼。
千百年來,長城達到了震懾匈奴的作用,保障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中原的農業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這種說法,是比較中肯的。
另一方面,減少大規模駐軍的成本。
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領30萬大軍打敗匈奴後,又駐守在邊境地區,防止匈奴捲土重來。30萬人馬的駐守,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對於生產力水平不高的古代社會來說,是一筆相當沉重的負擔。強大如秦朝,也是承擔不起的。
修建長城的成本的確很高,但修建好了之後,維繫運轉的成本又遠小於大規模駐紮軍隊。就長期而言,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只不過,秦朝的統治沒有維繫多久,就被農民起義軍給推翻了。長城流傳下來,保衛了後續王朝的安全。難道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有人說,長城的作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因為,長城是一條漫長的防線。如果敵人從防守薄弱的地方進行突破,就會讓這條防線失去防禦的作用。就像明朝末年,清朝軍隊就曾經從薄弱的龍井關和大安口這兩道關口突圍,進入關內,威脅京城。
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敵人或許能集中力量攻破長城的若干薄弱關口,但只要防守長城的精幹力量還存在,把關門一關閉,就成了“關門打狗”之勢。敵人哪怕進入到關內,也要時刻擔憂遭到伏擊,回不來家。
就如前面所說,清朝軍隊雖然多次從長城薄弱關口突入關內,但並沒有對明朝造成致命威脅。直到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才徹底改變了清朝和明朝兩國的命運。
【參考資料:《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長城:人類文明的標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