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晚年反思,最後悔打了這兩場戰,動搖了根基導致滿盤皆輸

蔣介石晚年憶起解放戰爭時期所經歷的戰役,讓他最懺悔不已的兩場戰役,分別是解放戰爭時期影響比較大的遼西會戰與徐蚌會戰。蔣介石反思這兩場戰役的失敗,動搖了國民革命軍的根基,也使得他一手組建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
遼西會戰爆發地在東北,是中國近代史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共歷時52天。中國共產黨稱之為遼瀋戰役,中國國民黨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遼瀋會戰''。
據說蔣介石為了此戰的勝利,前前後後多次,從南京飛往瀋陽親自詢問戰況,有時還親自組織增援部隊。如東北野戰軍解放錦州時,蔣介石就親自組建東西兩大兵團增援錦州,但儘管蔣介石一心想保錦州,最後還是被攻破了。
蔣介石晚年反思,最後悔打了這兩場戰,動搖了根基導致滿盤皆輸
此戰役蔣介石犯下一個致命的戰略錯誤,那就是不顧當時東北人民解放軍力量增長的實際情況,固執地與解放軍展開決戰,終使幾十萬精銳之師在東北大地上灰飛煙滅。在東北的解放軍軍兵力包括地方部隊幾乎在其2倍,而東北野戰軍的裝備在四大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算是最強的。國民黨軍隊如果迅速撤到關內,或許還能推遲被解放軍全殲的命運。
相比之下,解放軍的戰略戰術則是比較成功的。毛澤東認為,先打錦州,封閉國民黨部隊逃出關外的道路,''關門打狗''是上上之策,林彪則認為攻打錦州是有困難的,應該先打長春,但是在其試攻長春後就知道攻打長春也比較困難,於是同意先打錦州。錦州破後,國民黨軍隊就被封閉在東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陸上無法逃脫。
遼西會戰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餘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階軍官186名。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和36個師。損失各種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和其他槍支175361支。其中包括蔣介石最精銳新一軍、新六軍等王牌部隊損失殆盡,同時還重創了驍勇善戰的第52軍,不過該軍一部分人馬,在軍長劉玉章的帶領下成功撤出東北戰場,也成為蔣介石手中最後一支王牌軍。
此戰後,國軍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國共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毛澤東信心十足地說:''這樣,我們原來預計的戰爭程序,大為縮短。''''現在看來,只要從現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 反動政府 從根本上打倒了''。
蔣介石晚年反思,最後悔打了這兩場戰,動搖了根基導致滿盤皆輸
第二場是徐蚌會戰,爆發地是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共產黨稱為“淮海戰役”,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從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劉峙指揮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五個兵團、22個軍、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消滅及改編,解放軍總共傷亡13.4萬人。蔣介石投入了80萬大軍,解放軍也投入60萬,雙方共計140萬。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也是解放戰爭時期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場戰役,足以可見,雙方都很重視此戰。
徐蚌會戰的戰鬥異常激烈,如碾莊戰鬥、雙堆集戰鬥、陳官莊戰鬥,三個戰鬥都殲滅掉蔣介石一支王牌部隊,如第25軍、第18軍、第5軍,這三個軍都是蔣介石手中精銳部隊,但是他們都在淮海戰役中被殲滅。
蔣介石晚年反思,最後悔打了這兩場戰,動搖了根基導致滿盤皆輸
蔣介石戰後檢討這場戰役,說:“失敗的主要原因,乃為戰略錯誤,其次為戰術缺乏改進,難以支援戰略。其他如持續戰鬥力之保持,戰鬥力統合發揮及反情報等方面,均有重大錯失。”
遼西會戰與徐蚌會戰的失利,軍事上造成蔣介石的精銳主力損失殆盡,包括被稱為''五大主力''的第5軍、第18軍、 新1軍、新6軍以及在孟良崮被殲的整編第74師,而政治上的危機隨著軍事上的失敗,進一步加劇,派系間的權利爭鬥,趨於白熱化。此時的解放軍已直逼長江,下一步攻擊矛頭直指蔣介石統治的核心地區江浙滬地區,解放全中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82 字。

轉載請註明: 蔣介石晚年反思,最後悔打了這兩場戰,動搖了根基導致滿盤皆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