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眾所周知,劉備是蜀漢政權的開國皇帝。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在《三國演義》等老電視劇中,劉備父子的軍隊卻總是扛著一面“蜀”字大旗……很明顯,這大錯特錯了!
在劉備父子看來,他們以漢朝皇裔自居,開創和繼承的無疑是大漢王朝,所以國號是“漢”,又或者自稱“季漢”。而“蜀國”,則是同時期的曹魏和孫吳用劉氏政權所處地域,強加給他的一種蔑稱,算不得數。至於“蜀漢”,則是後世史家為了有所區分,不讓它與“西漢”、“東漢”等政權混淆,從而產生的另一種命名。
又比如十六國時,李雄建立的成國,後來國號改為“漢”,故稱為成漢。同理,其實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一位貨真價實的蜀漢皇帝,他使用的國號既有“蜀”,也有“漢”,所以無論是蜀國、漢國或是蜀漢,怎麼稱呼這個政權都不過分了。
這位男主角,便是前蜀開國皇帝王建。從鄉間的一介地痞竊賊,最終變成割據一方的皇帝,王建如開掛一般的人生經歷也算是非常勵志了。
02
王建,字光圖,晚唐許州舞陽(今河南漯河舞陽縣)人。據說他們家世代是做大餅的師傅,但生性好動的王建,並不甘老老實實當武大郎的同行,而是年紀輕輕就成了當地著名的地痞無賴,宰牛、偷驢、販賣私鹽,這些違法亂紀的事兒一樣都沒落下過,甚至王建還和鐵哥們一塊兒幹過盜墓勾當,上演了一出鬼吹燈。鄉里鄉親全都知道王建是個何等樣人物,加上他在家族內排行老八,就給他取了個外號“賊王八”。據說,從此“王八”二字逐漸被世人賦予了新的含義,“烏龜王八蛋”、“王八羔子”等衍生罵人用語,就拜王建的這一外號所賜。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王建一次犯了不知道什麼罪,鋃鐺入獄,但由於獄吏大發善心,竟得以越獄。逃亡後的王建受高人點撥,毅然決定投軍,相繼參與平定了王仙芝、黃巢等唐末起義軍,也靠著軍功當上了唐僖宗皇帝的親隨衛隊“隨駕五都”之一的都頭。在僖宗逃亡路上,皇帝甚至還枕著王建的大腿睡覺,王建也就此和天子結下了深刻的情誼,成為唐朝末年第一位遙領地方的中央將領。
03
唐昭宗時,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和他的弟弟、原大宦官田令孜,佔據了西蜀地區這一朝廷經濟來源地。王建奉皇帝之命,率軍討伐義父田令孜。田令孜曾天真以為,王建依然還是他的好兒子,“王八是我家好兒郎,只要召他,自然可以納入麾下。”(“王八吾兒也,以一介召之,可置麾下。”)不料深謀遠慮的王建早有打算,不僅要討伐義父兄弟,還要順便把成都也佔為己有!
王建敢想敢做,他先是花了三年時間,不僅除掉田令孜兄弟,還驅逐了朝廷要員,讓自己坐上了劍南西川節度使的交椅。然後,王建又花了七年時間,用連年戰爭滅掉了大宦官們在蜀川的殘餘割據勢力,又兼併了顧氏兄弟掌控的東川。六年之後,王建又趁著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自顧不暇之際,奪走了山南西道地區。經過十幾年奮鬥,王建總算成了三川霸主,很快又被唐朝封為蜀王!
04
等到唐朝被朱溫滅亡,王建也不搞什麼矯揉造作的把戲了,隨即有樣學樣,在同年建國稱帝,是為前蜀。過了十年,可能是王建覺得“大漢”國號更加氣派,又把國號從“蜀”改成了“漢”。由於北伐岐國無功,僅過了一年,當了一年大漢皇帝的王建,在公元918年又把國號改回了“蜀”……這大概就是蜀漢皇帝王建的一份小“糾結”吧。
王建是個雄猜之主,受他猜忌的大將們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但與此同時,王建又非常大度。當年攻打東川時,城頭上的守軍日夜叫罵“偷驢賊”,把王建早年的那點破事全部曝光,用來羞辱他。
不堪其辱的王建找來了一個俳優,想要在嘴舌上勝過對方。俳優手指城頭,一聲怒喝:“我偷你家驢啦?啊?”城頭頓時傳來更大的鬨笑。
王建漲紅了臉,當即袒露自己的背部,“你們看看,我背上一道疤都沒有,誰敢再說我偷過驢!”沒想到俳優緊接著來了一句:“妙啊,真是妙啊,這狗皮膏藥哪兒買的?”這下不光敵軍,自家軍隊也全部笑得前俯後仰。王建最後也沒有懲罰那位使自己成為笑料的段子手,只是一笑了之。
05
雖然認不得幾個字,但出身行伍的王建並不歧視儒家士人,反而經常與他們探討義理。同時,他任用昔日唐朝的衣冠士族,修繕國家典章制度,所以前蜀一時被公認為氣質上最像大唐的政權,百姓生活比較安定。
可惜王建進入暮年,不免人老昏聵,在寵妃徐氏和宰相張格的聯手忽悠下,立了資質平平而生性好玩的王衍當接班人。上樑不正下樑歪,王建去世後,昏君王衍統治下的前蜀帝國,呈現出的是一派文恬武嬉的局面。最終,北方的後唐王朝只用七十天時間,就滅亡了前蜀。王建創立的這個蜀國,僅僅存在了十八年,不幸成為十國中第一個滅亡的炮灰。
感謝閱讀,歡迎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