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架丨《日有所誦》從童謠童詩開始的兒童誦讀

封面新聞記者 王卉

今年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2022年版)》,特別強調了“誦讀”在語文核心素養構建中的作用和重要意義,並對“誦讀”提出了明確、具體的學段要求,例如第一學段(1-2年級)需做到“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第二學段(3-4年級)則需“通讀優秀詩文,注意在通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等。

當下,越來越多教師和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基礎教育的時候,也將“誦讀”作為一項必須程序或日常習慣。“誦讀”,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學習方式,在新的時代要求下,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那麼,如何科學看待兒童誦讀,正確引導兒童誦讀,選擇怎樣的誦讀材料?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了《日有所誦》叢書,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該書已出版十五週年,今年推出了第六版。

新書架丨《日有所誦》從童謠童詩開始的兒童誦讀

出版社供圖

在研究過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語文教育史後,《日有所誦》主編徐冬梅認為,兒童詩教是中華文化的傳統,誦讀是中國教育的傳統。誦讀既是一種閱讀形式,也是一種閱讀能力。在誦讀中,孩子可以辨識文字、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全面改善語言面貌。

中文具有獨特的綿延性和韻律感,在傳統教育中,誦讀被視為“童子功”,是語言積累和思想啟蒙的基礎。《日有所誦》秉持科學的兒童誦讀觀念,提倡透過真實的、自然的、不矯情的誦讀,享受母語的韻律。

在誦讀內容上,徐冬梅認為兒童誦讀應從童謠童詩開始。童謠朗朗上口,充滿節奏張力,符合兒童對韻律的天然喜愛,也容易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而詩歌音韻和諧、感發人心,對孩子而言是最好的啟蒙材料。

據瞭解,全新改版的《日有所誦》第六版是由編寫團隊歷經十多年研究和實驗,五年編寫、五次修訂的傾心之作,更貼近兒童視角,更適合當代兒童誦讀。在延續了一貫的兒童性、經典性、序列性的基礎上,《日有所誦》第六版做出了幾個方面的最佳化迭代:

在視覺呈現上,以六種雅緻的中國傳統色作為每冊書的配色,增添了多幅手繪插畫,兼具童趣和詩意之美。

嚴格遵照2021年《國標GB+40070-2021 —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新規定,增大了內文的行距與字號,讓閱讀過程更加輕鬆舒適。

在保持該書原有風格特色的基礎上,刪掉了與統編教材重合的篇目,替換了少量和當下孩子生活有些距離或者不夠經典的詩歌,只保留孩子更容易理解和體會的篇目。

重新梳理六年級的文言脈絡,在原來的基礎上替換了少量篇目,並按照從先秦,到兩漢、六朝,到唐、宋、元、明、清的時代順序編排,直觀展現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章之美。

最佳化書中部分賞析,敘述更貼近兒童視角;同時增加交流性與啟發性,方便孩子使用。

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薛瑞萍認為,誦讀就是深層閱讀。日不間斷的記誦,就是煉心的過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天長日久,積累的是語言,培養的是詩性,也是定力和靜氣。

孩子成長的過程,即是他們感知、參與、聯結世界的過程。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透過誦讀的方式將眼界拓寬到從古至今、從中至外的廣闊維度,在充滿智慧的經典文字的浸潤中詩意地生長,構築受益一生的精神底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1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書架丨《日有所誦》從童謠童詩開始的兒童誦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