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景區內的這座亭子,原來和道教中的兩位神仙有關
江蘇省蘇州市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不僅風光秀美,還有眾多文物古蹟。除了著名的虎丘塔和劍池,景區內的二仙亭也頗有來頭。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的二仙亭,最早建於宋代,後被毀。我們現在看到的亭子重建於清嘉慶年間,全部由花崗岩建成,造型古樸典雅,與周圍景緻相映成趣。遠觀二仙亭走近細瞧,亭子的梁枋下有精美的石雕,有\"雙龍戲珠\"\"鶴鹿同春\"等美好寓意的裝飾圖案,四根柱子上刻著兩副對聯,朝外的柱子上的那一副是:\"昔日岳陽曾顯跡,今朝虎阜再留蹤\",亭內的柱子上是\"夢中說夢原非夢,元裡求元便是元\"。兩塊石碑立在亭中央,上面刻有兩幅人物畫像,其中一位身背寶劍,另一位則肩上擔著斗笠、手杖。看似著裝與體態大為不同的兩個人,卻有著相似的神情,皆流露\"仙風道骨\"一般的氣質。兩副楹聯為何意?人物畫像又是誰?其實,它們都為亭名\"二仙\"做了註解。亭子上裝飾了精美的石雕二仙,分別指的是呂祖(呂洞賓)和陳摶,是道教文化中的神仙人物。相傳二仙曾在亭子裡下過棋。有一天,一位樵夫看見兩個老人在石頭上對弈,就把手中的扁擔往泥地上一插,觀起棋來,看得非常入神。一局棋結束後,其中的大鬍子老頭對樵夫說:\"時候不早了,你快回去吧。\"於是,樵夫拔出扁擔,發現插在泥裡的一段已經腐爛了,不知怎麼一回事?回到家中,一切都變了樣,沒有人認識他,查家譜才知自己已經是上幾代的人。原來,樵夫遇到的兩位老者是呂、陳二仙。他和二仙共度一盤棋的時間,人世間卻已過去了百餘年。這則故事源自著名的圍棋故事\"爛柯\",雖細節和人物有所不同,但都表達了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主旨。石碑上的人物畫像亭柱上的兩副楹聯自然而然說的是呂祖和陳摶。據有關史料記載,他們確有其人。呂祖(公元798年—?),本名叫李巖,唐京兆(今山西永濟縣)人。唐武宗會昌年間,兩次考進士未中。至於他的改名換姓,卻和一段曲折悽哀的苦難經歷有關。當時,同族有人犯株連九族之罪,加上戰亂,李巖和妻子帶著四個兒子逃難。慌亂中,夫妻倆與四個兒子失散,再也沒有找到他們。李巖隱姓埋名,改姓呂,取字洞賓,棲廬山仙人洞修道。後來,他的妻子去世了,就剩下他孤身一人,改號純陽子。呂洞賓浪跡江湖、飄忽不定,64歲時遇到了八仙之中的漢鍾離,習得了煉丹術,隱居終南山,終成正果,進入八仙的行列。陳摶,北宋亳州真源人,字圖南,號希夷先生,別號扶搖子,人稱老祖,是西嶽華山的隱士。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登基前,一次,從華山腳下經過,被陳摶用神風攝上東峰之巔\"搏臺\",與之下象棋,贏了宋太祖200兩銀子……趙做了皇帝以後,敬慕陳的賢能,曾三次下了詔書,請陳下山輔政,不願意做官的陳摶婉言謝絕了黃帝的好意,後在一處崖洞中隱居。呂陳二人,一唐一宋,相聚數百年,卻在虎丘山的這座亭子裡下起了象棋,叫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7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