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再小,也要學著承擔這6種責任,以後再培養就晚了!

責任心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獲得成功至關重要的品質。然而,很多父母比較注重孩子的身體和智力培育,卻忽略了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

當孩子犯錯時,總有一些家長說著:

孩子小時候犯的錯,責任都讓家長承擔了,長大後他就會突然能夠承擔責任了嗎?並不會,責任心要從小培養,長大後再培養,就晚了。

網上一位警察爸爸送給兒子的14歲生日蛋糕火了:

孩子再小,也要學著承擔這6種責任,以後再培養就晚了!

別人家孩子生日蛋糕上寫的都是“生日快樂”,這位爸爸給兒子的生日蛋糕上卻寫著“十四歲要負刑事責任了”。

這位孩子的父母都是警察,經常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進行普法教育,讓孩子有犯法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意識。

但是在我們身邊,卻很少有家長會去培養孩子要有承擔法律責任的意識,孩子犯了錯,家長做的往往是替孩子開脫,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認為犯錯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前段時間,12歲孩子殺母案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得不說,這是家長教育的失職,毀了一個家庭,也毀了一個孩子。

前幾年開始,我國在小學和初中都有了法制教育專題教材,讓孩子在學校可以接受到法治教育,在課堂上引導孩子樹立法治信仰。

但是家庭裡對孩子的法治教育更不能少,家長可以透過購買書籍,觀看法治節目等行為,讓孩子學習法律知識,教育孩子每個人違反了法律,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懂法才能守法,要讓孩子明白。法律是我們不可讓觸碰的底線。

孩子再小,也要學著承擔這6種責任,以後再培養就晚了!

孩子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得啟蒙是在家庭中培養起來的,要想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孩子,家長就要讓孩子從小開始承擔起他應該承擔的責任。

孩子也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家庭是大家的,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承擔起相對應的家庭義務。

有些家長會以報酬來鼓勵孩子做家務,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共建一個溫馨的家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孩子也不能排除在外。

作為家庭成員的一員,做一些家務勞動是孩子應盡的義務,承擔自己的義務是沒有理由索要報酬的,責任感的培養不能因年齡而忽視。

讓孩子承擔家庭責任是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特點,讓孩子在家庭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會作為家庭成員應該做到什麼,從而培養孩子的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孩子的家庭歸屬感與生活自信心。

周總理從小就會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國家興亡為己任,我們現在的孩子不要求他們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但是該有的社會責任感,還是要培養的。

如果孩子學習考試,只是為了做一個家長眼中的好孩子,那麼這樣的孩子很難成為一個有大作為的人。

列夫·托爾斯泰說:“一個人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由此可見,孩子的責任心是一個人受用一生的品質,得從小培養。

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的第一步,是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才能去幫助別人,為社會作貢獻。

德雷克斯說:“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因為我們幫孩子做的太多了,孩子自己要做的就太少了,這不是幫助,這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孩子再小,也要學著承擔這6種責任,以後再培養就晚了!

兩個孩子,A正在認認真真的寫作業,B坐在座位上玩了一會兒,實在沒意思,於是慫恿A:“不要學習了,我們出去玩吧,反正爸爸媽媽又不在。”

A一臉不解,“爸爸媽媽不在和我學習有什麼關係?大人們就該好好工作,小孩子就該好好學習,這樣才是對的。”

兩個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完全體現了他們的責任心。

A是把學習當成了自己的義務,所以不需要大人監督,他也會好好學習。

而B沒有這種責任感,他把學習當成了外人強加在他身上的事情,所以沒人監督,他就不會主動學習,這就是有責任感和沒責任感的差別。

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學習不是替家長學習,也不是替老師學習,學習是學生應盡的義務,作為學生,就有責任好好學習。

培養孩子的學習責任感,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家長起輔助作用,孩子才是主導,因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長的事情。

孩子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刷牙洗臉,自己洗頭洗澡,自己收拾書包和玩具,再大一點,就要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自己洗衣服。

生活是自己的,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照顧孩子一輩子,孩子長大了,自然要離開父母的保護傘,自己去生活。

在那之前,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離開了父母,自己也能獨立生活的很好。

生活的好不僅僅是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生活情趣,生活情趣沒什麼用,但是卻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富有趣味。

木心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有生活情趣的人,不論在何種境地,總能讓自己生活得很好,現在很多人說人間不值得,生活沒趣味,其實,無趣的不是生活,而是你對生活的態度。

生活情趣,就是用心地生活;生活情趣,更是一種獲取幸福的能力。

總是聽到家長抱怨孩子長不大,不體貼,可那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嗎?

其實,這些困惑完全可以避免。我們父母只要放手,從小就開始讓孩子獨自面對問題,承擔責任。

家長培養孩子的擔當,最重要的就是就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自己承擔後果,當孩子吵著不寫作業時,家長可以讓他選擇:

一是認真寫完作業,然後一起看動畫片。

二是不寫作業,晚上不可以看動畫片,並且第二天回到學校自己承擔老師的懲罰。

假如孩子確定選二,那麼家長就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即使孩子哭鬧,晚上也不可以看動畫片,並且到了學校自己接受老師的懲罰。

擔當,就是敢於為自己做的事情和選擇負責,切記:你們的約定一定要說到做到,不然就會失信於孩子,孩子就會繼續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不承擔責任。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範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

孩子,不僅享有受各種保護的權利,同樣也承擔著一些義務和責任,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展的催化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90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再小,也要學著承擔這6種責任,以後再培養就晚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