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關注了,你會發現原來更多故事在那裡哦~
我是小編小帥,開啟你的洪荒之力吧。不要說話,用眼睛去體會。
說起伏爾泰,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學者、以及作家,伏爾泰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他生於公曆紀元一六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逝於公曆紀元一七七八年五月三十日,享年八十三歲。
伏爾泰自幼出生在一箇中產富餘家庭,精通多國語言,他的代表作有《哲學通訊》《形而上學論》《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等,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當然,伏爾泰最被人們熟知的,就是他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甚至有不少人先是知道了這句話,進而才瞭解到伏爾泰這個人。
關於這句話,通常被人們理解為 “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不會允許任何強圌權剝奪你表述觀點的權利”,也正是這句話,成了現在西方人捍衛“言論自圌由”的一面盾牌,成了他們隨時隨地拿起來為自己的言論辯護的武器,別管我說了什麼,也別管我說的對與錯,總之這是我的權利,你無權剝奪。
然而,咱們先不說這句話本身的對與錯,單就這句話來說,它真的是伏爾泰本人說的嗎?如果是,那麼先來看看伏爾泰本人曾經做的一件事吧。
曾經,有個巴黎《文學年代》刊物的創始人,叫艾利·弗雷龍,怎麼說呢,這個人不但文字尖刻刻薄,還常常攻擊當時的文學家和哲學家,伏爾泰非常討厭他,對他的作為更是難以忍受,於是專門寫了一出諷刺劇來挖苦弗雷龍。
這部劇刻薄到前來觀劇的弗雷龍夫人當場被氣暈,後來,伏爾泰的一些朋友還動用他們在政圌府的關係,從多方面對弗雷龍進行攻擊,甚至一度將他投入到巴士底獄。
這還不算完,到最後,弗雷龍的老闆同時也是伏爾泰的朋友拉莫永·馬雷謝爾伯,不但解僱了弗雷龍,並且停刊了《文學年代》,在這裡,伏爾泰可並沒有“誓死捍衛”弗雷龍說話的權利,甚至動用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伏爾泰真說了“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此時是不是被自己狠狠地打臉了呢?
實際上,這句話最早出自英國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麗斯·霍爾出版於一九零六年的一本題為《伏爾泰之友》的書中,在這本書裡,引用了這句話,之後,霍爾又在她的另一本書《書信中的伏爾泰》中再次引用了這句話。
有意思的是,這句話後來在法國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對於此,霍爾很明確的表示,她只是綜述了伏爾泰的思想,而她的依據是“愛爾維修事件”。
曾經伏爾泰很不喜歡克洛德·阿德里安·愛爾維修寫的《論精神》一書,稱它為“一堆毫無條理的思想”,只是,當這位百科全書派哲學家的書出版以後,倍受教會和當局攻擊的時候,伏爾泰又為之進行辯護。
正是因為這件事,霍爾在評論這件事的時候,寫出了“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然而,她錯誤的將這句她自己的評語加上了引號,致使後人以為這是轉引自伏爾泰本人說過的話。
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隨後這句話被很多人引用,結果導致這句話越傳越廣,一直流傳至今,並且被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就是伏爾泰說的話,其實,在一九三九年五月九日霍爾寫的一封信中親自承認,是她誤將這句話放在引號內而導致讀者誤解的。
霍爾在這封信中寫道:“您在我的著作《書信中的伏爾泰》中讀到的這句話,‘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是我本人的話,我不應將它用引號引起來。我無意中犯下的錯誤誤導了您,使您以為這是伏爾泰的一句話。請接受我的道歉。”
而霍爾寫的這封信後來被收入在一九四三年出版的一本書中,說到這裡,結果已經很清楚了,伏爾泰根本就沒有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
然而,可笑的是,已經如此清楚不過的一件事,直到今天,依然被很多人視而不見,甚至誤導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