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又在我國邊界反覆地搞事情,使得中印關係陷入非常緊張的境地。印度這個國家,貌似非常不會做人,它幾乎跟它周圍所有的鄰居,關係都不好。在1975年,它甚至還明晃晃地吞併了主權國家錫金。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錫金被吞併之後,其國民居然從沒有鬧過獨立和抗爭。縱觀世界歷史,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如果被另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入侵吞併,肯定是會有激烈反抗的,我們中國的歷史自不必多說了,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俄羅斯吞併車臣,從最開始就遭遇了車臣民族激烈的反抗,到現在也沒消停。
而錫金自1975年被印度吞併後,其國家和民族卻從來沒有鬧過獨立,反而還過得悠哉遊哉,這是什麼情況呢?
錫金國是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一個“芝麻小國”,其面積只有7096平方公里,上海市的面積是6300平方公里,天津市的面積是11300平方公里,錫金這個國家,就比上海市大一點點,大家可以直觀感受一下。
而且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整個國家可以說是“掛”在山壁上的,因為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坡度非常陡,落差非常大,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張圖感受一下:
1975年,印度動用軍隊佔領錫金王宮,罷黜了錫金國王帕爾登,使得錫金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完成了吞併。而帕爾登則流亡美國,組建錫金流亡政府,宣稱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統治。1982年,帕爾登在美國紐約逝世。
雖然這是發生在現代國際社會的國與國之間的“吞併”行為,但這個事情並沒有在國際社會引起多大響動,2005年之後,我們國家也正式承認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而不是主權國家。
在這一刻,印度對錫金的吞併行為,可以說是圓滿完成了。
在更遠的歷史上,錫金曾是吐蕃的一部分,後來成為清朝的藩屬國。19世紀以前,錫金先後遭到過尼泊爾和不丹的侵略。1861年,英國殖民者迫使錫金簽訂了《庭姆隆條約》,使得錫金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
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想要接住之前英國在南亞次大陸的勢力範圍,便效仿英國向錫金派遣政務官,意圖吞併錫金。1950年,印度迫使錫金簽訂了《和平條約》,接管了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大權,使得後者正式淪為保護國。
到1975年徹底吞併錫金,這一切做得可謂是水到渠成。
那麼被印度吞併以後,錫金人過得怎麼樣呢?
1981年,錫金人口總數為31.5萬,到了2020年,增加到72萬人。根據2011年的資料,錫金邦的人口構成中,尼泊爾人佔75%,錫金族佔16%、雷布查族佔13%、還有少部分藏族等等。
其中,錫金族和雷布查族是錫金原住民,尼泊爾人是隨著英國入侵,以及後來印度吞併後的同化政策中,源源不斷進駐錫金的,現在已經成了錫金邦內人口最多的民族。
吞併錫金之後,印度就在錫金不遺餘力地推行同化政策,首先便是源源不斷地向那裡移民,將錫金本地人淡化成了少數民族。其次就是在錫金多處街頭設立甘地像,同時在教育上強制要求學習印度語言,學習印度風俗和歷史。
在持續多年的人口移民和文化殖民下,現在的錫金人已經沒有了錫金王國的概念,大部分人都認定自己就是印度人了。
另一方面,吞併錫金之後,印度政府採取收買政策,每年撥款支援錫金的建設發展,使得錫金人的收入不斷增長。現在錫金已經是印度人均收入排名前3的邦了,這比在錫金王國時代要好太多了。
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錫金從無到有,逐漸有了皮革、紡織、釀酒、造紙等輕工業,還建造了15座水電站,公路通車裡程1500公里,其中還有約500公里的柏油路。
錫金人的生活水平,相比以前也提升了不少,雖然依舊辛苦,但大多數人能夠吃飽飯了,還有學可以上,在這種山地國家,交通也比以前好多了。
轉念一想,如果錫金一直是獨立的,有一個印度這樣的惡鄰,一直處在苦苦的抗爭狀態,是很難有如今的提升的。
而且錫金很早就已經處在印度勢力的籠罩下,其國防、外交、經濟大權早在印度手裡了,印度對錫金的吞併,也是順手的事情。
在多年的同化政策下,錫金本地老百姓也沒人想著要獨立、要抗爭了,要是有人說抗爭獨立,估計錫金人會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這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嗎。
所以真的挺令人唏噓的,這就是小國寡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