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劉伯承曾把淮海戰場國軍的兵力部署形容為長蛇陣,東線徐海是蛇身,西線黃維是蛇尾,而宿縣則是這條蛇的“七寸”,攻下宿縣,就像一把飛刀斬斷了長蛇的脊樑骨。正因為宿縣的重要性,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配合華野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中野,把攻下宿縣定為了首要目標。
1948年11月12日,中原野戰軍3縱發起宿縣戰役,僅用4天,便成功解放宿縣,全殲守敵1萬餘人,擊斃25軍第148師副師長錢卓儼。而在這位國軍師長的遺體上,中野的戰士們發現了一本日記。日記中詳細記錄了淮海戰役前期一些鮮為人知的戰場細節,也反應出了國軍將領們內心中最真實的聲音:這是一場早已註定了結果的決戰。
國軍高層喝“兵血”,幾百人編製成一個師
“剿總原擬令本師開徐州守備飛機場,經查明本師全部士兵不足一個團,且武器不足編制數十分之二,僅有之二三百枝步槍,每枝只有子彈十五粒,如何打仗?高階指揮部如此糊塗,空有勝算。”
錢卓儼的148師配屬於黃百韜兵團,在豫東戰役時損失較大,淮海戰役前重新整編,雖為師級單位,卻只有幾百人,武器裝備也嚴重不足。而出現這樣的情況,正是因為當時國軍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吃空餉”。幾百人領幾千人的軍餉,但這些錢糧卻都被國軍高層拿去倒賣,中飽私囊。148師一個團的實力,卻承擔著一個師的作戰任務,也不怪錢卓儼大罵其指揮部糊塗。
不問兵事,醉心商海,上下軍官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長興煤礦經理劉子榮今日由滬來宜興,擬約去長興勘察,謀復礦事宜。”
除了倒買倒賣外,純粹的經商也是國軍中的一種“時尚”,錢卓儼本人也是醉心此道。淮海戰役已經箭在弦上,這位副師長卻還在兼顧自己的生意,和別人合夥開煤礦。包括當時的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在命令第9兵團由海州撤往徐州時,竟提前將這一絕密告訴自己在海州商店的經理。為此,9兵團司令李延年曾大罵“劉老總把自己的生意看得比部隊還重,不敗天理不容!”
遼瀋戰役大局已定,淮海戰場人心惶惶
“瀋陽戰況已惡化,軍政高階人員已撤離該地。今東北已盡失,不知既倒之狂瀾將何以挽救?”
“連日報載徐州迄蚌埠之線軍事緊張,邇來人心之浮動已至極惡化階段,傳謠和談空氣甚濃,蔣總統有病將出國云云。”
遼瀋戰役,國軍的失敗已成定局,東北的國軍將領紛紛出逃。而這種消極的情緒,也極大了影響了淮海戰場計程車氣。全面潰敗的頹勢,讓國軍將士皆人心惶惶,看不到翻盤的希望,都認為眼前的戰役也毫無勝算。各種和談和蔣介石出國避難的小道訊息更是在軍中瘋傳。與其說此時的國軍士兵在備戰,不如說已經在絕望地準備撤逃的後路。
百姓都在等待“新四軍”和“八路軍”
“其夢想幾天新四軍便到,彼當不納租矣。頑劣刁風,可恨可笑!”
雖然抗日戰爭早已結束,但當時中原、華東地區的老百姓,仍然習慣親切地稱呼解放軍為“新四軍”或者“八路軍”。而隨著解放軍的勢如破竹,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也知道解放軍“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紛紛開始抵抗地主,拒絕納糧,期盼解放軍早日打來。這是真正的民心所向,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拿小推車推出來的,正是如此。
經濟、外交的困局,四面楚歌
“翁內閣因經濟改革失敗,提出辭呈,王財長辭意更堅,中國今日之局面礙難支撐。”
“美總統競選揭曉,出冷門由民主黨杜魯門當選,有把握之共和黨候選人杜威卒告落選。”
在錢卓儼的日記中,還提到了行政院長翁文灝、財政部長王雲五皆因經濟改革失敗,財政情況瀕臨崩潰而自主請辭。而在美國總統選舉中,蔣介石支援的杜威也敗給了杜魯門,大量美元援助成了泡影。經濟和外交上四面楚歌的絕境,也讓國軍中高階將領士氣低落。
從錢卓儼的日記中不難看出,在淮海戰役前期,雖然在兵力上擁有絕對優勢,但國軍上下並沒有絲毫樂觀的情緒。相反,高層忙著撈金,軍官各有自己的小算盤,全軍上下更是人心惶惶。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役的勝負其實已經註定,因為沒有誰,可以逆著民心,逆著人心,去打贏一場決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