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靠譜說!
望子成龍一直是每個家庭的夙願,誰不願自己的孩子發展成我們嘴裡說的“別人家的孩子”,誰不希望他們每個都能勤勞上進,自信大方,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父母的驕傲。
可事與願違,一些家長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上進,整日懶散拖拉,幹什麼都提不起勁,幹什麼都一副自己不行不自信表現,這可真是愁壞了父母。不過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表現出如此的懶惰和不自信呢?真的是孩子性格的問題嗎?還是他們消極應對的背後有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孩子懶惰和不上進,不是天性,是後天教育的缺失
朋友文文家孩子上六年級了,馬上面臨小升初,正是關鍵的時候,文文每天都和孩子老師溝通,瞭解學習進度以及孩子的學習情況。可每次從老師那得到的反饋都是孩子在學校不上進,學習不刻苦,懶懶散散,得過且過這樣的問題。
文文氣壞了,恨不得把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孩子一頓暴打。可隨後老師的一番話點醒了她。老師說孩子平時學習成績不好,跟他的學習習慣有關係,上課容易開小差,寫作業更是邊寫邊玩,對成績沒有一點緊迫意識。
文文一想全明白了,原來是自己曾經給孩子建立的教育習慣起了反作用。孩子小的時候,文文心疼孩子作業多,學業重,經常幫著孩子一起完成作業,一些習題甚至都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
平時孩子學習的時候習慣開著音樂,文文認為音樂聲能舒緩心情,也就默許孩子這樣做。一年年教育模式的錯誤,導致了今天這樣的教育“悲劇”。在文文大包大攬和縱容的教育下,孩子對成績不緊迫,對學習不看重,或許就找到了根源。
父母的溺愛和教育方式的錯誤,給了他們懶惰和不上進的可能。習慣成自然,等到壞習慣養成,孩子也就變成了我們眼中那懶惰不追求上進的熊孩子。
孩子不自信,不是孩子不如人,是父母的壓迫教育所致
讓孩子乾點什麼,學點什麼,他們總說“我怕我幹不好”“我不如誰誰誰”,家長就說這個孩子沒自信,沒魄力。可試問一下,為什麼孩子能這麼輕易否定自己呢?他們應該比大人更瞭解自己吧,但把自己這樣關在各種機會的門外,選擇退縮,或許並不是怕自己自信心受到傷害,是害怕萬一自己去嘗試了,最後結果沒有達到父母的期許,反倒父母的嘲諷會更打擊自信。
與其失敗後被父母訓斥和打壓,不如直接從源頭就避免。長此以往他們習慣了什麼事都先否定自己,退縮放棄,最終成為父母眼裡不自信的孩子。
孩子絕非天性懶惰,不自信,他們定是在教育環境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我們眼裡的不自信和不上進,背後定有意想不到的問題所在。
如何帶領孩子改變陋習,強大內心呢?需要父母做到這幾點:
1.改變孩子的惰性
惰性會毀了一個人的一生,我們要隨時發現孩子身上的懶惰,加以糾正,不要給他們養成懶惰的壞習慣。要督促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在無效的事情上磨蹭浪費時間。父母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完成學業,獨自解決老師佈置的作業和任務,不依附他人,不在學習上給他們偷懶的可乘之機。只有學習和生活變得自律勤快,才能讓他們不再懶散。
2.激發孩子的自信感
多點鼓勵少點打擊。適當的鼓勵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內心都是脆弱敏感的,需要家長經常給一些肯定,雖然我們倡導嚴厲的教育,但嚴厲並不意味著打壓。
當孩子有了成績,有了進步,別吝嗇你的表揚;當孩子面臨競爭,父母更應該鼓勵他們大膽向前,別怕失敗;
當孩子遭遇挫折,也別忘了給他們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只要有勇氣去面對了,你就是最棒的。給他們動力,他們就有了更多的自信。
孩子不上進,不自信,我們不能一味埋怨孩子,要想想背後存在的原因。找準了問題所在,我們才能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對,一起調整教育方式,從根源上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避免學習和生活上的惰性和自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媽媽靠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