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校友,你有義務配合學校工作,回報學校……”畢業季來臨,許多畢業生還沒走出校園,就被要求“回報學校”,即在未就業的狀態下,簽署三方協議。據《北京青年報》7月28日報道,為了追求就業率,有輔導員為了“方便”學生,直接代其“網籤”;有商家幫學生實現“假就業”,提供付費“蓋章”服務……一條“山寨”三方協議的“假就業”鏈條,隨著就業季的到來浮出水面。
畢業生簽署三方協議,意味著找到了工作,三方協議的簽訂情況往往可以反映畢業生的就業率。然而現實卻變了味:不少高校輔導員或耳提面命或軟硬兼施,給未曾簽署三方協議的學生施壓,有些輔導員甚至主動幫助畢業生辦理“假入職”。而輔導員也有苦衷,其壓力往往來自於高校三方協議的簽訂率的硬性考察指標。層層傳導的指標,讓“假就業”成了畢業生們心照不宣的“常規操作”。
高校之所以千方百計偽造三方協議,是因為其關係到學校未來的資源配置與切身利益。一方面,就業率與學科專業“是否繼續存在”息息相關。按照教育部規定,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需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另一方面,畢業生的高就業率對高校的招生宣傳工作也有所助益。
當“山寨”三方協議成了高校的例行慣例,當社會各界談到就業率數字都會心一笑時,一個虛高的數字也就失去了其現實意義,最終傷害的,只有“被就業”卻“真失業”的畢業生。一位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透露,學校對外宣稱“90%的就業率”,實際上今年只有20%的畢業生找到了工作。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消失的“失業者”背後,很可能是消失的社會關懷和不被看見的就業需要。
近年來,關於就業率虛高的質疑一直存在,一邊是紙面上,普遍90%以上的就業率,另一邊是現實中,因考研失敗、找工作失利等各種原因未就業的龐大人群,這種現實與資料上的巨大割裂感,讓“假就業”成了教育部嚴厲打擊的物件。
教育部近年來連續打擊“紙上就業”,要求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誘導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教育部的四個“不準”擲地有聲,不可謂不嚴厲,但現實情況卻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監管之下,是高校“與時俱進”的作假手段,和日益壯大的灰色產業鏈。對此,相關部門的監管手段也應與時俱進,監管力度也應更加嚴厲。
2023屆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在現實環境下,就業形勢面臨一定的困難是可以理解的,就業率有所下跌也是正常現象。與其讓高校與學生配合“演戲”,維持虛假的繁榮,不如迴歸現實,使其反映真實的就業形勢。
只有具體就業資料精準可靠,高校才能據進一步最佳化專業設定,使其真正與社會需求相匹配;只有整體就業率數字經得起推敲,相關部門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支援。總之,就業率資料的水分,該擠了。(正觀評論員 楊晗)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