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得漢地,猶不能居;且兩主不相厄。
這是匈奴單于閼氏為劉邦解《白登之圍》說的話。那麼,冒頓放走劉邦,真的是其閼氏的功勞嗎?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一、難以施展的戰場局勢
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鐵騎,在西征途中曾遭遇一場慘敗:當時人數和戰力均佔優勢的蒙古騎兵,居然輸給了對方為數不多的軍隊。這對在歐亞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騎兵來講,著實少見。
鐵木真親自考察戰爭現場後得知,雙方交戰地點是一個狹長地帶,蒙古騎兵難以鋪展開陣型來施展戰術優勢。隨後,他們選擇了一個開闊的地帶與敵軍交戰,果然一戰告捷。
作為鐵木真的老祖先,冒頓也深諧此理。在白登山狹長的地帶裡,匈奴大軍無法展開騎兵優勢,貿然進攻,或許收穫的也只是一場慘勝。
二、劉邦無意間成了誘餌
(漢高祖)至平城,漢大軍亦至,胡騎遂解去。
這是司馬光《資治通鑑》中,《白登之圍》的記載。司馬光既沒說單于閼氏的遊說,也沒有誇陳平的“密計”。而是列舉了劉邦被困平城後,與劉邦拉開距離的32萬漢軍集結而來,為劉邦解了圍。
這也是匈奴與劉邦一直對峙,卻未進攻的另一主要原因。匈奴本已對劉邦全面包圍,但他們背後的32萬漢軍,卻讓冒頓後背發涼。
戰場局面瞬息萬變,劉邦的輕敵冒進,反倒將自己變成了誘餌。匈奴膽敢進攻劉邦,必然久攻不下。後面32萬漢軍如果及時趕到,反倒漢軍裡應外合,會把匈奴人包了餃子。
此時的匈奴,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那隻能好好圍著這個大誘餌劉邦吧。只是,這可能是史上最重量級的誘餌。
三、漢匈硬碰硬兩敗俱傷
匈奴40萬鐵騎VS漢軍40萬步車騎,能贏嗎?匈奴和實力不如自己的漢軍,來一場硬碰硬如何呢?
劉邦帶領的漢軍,雖然裝備差了點,但也是把項羽和各路諸侯給滅了,是真正的實戰派。軍中更兼有樊噲周勃等名將,不容小覷。
後擊韓信軍於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
作為匈奴的援軍,韓王信所率領的部隊,與周勃的32萬大軍交戰簡直是螳臂當車。
表面上看來是匈奴把劉邦包了餃子,其實是如坐針氈。如果漢軍32萬大軍來了,自己把別人的皇帝給圍了,豈不是得給自己拼命。即便慘剩,又能如何。
匈奴少了幾十萬人,人口少了一小半。漢朝少了幾十萬人,九牛一毛。
既然已經敲山震虎了。漢軍也派陳平來表示願意派公主和親並年年納貢,自家老婆還勸導,冒頓乾脆順水推舟,賣個人情給漢朝得了。
要說冒頓放走劉邦的真因,和單于閼氏真沒啥關係,只是冒頓從軍事上的考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