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史稍有些瞭解的人都聽過“匈奴”。作為古代最出名的遊牧民族之一,匈奴長期與中原王朝爭奪地盤,因此雙方爆發了大大小小無數場戰爭,影響了中華文明的程序。但很多人都有個疑惑:匈奴後來消失了嗎?為什麼很少看到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歷史舞臺上了?
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匈奴與中原王朝對峙歷史,都發生在秦漢時期。匈奴是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遊牧部族,據傳有夏朝王室後裔血脈,它融合月氏、樓蘭、烏孫及眾多小國後稱“戎”、“狄”、“胡”,世代住在大漠和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擅長騎射,主要以畜牧業為生。
先秦時期,匈奴就已經是中原君主眼中的頭號威脅部族。戰國名將李牧曾經大敗匈奴;秦始皇修建了長城抵禦“胡人”,又派大將蒙恬鎮守北方,公元前215年蒙恬將匈奴趕出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區;但每一次中原的分裂混亂都是遊牧民族的機會,因此匈奴常常捲土重來。
漢朝建立之初,匈奴強大,連漢高祖劉邦親征也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用計逃脫後採納了“和親”的建議,以家人子為公主,嫁給匈奴聯姻;漢文帝、漢景帝也採取休養生息辦法,與匈奴和親謀求和平防禦,但之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不滿匈奴長期騷擾,決心主動進攻一舉蕩平。
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作戰非常多,連將軍名字都有叫“破奴”的。匈奴國從西漢初年的冒頓單于時期、轉向老上、軍臣三單于時期,漢武帝即位後,匈奴的單于變成了伊稚斜,他在位時匈奴被國力強盛的漢朝連續打擊,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遠征河西漠北,使匈奴實力轉衰。
漢室延續了約400年時間,匈奴的身影始終沒有消失,伊稚斜死後匈奴單于更迭頻繁,甚至出現過“五單于並列”的情況,東漢初年匈奴分裂,一部分南下向漢朝稱臣,為南匈奴;一部分仍然在留在漠北,不時侵擾東漢邊境,稱北匈奴。東漢曾與南匈奴聯手,夾擊北匈奴。
東漢名將竇憲曾經大破匈奴,燕然勒功;東漢與匈奴多次交戰,匈奴北單于及部分匈奴人口西遷;南匈奴也多次爆發叛亂,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南匈奴也參與其中,蔡文姬曾經被擄去匈奴;公元202年,南匈奴臣服曹操,文姬歸漢,曹操將匈奴分成五個部分,單于王朝終結。
實際上自東漢末年開始,包括匈奴在內的其他少數民族紛紛湧入中原,各民族長期混居。曹操設定的派漢人監督管理匈奴制度並沒有延續很久,司馬家族取代曹氏建立西晉,西晉的“八王之亂”引發了後來的“五胡亂華”,西晉王朝也被匈奴族父子劉淵、劉聰掌握的漢趙滅亡。
羯人、鮮卑人與匈奴之間既混戰,也融合通婚,隨著匈奴在北方的衰落,鮮卑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融入羌人、月氏人的匈奴遭遇北魏鮮卑族的連環打擊,少部分融入宇文鮮卑部落;後來宇文氏建立北周,北周大臣楊堅又取而代之,結束南北朝分裂建立了大一統的隋朝。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時期,匈奴與其他民族不斷衝突又不斷相融,實際上已經漢化。也就是說,匈奴民族雖然消失在中國北方,但人口並沒有消失,他們如今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單一民族,而是和華夏族融合在了一起,成為無法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