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01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是一個有天賦孩子的毀滅!
不知道你們看到這個新聞標題會作何感想?——“女大學生33歲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父母:說她反被罵”。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這是央視《心理訪談》節目的一個片段,網路熱傳的雖然只是幾分鐘的影片擷取,但是根據這幾分鐘的母女衝突展現,我們就能看出很多資訊。
影片一開頭母女倆就在大吵,女兒說自己喜歡雕刻,母親就反駁說:喜歡那個有啥用?喜歡啥啥也幹不了。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女兒對著記者大喊大叫:她不讓我說,她明顯不讓我說。
母親就喊:讓你說讓你說,你一事無成,一事無成你!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女兒控訴父母過去如何貶低傷害她,父母抓住她33歲還不找工作不放,兩方根本不在一個道上,無法溝通,只能相互埋怨。
這個母親是中國家庭“不會好好說話”的典型,言語刻薄,句句傷人。比如,“你一事無成”、“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在央視記者的鏡頭前,女兒情緒非常激動,可見他們平時的溝通也是這樣大喊大叫的。女兒範成金對著鏡頭說出了自己憤怒呼喊的原因:平日裡積攢了太多憤怒和怨氣。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站在心理學角度分析,在溝通對話裡嗓門越大的人越可憐。那表示她的訴求沒有被重視,她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她為了引起對方的注意和重視,只能透過提高嗓門來達到目的。越是發怒,越是無力感沉重。
這個女孩是怎麼回事呢?有幸災樂禍的網友嘲諷她,說是小姐身子丫環命,生錯了家庭,父母沒有文化,奉行的是打擊批評教育。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範成金雖然生在普通家庭,但是個很有想法的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她喜歡科學、喜歡設計,她設計過運動鞋和一些服裝,自己覺得很漂亮。當她滿心歡喜地給媽媽說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拿著畫展示給媽媽看時,媽媽就會說:“有啥用呀,有用嗎?看書去!”因為這個,還把她打了一頓,打得直哭。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除了否定她的努力,連日常生活裡,範成金也總是被挑錯。她回憶小時候她做飯,自己不敢做主咋做飯,原因是在她做飯的時候,家裡的爸爸、媽媽、姐姐,誰都可以過來指責評判她,比如:你擱水咋擱這麼多?你這飯咋做的?只要是她自作主張做的,無論好壞都說她。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範成金說,從小到大,父母從來沒有鼓勵和誇獎過她,都在否定和打擊,時間久了,讓她感覺越來越壓抑。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後來她在讀大學期間,與同學勤工儉學一起去超市做銷售,結果顧客諮詢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緊張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手腳冰涼。
大學畢業後,她找了一份做期貨銷售的工作,發現症狀越來越嚴重。家人不支援她,她自己也發現了自己的社交恐懼,不被理解支援,還整天被家人指責,乾脆賭氣不找工作了,就在家裡啃老。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02批評教育如何毀掉一個人的自信和尊嚴?
這個女孩確實值得同情,一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被父母教育毀掉了。她說自己初中設計的運動鞋還有輪子,可以兩用,既當運動鞋還可以當溜冰鞋。多有想法的一個人!
漫畫家蔡志忠說,現在的孩子不會唱歌,不會畫畫,不會表達,其實是被指導壞了。
孩子一做什麼,你就趕緊去否定,這樣不對,這樣錯了,你該那樣。久而久之,孩子就只好退縮回來,收起自己的想法和潛能,告訴你“我確實不行”。因此,蔡志忠總結說,指導不是去糾錯,而是去表揚對。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可是,那些總是被父母批評指責的孩子,感覺父母不喜歡自己,感覺自己無能,感覺自己沒有價值,感覺自己一無是處。當自卑的人格形成後,這個孩子就徹底對世界繳械投降了,承認自己是個失敗者。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範成金被父母完全給否定掉了,可以說是被剪掉翅膀的鳥兒。她也想出去折騰,真出去才發現自己心慌膽怯,失去了面對人生的勇氣。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在教育學上,孩子身上很多缺點被大人一再強調,就變成了一個頑固性的錯誤。何況是面對一個挑剔的父母,即便沒有錯誤,也要被批評打擊?負面、消極的評價說多了,孩子就信以為真了。
威廉·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的地方。當範成金拿著自己花了一天時間做的創意給媽媽看的時候,她多麼喜歡媽媽能對她說一句“很好”“不錯”“媽好好看看”。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教育家陶行知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願望,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和表揚,可是父母一再否定,根源在哪裡?鄭淵潔說,爸爸媽媽總覺得是孩子不行,實際上說穿了,是爸爸媽媽自己不行。
03被批評長大的孩子,未來出路在哪裡?
範成金在家啃老十年,很多網友覺得,即便你感覺自己有社交障礙,也應該積極主動治療,而不是在家啃老,父母也不可能養你一輩子,啃老肯定是不對的。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範成金跟父母賭氣,不出去工作,她的問題在哪裡?她一直在等父母道歉,而父母一直等著她感恩。她覺得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的錯,只要你們反省認錯,我就能很快好起來,你們要先轉變對我的態度,這是你們的責任。
面對文化程度低又脾氣壞的父母,她一直抱有被理解的幻想,她一直在等父母道歉,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期待。父母是沒有能力反省的,因為他們的水平有限。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被父母傷害造成心理創傷嚴重的孩子,範成金絕對不是第一個。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約翰·佈雷蕭就是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很嚴重的倒黴孩子,為了逃避創傷帶來的痛苦,他十幾歲開始就在外面喝酒嫖妓,跟一群混混鬼混。從十五歲到三十歲,他酗酒、吸毒到了成癮的地步。
直到後來,他主動尋求治療方法,不僅治癒了自己,還創辦工作坊幫助了很多有童年心理創傷的人。他把自己的治癒經驗寫成了一本書叫《別永遠傷在童年:如何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
按照約翰·佈雷蕭的理論,每個童年不幸的成年人身體裡,都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在成長途中,某一年齡階段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個小孩就固執地卡在了那裡,拒絕成長。
範成金對著鏡頭和記者說話,一點都不結巴,甚至非常流暢自如。但是她身上明顯有著一種偏執,那就是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父母且等父母道歉認錯。
有網友留言說,她其實還上過其他節目,在節目中可謂是舌戰群雄,把所有發言嘉賓都駁得啞口無言。無論她如何雄赳赳氣昂昂地能言善辯,都改變不了人生荒廢的事實。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範成金其實很想改變自己,據說她買書自助,想要治好自己的社交障礙。每當狀態有所好轉,父母就又罵她指責她,一陣精神暴擊,把她打回了原形。
她真想要解脫,必須從自己的圍城裡突破,最好的辦法是離開父母,放棄對父母認錯道歉的期待,離開這個滿是負能量的家庭氛圍。
她自己沒有發現,她恨媽媽對她所做的一切,漸漸地她也變成了媽媽的惡俗模樣。這就是所謂的無意識模仿,也可以叫做家庭創傷代際傳遞。等範成金做了媽媽,她會不由自主學會很多母親的方式,因為家庭浸泡式的感染太恐怖了。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父母是無法選擇的。希望範成金能明白,過去的創傷已經造就,未來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不要再抱著那些傷害不放,早點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
有個非常老土的成功學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酗酒的父親有兩個雙胞胎兒子,20年後一個成為了成功人士,一個則窮困潦倒。記者分別採訪他們,為什麼能過上今天這種生活?他們的回答都一樣:“沒辦法,誰讓我攤上這樣一個父親呢?”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這個故事的寓意誰都明白,前者勇敢改變自己,後者沉溺於父親的錯誤,安心在這個錯誤裡當個甩鍋俠。
希望這個在家啃老十年的姑娘能明白,只有自己可以負得起自己的責任。好歹大學畢業了,出去找個體力工作也能養活自己,賺到錢後可以找專業人士幫忙,治癒創傷,開啟新的人生,跟父母在爛泥裡較勁,到頭來坑的還是自己。
借用網友一句話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71 字。

轉載請註明: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