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儒雅的小堅持作者原創,禁止抄襲。
“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隅,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寤言二·遷都建藩議》
《孫子兵法》第一篇“計”篇,講的是廟算,“五事七計”,雙方互相的實力對比,運用SWOT做一下風險評估,確定勝券在握了,就是第二篇“作戰”篇,開始進行戰前“預算”,估算一下這次戰爭需要多少花銷。是不是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這次戰爭。預算之後,經濟允許,那這戰爭就要開始打了,該如何打,應該從那裡下手呢?這就是《孫子兵法》第三篇“謀攻”篇主要要介紹的內容。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是孫子對攻做的排序。
伐謀:“謀”,意為計謀、注意,“伐謀”就是討伐、攻打他的計謀和注意,大家都是讀兵法的,都講究謀後而動,所以你伐掉他的謀,讓他的中區神經混亂了,注意定不下來了,這場戰爭自然也就不會發生了。
伐交: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割據,講究縱橫捭闔,蘇秦提出合縱,使六國聯合,抗強秦,張儀提出連橫,打亂六國合縱,使六國之間各生間隙,互相不在信任,也不在互相幫助,外交被破壞了,聯盟解體了,最後便是各個被擊破。
伐兵、攻城:“伐兵”就是最常規的戰爭了,雙方兵刃相見,這也是“伐謀”、“伐交”不得之後的選擇,“攻城”那就是更迫不得已的選擇了,準備當時戰爭需要的器械“櫓”、“轒轀”(fén wēn)就需要三個月之久,再準備“距堙”土建工程,又需要三個月,如果主將性子急,等不了這麼久,而讓步兵採用密集攻勢,像螞蟻一樣往上進攻,士兵都已經有三分之一被殺了,城還是沒有攻下來,這就是攻城的災難。
小學時學習《扁鵲見蔡桓公》的時候,老師講了個故事印象很深,當時的王問扁鵲:“你家兄弟三個,誰的醫道最高?”扁鵲答:“我大哥醫術最高。因為他能在病沒形成的時候就防,不讓病因成病,到頭來他的名氣也就限制在家裡。我二哥好一點,他能在人小病的時候就治療,不使其發展成大病,結果呢,他在我們那條街上有些名氣。我自己呢,沒我大哥、二哥看病的本領高,都是等到人成了大病時大用藥、用大藥,但是普通人不懂啊,他們都以為是我的本事大,所以我的名氣最大。唐朝名醫孫思邈在《黃帝內經》中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孫子兵法》主要思想就是,讓敵人計程車兵屈服不是靠戰爭,奪取敵人的城池也不是靠攻打,摧毀敵人的國家也不是靠久戰,這些我們常規的解決方法都不用,那要用什麼去爭呢?答案是要用“全”去爭天下。
在“計”篇裡孫子就提出過,為將者要具備仁,一種愛人憫物的品格,在戰爭的時候,不僅要考慮我方人、物的保全,還要考慮如何去保全敵方的人、物,保全了對方的物資,最後為我所用。優待敵人的俘虜,把敵軍的俘虜整合編入我方計程車兵之中,那麼我方的兵力就強大了;不去毀壞敵方的糧草,因糧於敵,別忘了“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這樣我們國家的實力就會被很好的儲存。
愛人憫物,盡最大可能去保全敵我雙方的資源,去整編他,把他的東西變成我的東西,從而充盈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強大,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而不是草菅人命,讓自己計程車兵一味的流血犧牲,最後卻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