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所謂“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的印度。
印度的戰略地位自不必說,掌握著整個東南亞,扼守著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此外,在大英帝國的經濟體系中,印度是其傾銷的市場,也是原材料的來源地,同時也是資本的投資地。
英國為了保衛所謂的印度的戰略安全,開始侵佔中國的領土,甚至妄圖吞併西藏。還要與俄國展開正面的交鋒。可以說英國人為了保衛印度,出力不少。
二戰後,全世界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高漲,但是印度並沒有規模的起義。雖然英國經過戰爭的打擊,不斷地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麼英國人為什麼要放棄英屬印度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英國自身肯定是不想放棄印度殖民地的,不過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英國是近代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更是遍佈世界各地,但英國人殖民與俄國是不同的,俄國是為了侵佔土地而擴張。而英國人是為了貿易,一切的行為是為貿易服務的。
英國統治英屬印度的方式也並非俄國那樣的直接統治,甚至把侵佔土地的原住民全都趕走或殺掉。印度人口非常多,英國人更不可能採取這種形式。
英國對於英屬印度的統治,其實也是經歷了不同時期,不同方式。
起初,英國在印度的擴張依靠的是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是最高的權力機構,不過1857年印度爆發了民族大起義,迫於壓力,英國撤銷了東印度公司,取而代之的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
英國政府接手後,又一次開始了以夷制夷的老手段,除了耍手段使得印度各種勢力整天打得你死我活外,英國人把自己那一整套管理模式帶進了印度,還開始著手招攬和教育了大批本地人。
客觀的說,英屬印度不再像東印度公司那樣,實行血腥的鎮壓和殘酷的剝奪,而是更‘民主’更‘文明’一些。
但隨著印度的發展,印度的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印度資產階級,其精英階層最後影響了印度的未來。
除了甘地領導的“不合作運動”,其實印度境內的起義並不在少數,這些都讓英國人意識到印度的鬆動。
對於英國本身來說,在二戰後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英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急速衰落。雖然兩次都是戰勝國,但只能說是慘勝。戰後國內更是一片狼藉,亟待重建。
這個時候,以溫和著稱的工黨領袖艾德禮接替了強硬派首相丘吉爾,艾德禮對維持海外殖民統治不感興趣,他的執政方針是穩定英國國內經濟,改善英國民眾的生活狀況。
二戰後冷戰開始了,對於英國來說,蘇聯的壓力非常大,美國雖然在很多問題上與英國站在同一陣線,但對於英國的殖民地,美國是有異議的。
美國也希望擴大在國際上以及地區的影響力。所以在第二次中東戰爭期間,美國並不支援英法對於埃及所採取的軍事政策,竟然和蘇聯一起逼著英國撤出了埃及。
對於英國來說,繼續維護殖民地的統治,是吃力不討好的。 畢竟當務之急對於英國來說,為了自己維護自己的大國地位,首先還是要從國內抓起。
所以面對如此情況,英國做出了放棄英屬印度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