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薩爾滸之戰,很多人都說這是決定明清兩個集團命運的大決戰。大明帝國之所以會敗,是楊鎬指揮無方,否則歷史就會改寫。
在我看來,想全面剖析薩爾滸之戰,從軍事上是很難得出正確答案的。
大明帝國之所以會失敗,並不是楊鎬分兵四路的緣故,而是楊鎬所能調動的資源太少。
在薩爾滸之戰時,最高指揮官楊鎬所能統帥的軍隊並不是外界所傳揚的四十七萬,而只有十萬左右。
我們認為,明軍的總數在十萬以下,七八萬以上。——孫文良、李治亭·《明清戰爭史略》
派經略楊鎬統帥12萬大軍,號稱47萬。——閻崇年·《袁崇煥傳》
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明廷抽調了大批精兵,並責令朝鮮和海西女真葉赫部出兵助戰,兵員總額達十一萬多人,在遼東經略楊鎬的統率下四路出師,期以“旬日畢事”,一舉蕩平。——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
上述三位學者,對薩爾滸之戰的明軍數量進行了估計,最高為十二萬,最少為七八萬。
對此,我們再對比一下寧錦大捷。
明關內外共十二萬兵馬,加上援兵三萬餘,已超過十五萬,尚有數省兵員待命,隨時調往前線。關外兵八萬,加上滿桂的援兵萬餘人,達到九萬人左右,這在兵力上已超過後金。——孫文良、李治亭·《明清戰爭史略》
明有關內兵4萬,關外兵8萬,四上援兵3萬,共有官兵15萬。還有數省兵員待命,隨時調往關門外。——閻崇年·《袁崇煥傳》
寧錦大捷時的明軍數量遠多於薩爾滸之戰的明軍數量,可就算如此,袁崇煥也不敢率領主力與皇太極決戰。
這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大明帝國末期,明軍早已喪失了野戰能力。對於薩爾滸之戰的楊鎬而言,集中兵力真能戰勝後金嗎?幾乎不可能。
如果只是軍隊之間的交鋒,明軍或許還有機會創造奇蹟,可對於楊鎬而言,他這個最高指揮官所需要顧慮的,絕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
這十萬左右的軍隊,是大明帝國臨時為他拼湊的,而且一再強令楊鎬,趕快出城幹掉後金。再加上中央政府為楊鎬準備的糧草極其有限,如果楊鎬率領這十萬大軍光吃飯不打仗,恐怕誰都受不了。
朝議只恐師久餉匱,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皆不顧邊防實際,每天發紅旗催戰。方從哲寫信促楊鎬急發兵,楊鎬惶懼計無所出。——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補遺》
在袁崇煥時代,大家都明白了一個事實:絕不能跟後金玩野戰,只有躲在城裡防守相對安全,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城牆大炮戰術”。可在楊鎬的年代,如果他敢宣傳這種“城牆大炮戰術”,肯定會被人唾罵。
事實上,正是經過裡薩爾滸之戰的慘敗,大明帝國才開始正視己方與後金在單兵素質上的差距。而這種單兵素質上的差距,並不是薩爾滸之戰造成的,只是由薩爾滸之戰揭露而已。
從一個“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根本就不該逼著楊鎬出城找後金決戰。所以,薩爾滸之戰的慘敗,責任並不全在楊鎬身上。
楊鎬知不知道自己的部隊是什麼德性?知道。但又能怎麼樣呢?中央政府一個勁兒地催促楊鎬出戰,萬般無奈之下,楊鎬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戰場了。
看看後世的熊庭弼、孫承宗和袁崇煥,他們所能調動的資源遠多於楊鎬,但他們在面對後金軍事主力的時候,也只能被動防守而已。
雖說在薩爾滸之戰的時候,楊鎬的指揮存在失誤,但這絕不是明軍失利的主要原因。但也只有把戰爭失敗歸於楊鎬的無能和指揮錯誤,才能把帝國政府的軍事、經濟和政治責任推卸掉。彷彿在說:這場戰爭的失敗,只因前線總指揮無能所造成。實際上,這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罷了。
楊鎬當時的處境,實際上比熊庭弼、孫承宗和袁崇煥差得多。
熊庭弼之時,大明中央政府面對遼東戰局已經相對冷靜,熊庭弼自然有機會討價還價:要多少兵要多少糧,大明中央政府都要必須滿足,否則出了任何問題我不承擔責任。
袁崇煥之時,大明中央政府面對遼東戰局早已洞悉分明,最高指揮官不敢出戰?那就不出戰吧,那個“城牆大炮戰術”挺好的。
後世讀者總喜歡死摳薩爾滸之戰的細節,似乎是這些細節決定了薩爾滸之戰的成敗。
在我看來:即使沒有楊鎬所犯的錯誤,明軍逃過全軍覆沒的機率也非常小。對此,我們可以類比一下。
熊庭弼擁兵十多萬,所擁有的後勤力量和馬匹都遠遠超過了楊鎬。但熊廷弼從來都不敢和後金開戰。反而一再強調:沒有十八萬軍隊和九萬匹戰馬,就沒法與後金開戰。但當時的大明中央政府沒法滿足他這種要求,於是熊廷弼選擇了撂挑子。
孫承宗擁兵十多萬,一年內從大明中央政府領了五百多萬兩白銀的軍費,又在寧錦修了四年的土木工程。可就算如此,孫承宗也沒敢與後金主力進行決戰。
楊鎬所面臨的局面是:帶著臨時拼湊的十萬大軍,以及臨時加派的二百萬兩白銀,就被逼著主動進攻努爾哈赤,這不是送死是什麼?在這種背景下,楊鎬就算不犯錯,難道明軍就能有好結果?
天啟七年時,滿清軍事主力去攻打朝鮮,出於唇亡齒寒和避實擊虛的考慮,魏忠賢命令袁崇煥趁機偷襲後金的老巢。但袁崇煥卻編造理由說,後金一共有二十萬軍隊,十萬去攻打朝鮮,還有十萬留守老巢,我們哪有機會避實擊虛呢?
袁崇煥奏言:“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何所見而妄揣夷穴之虛乎?我縱傾伍搗之,無論懸軍不能深入,縱深入奚損於逸待之夷?”——《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最後迫於各方壓力,袁崇煥派出一支九千人的軍隊去前線轉了一圈,但就是不願意用主力和後金硬碰硬。
會朝鮮及毛文龍同告急,朝命崇煥發兵援,崇煥以水師援文龍,又遣左輔、趙率教、硃梅等九將將精卒九千先後逼三岔河,為牽制之勢,而朝鮮已為大清所服,諸將乃還。——《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一個月後,後金率軍攻打寧錦,袁崇煥還是堅持己見,就是守在城裡不出戰。
我無意因此苛責袁崇煥,我只是想說,在明末那個特殊年代,統率十萬大軍就敢找後金決戰,那是任何軍事將領都不敢坐的事。
後來的洪承疇也沒有這種膽量,但他的命運和楊鎬一樣,最後被逼得只能趕鴨子上架。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洪承疇全軍覆沒。
從熊庭弼、孫承宗和袁崇煥的表現來看,我們應該對楊鎬豎起大拇指:您這行為夠英勇的!但對於大明中央政府,我有一句話要說:你們給楊鎬的資源如此有限,最後卻把罪責推給他一個人,這樣做公平嗎?
楊鎬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大軍統帥,他只是一個官僚。這種人擅長玩潛規則,也很會搞平衡,但他缺乏大軍統帥的那股狠勁。
如果楊鎬是熊庭弼,他肯定會說:政府給我的兵太少,單兵素質也太差,後勤保障更是慘不忍睹。你們要是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這仗我沒法打!
但楊鎬不敢說這樣的話,更不敢做這樣的事,於是明軍出擊了,於是明軍潰敗了。
一場徹頭徹尾的慘敗,終於讓大明帝國認清了現狀,但敗了就是敗了,誰也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