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學專業詳解
日本醫學專業的特點
日本醫學專業學制六年,實行的是基於“醫學教育模組核心課程”的教育模式。本科一年級至四年級,學生將學習人體器官構造與機能、醫學、醫療與社會、診療基礎知識等專業基礎科目,並在臨床實習之前參加全國統一的測試,考試合格後,學生升讀五年級六年級,大學最後兩年的課程安排一般會進入臨床實習階段。 在大學的附屬醫院,學生將在各個科室輪崗,參與診療小組,進行一些實際的診療工作,積累實地經驗,並在畢業時參加國家醫生資格測試,以取得在日本國內的行醫資格。由於該行醫資格只在日本國內通用,因而如果想要回中國當醫生的話,還需要取得國際醫生資格證書,所以與行醫資格相關的資訊務必要事先準確地確認好。 另外,有三分之二的大學實行的是核心課程模式,剩下的三分之一實施則是具有各校特色的課程模式。例如鑑於本地區醫生資源不足的情況,有的大學側重於地方醫療學科與地方醫療實習,也有的大學鑑於研究型醫生人數不足,從二、三年級開始就將學生分配到研究室。一定要事先查清所申請的大學的具體教育內容。
選擇醫學專業的注意事項
在日本學習醫學專業,並非選擇特定的專攻領域進行研究,必須掌握全部的醫學領域科目,醫學專業的課程多采用小範圍討論的頭腦風暴式(PBL)教育形式。雖然一定程度上醫學專業的教育內容是統一的,但是在PBL的實行方式、臨床試驗是否採用學生參與診療的模式等方面,每個大學各有其特色,須事先確認。另外注意的是,國立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的醫學專業的學費差別很大,而且即使同樣是私立大學,學校不同,學費差異也很明顯,因而必須透過閱讀大學介紹加以確認。
去日本學醫畢業後的就職
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大致分為臨床醫生、基礎醫學研究人員。畢業後如果透過國家醫生資格測試,就能取得行醫資格證書,有義務在大學附屬醫院等處作為研究醫生進行兩年以上的臨床實習。研修結束後,很多人走上醫療最前線,也有人在大學院等處進行基礎醫學的研究。還有不少學生從事環境醫學相關的研究活躍在社會醫學領域。 不過,因為需要向患者說明病症情況,醫療工作對日語能力要求很高,這點要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