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入關前後,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口的體量,就算全民皆兵,能戰之兵也不過十幾萬,而當時關內的人口就達到了近兩億(根據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和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的資料),以幾十萬人口一統天下,這樣的事絕無僅有,但入關後的清朝做到了,自然也常常帶來疑惑——怎麼做到的?
原因自然有很多,比如離不開前明官員、軍隊的幫助,離不開多爾袞等滿洲貴族在政治上的精明。但拋開政治等因素,從努爾哈赤時代起。後金軍到清軍保持的一貫強勢,也是一大原因。
雖說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但軍事也是政治強勢的基礎。沒有軍事實力的保證,政治也是談不上的,並且這與經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絡。蒙古、金、後金,乃至匈奴肆虐歐洲,蠻族入侵羅馬,都是落後征服先進的例子。
本文從軍事角度入手,分析清軍為何如此強勢的原因。
裝備是軍隊戰鬥力的基礎,在明清交替之際,清軍實際上是一支冷熱兵器混用的軍隊。
早在皇太極時代,清朝就吸收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明朝叛將帶來的技術和人員,擁有了自造紅衣大炮的能力,後金也組建起了自己的重炮部隊——烏真超哈,佟養性擔任烏真超哈固山額真,也就是漢軍都統。
在入關前,清軍已擁有紅衣大炮不下百門,這些火炮,在之後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比如決定大順和清朝的國運之戰——潼關之戰裡。多鐸早就抵達潼關城下,卻固守不戰,始終沒有進攻,正是等待紅衣大炮運到。炮火之下,堅城也無法抵擋,大順軍最終失敗,棄守潼關,就此再也無力反擊。
伴隨著清朝的統一戰爭,紅衣大炮都是戰略武器級別。
除了大炮,再看看火槍。
火槍上,從後金到清初,確實與明朝有差距,但清朝同樣在不斷進步。
在努爾哈赤時代,後金軍火槍還比較匱乏,努爾哈赤首先在精銳的巴牙喇裡提高了火槍的數量,每100人的巴牙喇,配備了43支火槍。
到了皇太極征服朝鮮後,八旗軍又擁有了朝鮮火銃手助陣。
“朝鮮之兵,雖無馬上之能,然不違法度,長於步戰鳥槍,以攻取城池大為有用”。
實際上,從後金到清朝前中期,裝備始終在進步。入關後,火槍逐漸與弓矢、火炮一起成為清軍裝備裡的三大武器,鳥銃也成為了清軍的常用火器。到康熙年間,清軍已經在漢八旗軍裡建立了成建制的火槍部隊,稱為火器營。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裡就說:
我朝武備整齊,弓矢槍炮最為軍營利器,法制精良,百世不易。
並且,清軍把火槍進一步更新換代。逐漸淘汰了在明軍裡最多的三眼銃等火門槍,換裝了鳥銃這樣的火繩槍。
在武器上,入關後的清軍已經不弱於任何一個對手。
如果說八旗軍是一支意志堅定,紀律嚴明的軍隊,許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但在戰場上的表現確實如此。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體現。
在戰場上,八旗軍進退有度,排程有方,各部分有明確的職責和任務。比如八旗兵的主力重甲步兵擔任的是前鋒,“當兵刃相接之際,披重鎧執利刃者,令為前鋒。”輕甲的射手則隱蔽在後,“披短甲善射者,自後衝擊”。八旗的精銳巴牙喇則擔當的是戰場督戰隊和預備隊的任務,“精兵(巴牙喇)立於別地觀望,勿令下馬,勢有不及處,即接應之”。
八旗軍在行軍中的表現是“若地廣,則八固山並列,隊伍整齊,中有節次。地狹,則八固山合一路而行,節次不亂。軍士禁喧譁,行伍禁紛雜”。
軍紀更體現在八旗軍的速度上。
“兵貴神速”,入關後,清軍取得的重大戰果,無一不體現其速度優勢。
在山海關擊敗大順軍後,多爾袞隨即派出八旗軍和關寧軍,銜尾追擊,緊追不捨,在慶都、真定又連續擊敗大順軍,幾個月內,就把佔據北方大片土地的大順趕回了陝西。
速度優勢,是能發動突襲戰的前提,清軍利用速度優勢發動的幾次突襲,奠定了天下局勢。
九江之役,就是一場經典的奇襲戰,大順軍被阿濟格攆得損兵折將,人困馬乏。跑到九江,以為終於暫時擺脫了阿濟格,可以暫作休整。清軍卻不會給李自成這個機會,當晚阿濟格就帶兵殺到。大順軍毫無準備,迅速崩潰,連李自成的御營都被擊破,大順軍頭號悍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還有李自成眾多眷屬都被抓獲,直接導致李自成很快在九宮山身亡。
擊敗張獻忠大西軍的決定性一戰——鳳凰山戰役,更是奇襲的代表性作品。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率領清軍前鋒,人不卸甲馬不解鞍,“銜枚疾驅,一晝夜行三百里”,沒有同清軍交過手,根本無法理解這種速度。
1646年的平定廣東之戰,是體現清軍速度優勢的巔峰戰役。在李成棟和佟養甲指揮下,僅僅憑藉萬人左右的兵力,利用紹武帝和永曆帝在三水互相交戰,廣東兵力空虛的機會,閃電般直取廣州,滅亡邵武政權,兩個多月就平定了廣東。
這是一場經典的閃電戰,雖然李成棟部下大部分是漢軍,但被納入清軍軍事體系後,在八旗官員佟養甲等節制下,一樣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提到清軍的強勢,不得不提到八旗的領導層。
歷史上,北方民族進入中原爭霸的事情並不少,從南北朝、五胡十六國到契丹、女真、蒙古,許多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當起了皇帝。
不過他們的共同點是,出道即巔峰,也就是開國君主那一代人最強,以後逐代遞減,並且多數是斷崖式下跌,同時,往往由於內亂導致戰鬥力大減,再也無力進取甚至自相殘殺自取滅亡,這幾乎成了一條規律。
到了清朝,這條規律失效了。
努爾哈赤強,他的兒子們也都很強,這也就算了,可是,連孫子輩也都這麼強,這並不多見。
尼堪、嶽託、鰲拜、勒克德渾、博洛、嶽樂、費揚古,清軍第三代將領夠資格領兵成為統帥的,一隻手就數不過來,更別說那些能征善戰又爵位稍低的。
要知道,從努爾哈赤25歲起兵到順治七年(1650年)八旗第三代將領勒克德渾攻克廣西,已經過去了整整67年。
還有一條,八旗沒發生內亂。
歷代北方民族建立的帝國,遼、金、元都曾經內亂不止。
清朝也有過內亂的苗頭,也是開國雄主死後,兒子們為爭位而爭鬥,但卻並沒有發展到刀兵相見的地步,為了共同的利益,內亂之火被扼殺在搖籃裡。
這可能是清朝最危險的一個階段,如果內亂真的發生了,那它很可能像遼、金等一樣,沒有足夠的精力再用於完成統一。
代代出名將,又沒有內亂危險,在統帥層面保證了軍隊的穩定和戰力。
大順軍脫胎自農民軍,雖然李自成稱帝,也並沒有擺脫農民軍的本質。他們並沒有明確的施政綱領,也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反應到軍事上,就是瞎打,打到哪算哪。打得過就打一打,打不過就退一退,在本質上脫離不了流動作戰的習慣。
農民軍的特性又決定了大順軍不注重武器的發展,多使用繳獲的明軍火器,沒有專門的火器部隊,更沒有相關的技術人才,被清軍的火器轟得七零八落,一路潰敗。
南明各個政權也是如此,在裝備上,他們當時或許並不弱於清軍,但在軍紀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八旗軍入關之初,只有十來萬兵力,而明朝這時在全國還有高達百萬的兵力。
但是這些兵,大部分是已淪為軍閥的各地總兵們擴充勢力而招募,既無戰鬥力,更沒有軍紀可言,與一群土匪也差不了多少。
有人會說南明的內鬥。
內鬥是事實,但在具體作戰中,許多南明將領面對清軍,手下的兵力並不少,同樣一觸即潰,要麼逃跑要麼投降。
比如左良玉之子左夢庚投降時,手裡還有二十多萬軍隊。多鐸東下時,江北四鎮剩餘的兵力加起來也還有20多萬之多,卻沒有一點點戰鬥力。
而投降的這些明軍,經過清朝的沙汰和整編,成了綠營軍隊,卻又表現出了不輸於八旗軍的戰鬥力,這同樣是軍紀導致的戰鬥力差距。
再從將領層面來看,八旗將帥多是宗室子弟,為清朝打仗就是自己的家事,個個拼盡全力。而不管是大順還是南明各個政權,宗室裡就沒有出現過強有力的軍事人物,把清朝入關後所有對手加起來,稱得上名將的也沒有幾個,在將領統帥力方面,被清朝完全壓制。
有了以上條件,從後金到清朝,出道即巔峰,並且長時間沒有滑落,從上到下,清朝的軍事力量在當時都是碾壓各個對手,並且在戰略上即使有失誤,也能及時調整。
正視歷史才能進步,可能有人不願意承認,但從戰鬥力上來看,明清交替之際的清軍,成為了這時期中原大地的最強軍隊,或者說是東亞大陸的最強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