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自稱達到保研標準的大四學生髮帖稱“無法相信北大會有這麼差的師資”。其列出的一名北大數學學院博導碩士畢業於地方院校,這名學生據此稱“招的老師水平不如深圳中學”、“希望北大能整頓下師資”等。
這也讓圍繞著“第一學歷”的激辯在輿論場上延宕。
新華日報評論理論部公號10月11日發文稱,“第一學歷”光鮮,就一定優秀嗎?未必。高考分數只能代表學生在高考選拔中的水平,經過三年或四年的學習,他們的能力發展得怎麼樣,不完全取決於學校的牌子,而是一個動態的結果。事實上,“第一學歷”崇拜的罪魁禍首,就是一些用人單位,在人力資源供大於需的“買方市場”,人為設定門檻、抬高選人標尺,導致“第一學歷”論甚囂塵上。這實際上是一種學歷上的“出身論”“血統論”。
文章稱,看看活躍在各個領域的社會精英、能人才俊,並非所有人都有耀眼的“第一學歷”。我們景仰的錢穆、陳寅恪等一代大師,都是沒什麼學歷而自學成才的範例。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樹忠畢業於浙江煤炭工業學校;生態學專家方精雲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王恩多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國內近千名青年企業家中,只有10%畢業於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80%均畢業於國內普通的大中專本科院校;其餘10%的青年企業家,學歷從小學到高中不等。但很多學歷低而能力強的學生,就在用人單位的“有色眼鏡”之下,失去了“敲門磚”和“入場券”,被扼殺了人生的諸多可能性。
“當然,用人單位甚至社會對於‘第一學歷’的迷信,也並非毫無來由。”這篇文章也提到,這種歧視和偏見,實際是一種社會心態。隨著大學擴招,一些高校的辦學質量屢屢被人質疑,特別是一些非全日制教育中的種種亂象,也給人留下了“注水”“混文憑”的印象;而研究生、博士生的大幅擴招,也讓碩士學歷缺少了以往的光環。因此,打破“唯學歷論”的社會觀念,非全日制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歷的含金量和說服力。同時,還要千方百計擴寬就業渠道,讓更多出身普通的學生有機會脫穎而出、嶄露頭角,用實際效果打破“第一學歷”的迷思。
紅網評論文章則提到,被“質疑”的教授叫胡俊,從北大數學學院官網來看,顯示其碩士畢業於湘潭大學數學系,博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從胡俊教授碩士畢業院校來看,湘潭大學確實並非211、更非985,然而該同學僅憑這一點,便能斷言胡俊教授的水平不行嗎?
據公開資訊,胡教授發表相關領域的論文50餘篇,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中國計算數學屆最高獎項馮康科學計算獎得主,還是獲得德國洪堡研究獎學金的洪堡學者,現任三個國際期刊的編委和北京計算數學學會秘書長。一個同時擁有傑青、洪堡學者和馮康計算獎這3大名頭的學者,足以敲開全國所有大學的大門並被奉為座上賓。
文章稱,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名校出來的未必都是人才,普通院校出來的未必不是人才。況且不看學校等級,僅從學術水準來看,湘潭大學的數學系實力不弱,甚至要強於絕大多數的985名校,僅從學校名氣來否定這位教授顯然沒有任何道理。
在文章作者看來,當前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深受“學歷出身論”的荼毒,以為唯有出身名校才有學問。但作為當代大學生,該同學是否知道,在選擇導師時,多方位地瞭解導師,有什麼研究成果,從事領域與自己的研究興趣是否契合,這比一味關注老師的本科出身重要的多。
教育部曾回應:
沒有“第一學歷”這個概念
此前,教育部針對網友提問“請問專升本(非成人高招專升本)畢業後的第一學歷是專科還是本科?”進行答覆稱:
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檔案中沒有使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歷”通常指的是個人獲得的最高或最後的學歷。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教育部首次回應“第一學歷”問題。早在7年前,教育部就曾對“第一學歷”的問題做過回應。
2014年8月,教育部在答覆“我高中畢業後參軍,在部隊考上中專軍校成為幹部,請問我的第一學歷是高中還是中專”的提問中回覆: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歷”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後的學歷,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如果一定要強調“第一學歷”,小學、中學也是學歷。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