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需求旺盛 校外培訓“去火”也難

對話人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程平源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法治日報》記者           趙 麗

評價模式標準過於單一

追求分數爭相參加培訓

記者: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今後要加大力度整頓校外培訓機構。雖然不能說所有的培訓機構都有問題,但是從整體而言,校外培訓機構的弊端已經顯現,越來越成為教育發展的障礙。

程平源:中國的教育受制於教育產業化、教育市場化、教育資本化,而教育資源又受制於國家,國家掌握著評價體系,兩者之間就產生了深刻的機制。

儲朝暉:現有學校資源的不均衡導致很多家長心態失衡,在不能進入更好的學校之前,只能透過報名參加課外輔導班來縮小孩子的考分差距。可見,學校之間的差距是培訓火爆的外部條件,學生評價體系單一則是培訓火爆的內部根本性原因。簡而言之,教育的評價權力過度集中,評價模式和標準過於單一,對學生評價體系過於單一,導致家長片面追求分數,爭相送孩子去培訓機構提高成績。

記者:在現有的教育評價體系裡,學生在考試中考取更高的分數方能獲得更高評價,而實現考高分的途徑除了就讀學校的正常學習,就是參加校外培訓。在近年來的大力整頓下,校外培訓機構是否有了良性發展?

儲朝暉:整頓有一些成效,但並未解決根本問題。培訓機構仍然大量存在,學生和家長的需求仍然存在。

程平源:還是存在大量問題的。校外培訓機構是一個為了提高學生分數的代工廠,對學校的教學工作也是一種干擾,破壞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從家長角度來看,校外培訓給家長帶來了無窮的負擔,經濟負擔、時間成本等。對學生來說,學生會感到辛苦吃力,對學生的精力、智力、身體等各個方面都是一種壓榨,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化發展過程有著破壞性影響。同時,孩子受到家長的壓迫,會造成家庭衝突,導致家庭悲劇,破壞家庭教育等。

談到良性發展,可以從幾個層次來講。第一個層次,整治主體是誰?發現問題,整治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如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整治主體的問題?

第二個層次,整治手段。教育自身有規律,用行政手段干預教育是否可行。

記者:在分數比拼激烈的情況下,正常的學校教學無論從數量還是從效率上都難以滿足學生與家長提高分數的需求,於是造成越來越多的人倚重校外培訓,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沉重的超綱教、超前學、應試搶跑等亂象就自然產生了。同時,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加緊推進,但超期收費、虛假宣傳、卷錢跑路等問題仍時有發生。

程平源:超期收費、虛假宣傳、卷錢跑路等問題不是教育問題。校外培訓機構目的是盈利,只要是為了盈利,自然要遵從市場運作規律,更多的是公司行為,是一種經濟規律。

那麼,學校教育和培訓教育機構是否可以和平共處?是可以的。以美國為例,正常的現代教育,學校可以完成國家的教育目標,教育資源足夠充足,學校提供資源,個人透過努力就可以實現自身價值,去上更好的學校。

儲朝暉: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包括校外培訓機構目標單一、手段簡單,沒有從人的發展、家庭的承受能力以及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事實上他們做的工作很簡單,沿用教學大綱進行簡單複製,目的就是提高考試分數,不利於社會創新發展。

要想解決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應從根本上改變教育評價體系,改進教育管理,改善教育內容。學校的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對學生的發展更好,校外培訓機構就不會“野蠻生長”。從教育內部解決問題一直是緩慢的,使得校外培訓行業長盛不衰,但具體到某一個校外培訓機構來說是速生速滅的。因為市場需求存在,所以校外培訓機構給自己的定位也是短期功利的,他們的期望就是能抓一把是一把。

深入改革教育評價體系

遵從教育規律選拔人才

記者: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構建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總體制度框架。兩年來,教育部推動培訓機構逐一依標整改,構建長效監管機制,推行黑白名單制度,並開展了線上培訓機構備案審查。兩年過去了,長效監管機制是否建立?黑白名單制度的作用幾何?

程平源:這個需要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就是誰來監管的問題。只要監管是自上而下的監管,都是有很多漏洞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是行不通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如果是自下而上的監管,比如家長監管、全社會監管、新聞監管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監管,那整個生態就會越來越好。黑白名單制度可能會起到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但是長期來看仍然會產生許多衍生問題,實際作用一般。因此,治理模式需要多元個性化。

儲朝暉:目前沒有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近期釋出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這個方案也是對沒有解決好這一問題的回應。現在的主要問題不是監管,而是解決家長和學生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需求。

黑白名單制度在一定範圍內是有作用的。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只是從外部採取了一些措施,而內在問題仍未解決,實際上校外培訓機構依然大量存在,培訓機構惡性事件仍然存在。可以做些工作,但是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記者:未來如何建立健全校外培訓機構發展長效機制,推動校外培訓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管理軌道,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程平源:第一,改革人才選拔制度。按照教育規律選拔人才,不能一考定終身,建立多元智慧、公開透明的制度。選拔真正的個性化人才,培養專家型人才。

第二,有關部門應當遵循教育規律,不能鼓勵開辦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將其看作提升經濟發展的戰略,這實際上是捨本逐末。

第三,提升社會治理能力。造成校外培訓機構氾濫的原因錯綜複雜,並非利用簡單的行政手段就能夠解決,歸根到底是社會治理問題。

儲朝暉:第一,從制度上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採取分級分類、多個評價主體參與、多個評價標準共同發展等措施,把單一的評價體系變成多元化評價體系。

第二,採取剛性措施促進學校均衡發展。比如,北京市出臺了校長輪崗制度,硬體設施配齊了,各個學校水平不相上下,此時要在軟體上,也就是促進學校在管理、教學、教師培訓等方面均衡發展。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27 字。

轉載請註明: 學生家長需求旺盛 校外培訓“去火”也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