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改名“應用”能否讓職業教育擺脫汙名化
熊丙奇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楊建德在兩會上建議將“職業技術”院校改為“應用技術”院校。他認為,職業教育院校社會認可度低與其身上“職業”標籤有關,所以,將“職業技術”改為“應用技術”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也更有利於職業教育的發展。此外,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也指出,職業教育發展受挫與職業教育被長期汙名化有一定關係。
代表委員們關注職業教育發展,積極尋找能讓職業教育擺脫汙名化的方案,值得肯定。擺脫“職業技術”校名、不安於“職業教育”定位,確實是不少職業院校的真實想法。我國職業教育之所以存在被汙名化的情況,有一定歷史背景。在以前的教育發展中,職業教育被作為低於普通教育的層次教育,也被認為是“兜底教育”,是為了讓進不了普通院校的學生有學可上。從這一角度來看,職業教育在過去作為層次教育的定位顯然不適合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為扭轉這一問題,我國已經明確將職業教育定位為型別教育。作為型別教育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地位平等。就辦學層次來說,有專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即高職;有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即職業本科;有碩士層次的職業教育,即專業碩士;還有博士層次的職業教育,即工程博士。為把職業教育辦為型別教育,我國專門批准建立職業本科,要求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之後更名為大學,但必須在校名中保留“職業技術”,其用意是要求這些本科院校必須堅持職業教育定位。
但最後事與願違,一些學生和家長依舊認為職業本科是低於普通本科的院校。其實,從高等教育的發展看,進入普及化時代的高等教育,大約只有10%的院校進行通識教育,培養學術人才,而且這些院校中的某些專業也是進行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其餘90%左右的高校,包括地方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都應該進行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想扭轉職業教育在社會認知上低一等的現狀,應更多考慮到如何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提升職業教育地位。
影響職業教育地位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社會對人才的評價依舊是以學歷為主。職業院校也存在以學歷為導向的辦學情況,如中職關注學生畢業後升高職、本科,高職關注專升本,地方本科關注考研率。以學歷導向評價學校辦學,職業教育就低於普通教育。在這一背景下,“職業技術”院校改名為“應用技術”院校,有沒有可能會導致“應用”成為這類院校的新標籤?
二是職業院校沒有給學生高質量的技能教育,學生、家長反映上職校學不到技術。這不是職業教育被汙名化,而是這部分職業院校辦學低質化。對於“中職恐慌”,有的家長的解釋是,不是不接受孩子成技能人才,而是進中職學校擔心孩子什麼都學不到。這需要職業院校反思學校的管理與教育教學。職業院校必須提升辦學品質,重視內涵發展。過去20多年來,我國高校都熱衷更名,從學校更名為學院,從學院更名為大學,在校名中加上時髦的文理、科技、經貿等詞彙,校名越來越高大上,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治表不治裡。
為此,要把職業教育建設為高水平的型別教育,就必須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清理歧視職業教育、技能人才的教育管理與人才評價體系,同時要落實和擴大職業院校自主權,狠抓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要立足職業教育,安於職業教育定位,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漫畫/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