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收藏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三幅甲冑,揭示出明清甲冑變化
說到清朝甲冑,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八旗軍的各色衣甲,色彩斑斕極具辨識性。八旗的甲冑也是承襲的明軍甲冑並逐漸加以改進。
由於火器使用的普及,從明到清,傳統甲冑從鐵甲到布面甲到棉甲進行演變,以更好應對戰場的變化。
從觀賞性上來說,威風凜凜的傳統鐵甲顯然強於略顯臃腫的棉甲,但從防護性上來說,棉甲抵禦鉛子傷害的能力強於鐵甲。從鐵甲到棉甲,明清之際的甲冑有個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從保留下來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三代人的甲冑上可以看得很明顯。
故宮博物院裡收藏著三幅甲冑,上面標明瞭所有人,分別是清朝太祖、太宗和世祖,正是努爾哈赤到福臨三代人。
縱觀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三代甲冑,呈現出一個由簡至繁的發展過程。
首先是鎧甲部分,努爾哈赤的是“ 紅閃緞面甲褂一件,大袖二件,遮窩二件”。
這種對襟長袍式甲褂、鐵臂膊的形式與明武宗《出警圖》中所繪鎧甲如出一轍,但是如果對這種明式鎧甲究其淵源,則又是源自更早時候的元代蒙古式長對襟和鐵臂膊,所以說它是蒙古式也許更準確。
皇太極的鎧甲有“ 繡藍緞面甲褂一件,大荷包一件,小荷包一件,遮窩二件,大袖二件,明裙一件 ”,從太祖到太宗鎧甲最重要的改變,就是由上下一體的對襟長袍形式,改為上下分身的甲褂和明裙,另外增加了大、小荷包。
這種上下分身的甲褂、明裙和大、小荷包形式,更利於騎馬和彎弓射箭,佩於身體左側的小荷包就是為了防止弓袋對身體的摩擦而設定。清太宗的這種上下分身的甲褂、明裙成為有清一代鎧甲的基本形式,不過此時的大袖仍保留為元明時期的鐵臂膊形式。
福臨的鎧甲在形式上已經完全具備了清代鎧甲的要素,有“甲褂一件,大荷包二件,遮窩二件,護肩二件、嵌珊瑚假珠石,明裙一件,明袖二件,嵌珊瑚假珠石護心鏡一個 ”,在甲褂、明裙、荷包、遮窩之外,更增加了護肩二件、明袖二件、嵌珊瑚假珠石護心鏡一個。
護肩和明袖是順治帝對鎧甲進行的最重要改革,護肩應取自宋代大鎧的披膊,將大袖改為明袖,與護肩相配,在更好地保護人體的同時又方便行動,非常合乎人體結構和運動模式。佩於胸部正中的“ 護心鏡 ”出現於明朝,也為清朝所繼承。
胄,即頭盔,又稱兜鍪。與鎧甲相配用以保護人體的頭部,多為金屬或皮革製成。從努爾哈赤到福臨的頭盔來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都是“ 鐵盔一頂,石青緞面盔襯帽一頂。金累絲盔瓔一個,嵌蚌珠一顆、正珠十八顆、染貂皮二十 ”,材質、工藝和形式均同,只有護項、護耳、護頸部分所用材料稍有不同。
頭盔垂搭的護項、護耳、護頸的用材一般與甲褂保持一致,清太祖為紅閃緞面,清太宗為繡藍緞面。順治頭盔較之父親和爺爺裝飾得更加華麗,為“嵌珊瑚珠石銅鍍金鐵盔 ”。頭盔上的這種額前伸出帽簷形式,最早約出現在東漢魏晉時代,因造型很像後世的蒙胄,日本學者將其命為“蒙古缽胄”。
明朝頭盔樣式繁多,蒙古式缽胄只是其中的一種,清代滿族統治者獨取這種蒙古式缽胄作為清代頭盔的標準樣式,即是清朝統治者民族認同思想在武備服飾上的體現。
從明到清,冷熱兵器逐漸過渡,甲冑也逐漸完成了它漫長的歷史使命,最終被制服所代替。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院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