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要去做大事了
那時,《新白娘子傳奇》似乎總是播不完,一到課間,我與兩三個小夥伴就跑到校門口的小賣部,攀在人家櫃檯上偷看電視,我們看得津津有味,絲毫不管人家店主厭不厭煩。
對於劇中的情節,看懂了什麼,記住了什麼,可以複述下來些什麼,沒有人在乎,只知道,到了時間,結隊去看就得了。
小的時候,總覺得三五個小夥伴結隊去做的事,就是一件轟轟烈烈、無比有趣正經而重要的大事。
02 課間遊戲
那時,校園四周是紅磚砌成的矮牆,牆壁上不刷塗料,也不畫好看的卡通圖案。夏天的時候,紅磚間的小縫隙就成了壁虎的家。
課間,我們拿了泡麵袋子和小木棍兒,沿著牆根往磚縫裡瞧,寬點兒的磚縫裡大多會藏著一隻壁虎,有的縫隙裡甚至會有兩三隻。
把泡麵袋子邊沿緊貼著牆壁放好,用小木棍在縫裡橫掃一下,壁虎被掃出來之後很大可能會直接掉進泡麵袋子裡。
有一段時間,捉小壁虎是我們很感興趣的課間遊戲。
小孩子們總是能夠觀察入微,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尋找到無窮樂趣。比如,看螞蟻搬家、雲朵變幻。(不過,愛護動物,人人有責,捉小壁虎的事情還是不提倡的。)
瑣碎日常自有值得開心的事情,比如,見到一朵向陽而開的花、一個笑容滿面的笑臉。
願你保持童真,每一天都能尋到開心的法寶。
03 手套跑哪裡去了?
課間遊戲時,同學們喜歡把東西藏起來讓其他人找。
有一次,我把一隻手套藏在戴著的線帽裡,讓夥伴猜,小夥伴還沒有猜到,上課鐘聲就敲響了,後來放學了,連我自己都忘了這回事。
回到家,爺爺奶奶問我手套哪裡去了,我一點印象都沒有。
父親那時有點暴脾氣,他拎著我的衣領晃動,想把手套抖出來。(據堂姐後來描述,其實是拎著胳膊轉圈圈,只是動作難度係數太高,炊煙實在想象不出是怎麼做到的,就暫且說是提著衣領晃動吧)
爺爺奶奶喊:“你別把孩子嚇壞了!”“你這樣有啥用!”
出人意料的是,我的線帽被抖掉了,藏在裡邊的手套掉了出來,父親的法子奏了效,爺爺奶奶看到手套,不知道手套為什麼會在帽子裡,都有點哭笑不得。
我被晃得有點懵,但看到手套,我也就想起來把手套藏起來讓同學找的事情,被自己蠢到,我有點想笑,但……沒敢笑出來。
04 是不是一群大孩子的身後總要有一兩個拖後腿的小跟屁蟲?
印象裡,好像每個村子都有一兩個有點痴傻的人,他們也許並無惡意,但因為痴傻,他們要麼是大搖大擺地走在路上,提高了嗓門說著莫名其妙的話,要麼是低著頭自言自語,讓人覺得神經兮兮,怪可怕的。
時間久了,一傳十,十傳百,這人就成了孩子們口中可怕的人。孩子們見到他們總是要慌慌張張地喊叫著四處逃竄。
偏偏這些人又總是不愛在家裡好好待著,總喜歡到村子裡到處溜達。於是,上下學途中,除了要躲著見到生人就狂吠的大黃狗、一言不合就撲稜著翅膀攻擊人的大公雞和大鵝外,我們還要小心提防著這號人。
我們村的賴哥兒便是其中之一。聽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們說賴哥兒曾拿鐮刀追趕一個小孩子,我們就更覺得他是個危險人物。
那時候,小學生們需要早上五點多起床去學校上早自習,上完早自習再回家吃早飯。冬天的五點鐘,天還是黑漆漆一片,沿路也沒有路燈,父親送過我幾次以後,就不願意天天早起送我了,有時候我們幾個住得近的學生會約著一路去學校上早自習。
有一天,我和同年級的小夥伴貝,還有兩三個比我們高一兩個年級的學生一路去學校。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好像聽到了賴哥兒的聲音,幾個年齡稍大的孩子反應比較快,拔腿就跑,我和貝慌張地在後面追,當然,我是跑在最後的那一個,慌亂中還把鞋子跑丟了一隻。
最後,我們氣喘吁吁地聚在一個小衚衕裡,等到感覺到周圍一片靜悄悄,似乎並沒有其他的什麼人以後,才一起出來幫我找鞋子,大家都沒有手電筒,只有一個小哥哥口袋裡揣了小半盒火柴,於是他劃一根火柴,我們都趕緊趁著微弱的火光往地上找,劃了有三四根,才找到了我跑丟的那隻鞋。
後來,每每看到一群大孩子身後跟著一兩個年歲稍小點的孩子,我就想笑。一般這樣的一群小孩子中,前面的大孩子之一會是後面小跟屁蟲的哥哥或者姐姐。
這樣的組合往往少不了這樣的對話:
“哥(姐),等等我,我追不上你們,嗚嗚……”
“說了不讓你跟,你偏要跟來,還走那麼慢,怪誰?你快回家去吧。”
父母忙於幹農活的年代,我們就這樣一邊不耐煩地呵斥著小弟小妹,或者是作為小弟小妹,在大哥大姐的一邊呵斥一邊拉扯中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