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風 杜甫真跡

杜甫的詩風

杜甫所作之詩皆與其生活經歷有關,從早年的偉大抱負,熱愛這大好河山到晚年身處戰亂,所見艱苦之狀等豐富經歷皆是他創作的源泉,且杜甫的詩集很真實的展現了戰火中整個唐朝的轉變,也很好的反映出廣大人民深受戰爭的摧毀所忍受的痛苦,因此其詩也被後人稱為是“詩史”。

杜甫雕像

杜甫所寫之詩在藝術上風格多著,最特別的是杜甫的詩是社會現實和個人生活的密切結合,這樣便使得思想和藝術形式的高度統一,使其詩能夠“知其人,論其世”,因此在藝術方面能夠達到唐代詩歌的最高境界。

杜甫的詩風時而雄壯時而沉鬱時而瑰麗時而質樸,他十分擅長轉變風格創作,因而開創了新樂府詩體,為後人稱歎。杜甫的詩體多為律詩,他選詞精煉和諧,為人少言寡語,其詩也言簡意賅,頗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態。

而他的詩歌語言和整體結構不會單一多變化,因而其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多以借物喻人,賦比興的創作風格來體現自己的情感寄託。杜詩中多以戰爭為題材,不僅表現出杜甫對朝廷窮兵黷武的反對,還有對勇於作戰計程車兵的讚揚,也有對深受戰亂之苦的百姓的同情。杜詩對戰爭的描述有多種角度和手法,讚揚和批判的態度很是鮮明。

杜詩在杜甫晚年成就愈高,其豐富經歷加上不凡的藝術手段使其造就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杜甫真跡

杜甫年幼時便能作詩,可見其天賦異稟,其後杜甫在詩壇上的影響甚大,且杜甫在書法方面也頗有造詣,在他九歲時便學習書法,深得其中精髓,杜甫在書法上的創作是非常深度成熟的,而關於杜甫的真跡是否有流傳於世,至今還是個謎。

杜甫《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拓本刻文

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知道杜甫的書法是以楷隸行草兼工,整體又以已意行之,十分注重書寫的節奏和筆墨等運用,在唐代為很有深度的書法家。而至今關於杜甫的書法真跡十分罕見,有網友稱杜甫在世前並不被器重,且其家困晚年居無定所,所保留的真跡可謂是少之又少,加上杜甫真正出名也是在宋朝之後,那麼那時候離杜甫生活的年代已是很久遠,更難有真跡流傳的可能。

因此便有不少人以名人之名冠以書法之作以此來作假,而便有借杜甫真跡之少來魚目混珠,便產生《俯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石碑真跡拓本一說,被認為是杜甫唯一現存的真跡作品,一時之間眾說紛紜,引起很大的風波。

且說這塊真跡拓本出自四川省的古窯中,相傳是公元760年時,杜甫來此探望好友嚴武所作的詩文。而在1934年的時候,有博物館公開此拓本,因而得到眾大家的議論,在1961年的時候,啟功先生認為這塊拓本可能是宋人模仿杜甫所作,其真實善待考證。

杜甫晚年

杜甫早年不得志,客居長安十年卻不得器重,晚年的杜甫更是貧寒悽苦,不僅身處戰亂不得志,且家困不已,其幼子也因此餓死。故杜甫晚年的生活經歷豐富,也致使他的詩歌成就達到頂峰。

杜甫雕像

在杜甫四五十歲的時候,逢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混亂不已,百姓民不聊生,杜甫被困長安,此期間寫下不少詩歌描述當時敗軍不斷的事蹟以此表述杜甫自己欲助不能的心境。後得以逃困而出當了左拾遺,但因其直諫而被貶。

杜甫在被貶途中得以回鄉探親,途中所見百姓死傷於戰亂,統治者加倍的剝削,甚感心寒遂作下“三吏三別”。於是杜甫對朝廷甚是失望,辭官而去,與家人在成都之地建草屋而居,算是過上安穩的日子,而依舊屋破家貧困苦。這期間杜甫寫下不少感時傷懷的詩歌以此來描述自己的現狀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後逢叛亂,杜甫不得已流浪避戰亂,於是生活變得更加艱苦,雖一直有友人支助,但是杜甫向來不願受他人施捨,遂杜甫所生疾病癒加的重。在杜甫五十二歲時,在梓州聽聞朝廷官員順利收復河南河北,杜甫十分開心寫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這杜甫晚年這是一首最歡樂的詩歌了。

隨著杜甫病情的加重,居無定所,在其生前幾乎是在船上度過的,逝世前所寫的最後一首詩為《風疾舟中扶枕書懷》,杜甫一生都在為朝廷擔憂,最後在船上病逝。


客至 杜甫

《客至》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律詩歌,此詩創作時,他的成都草堂剛剛建成,他也不再流蕩。前面兩句詩描繪的是其住所的場景,清新淡雅,與自然景觀以及水鳥相伴,如同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一般;而詩的後面六句描寫的則是當有賓客來此探訪時,杜甫作為主人的愉悅心情,以及熱情招待,呼喚鄰里一同對飲的場面。

杜甫 客至

這首詩歌流露出來的杜甫為人樸素淡泊的生活情懷以及真誠熱情的性格特點,詩句渾然相連,自成一體,把位於草堂中的場景、對話、人情等等多個生活場合都刻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細膩且逼真,極富生活氣息和濃濃人情味。

詩文的主要意思是說房屋的前後都被春江水所圍繞,日日都能看見一群水鳥歸去來。庭園中花草叢生的小徑並沒有為了迎賓而刻意去清理,今天為了期待你的來臨,家中草堂的大門第一次敞開。距離繁華市集的路程太過遙遠,桌上餐盤中的飯菜比較簡單,家中境況困難,因此只有用陳年的濁酒來招待了。如你願意與住在我旁邊的鄰居老頭共飲一杯,那我就隔著籬笆圍欄喚他過來。

在這首《客至》中,詩人不惜用一半的篇幅來描寫酒菜款待的場景,甚至在結尾處出人意料地表示邀請鄰翁共飲的興致,通讀全詩時異常精彩,言語傳神,表達詩人與客人之間直率的深厚友情。

月圓杜甫

《月圓》是杜甫於大曆元年秋季流離於夔州時所寫,全詩從頭到尾一直在描寫月亮,隨著不同的角度,意境深遠開闊卻清涼冷寂,表達了詩人在直面明月時的孤寂以及對於遙遠親信的真摯思念。

圓月 杜甫

詩文的大意,孤零零掛在天上的圓月正好對著我的陋舍,月光映在江上激起粼粼波光,又再反射到房門外閃閃跳動。綿延浮動的金色江波在時刻不停地保持跳動,床上的席子也被月光照得更加炫彩柔美。秋天的深夜裡高高懸起一輪明月,照射著人煙稀疏的幽深山林,夜空中月光如雪般皎潔,繁星寥寥。免不了想到此時此刻,家中的松樹正是開得茂盛之時,彷彿還能聞到家鄉的桂花香。在這麼明亮純淨的夜裡,唯獨希望能夠與千萬裡天涯之外的親人們共沐這美好的月色。

杜甫的這首《月圓》,首聯從天上的月亮、江上的月波以及門外的月光等多個不同的視角,透過描寫圓月本身的明亮以及月光照映襯得其它事物閃閃跳動,從而塑造了一個活靈活現生動傳神的圓月。而頷聯寫的是,起初在樓上眺望江中月光,後又從江波轉寫照進屋裡的月色。頸聯中,詩人的視角又從屋中回到了外面,再次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最後的尾聯中,詩人透過眼前的月光遙想到遠隔千里的親人們,表示了十分渴望與其團聚一同賞月的意願。杜甫在這首詩中流露出獨自賞月的孤單,並透過遙遠的月亮來寄託自己濃厚的思鄉之情。

杜甫的茅草屋

杜甫年輕時一直心繫國家,曾抱負宏偉,以滿腹才學投奔國家,曾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但是卻落選,而這並沒有打擊到杜甫,在他三十五歲的是因受到號召““通一藝者”到長安參加考試,但由於當時的鬧劇使得當時應試者全部落選,遂杜甫便奔走長安十年,不得重用。

杜甫茅草屋故居

後逢“安史之亂”長安被攻陷,唐玄宗逃往西蜀,唐肅宗即位,杜甫欲前去獻力,遂隻身前往,不料被叛軍截獲,困至長安,後得以逃出長安,被任以左拾遺,後因觸怒唐肅宗被貶。同年年底,杜甫同唐肅宗返京,因群臣鬥爭被外調,杜甫對朝政腐敗深感失望,遂辭官而去。

於是杜甫帶著家眷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後至成都,得好友相助,於公元761年時,杜甫一家得親友相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邊上築起一座茅草屋,居住於此,這裡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杜甫草堂。

好不容易杜甫一家有了可以暫避風雨的茅草屋,不料八月時大風颳大雨下,於是屋漏床溼難以入眠,因此杜甫感慨自己的遭遇,便有了這千古名詩流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在這茅草屋中居住的四年時光中便,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歌,而這個茅草屋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22 字。

轉載請註明: 杜甫的詩風 杜甫真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