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看到張廷玉的兩句詩,為何就下令不再修長城?

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忙著修建長城,以鞏固北方邊防。秦始皇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北方匈奴;明朝修長城,是為了防蒙古,但修長城的傳統到了清朝就戛然而止,康熙還曾得意地說:

“本朝不設邊防,以蒙古部落為之屏藩耳。”

《康熙王朝》中,康熙同樣下令不修長城,此舉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康熙王朝:康熙看到張廷玉的兩句詩,為何就下令不再修長城?

到了清朝,長城已經失去昔日的防禦功能

清朝初年,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分為三大蒙古部落遊牧區: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蒙古部落內部又分為若干部,互補隸屬,又時會相互討伐。清朝在入關前,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以漠南蒙古為主要交流物件,離滿洲最近的科爾沁部與滿洲關係密切,雖有戰爭,但後來以通婚、結盟成了兒女親家。

此外,察哈爾部也被皇太極征服,喀爾喀蒙古也時常來歸,皇太極用盟旗制度管理他們,收到良好效果。漠西蒙古因為相隔萬里,與清朝關係直到入關後才建立起來,不過當時的朝廷忙於平定南方勢力,漠西蒙古也有內部爭鬥,雙方關係無法進一步發展。

順治三年,有些蒙古部落看清朝陷入內地的戰爭,便出現異心,科爾沁蒙古的蘇尼特部出走喀爾喀蒙古,脫離了盟旗控制。多爾袞擔心會在蒙古諸部引發連鎖反應,立刻派多鐸領兵出征。同年七月,多鐸連續擊敗蘇尼特部以及喀爾喀蒙古的土謝圖汗。從此,靠近清朝的諸部,紛紛歸降,漠北的土謝圖汗“貢馬千匹,駝百隻”。

清初,朝廷對蒙古部落主要以懷柔為主,以聯姻、結盟為手段,必要時以武力作為後盾,以提高畫質廷對蒙古的影響力。對於蒙古內部的糾紛,朝廷多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調節。

順治十三年,順治對蒙古諸部頒佈諭旨,強調“朕世世為天子,爾等亦世世為王,享富貴於無窮,垂芳名於不朽”,決定將封爵加恩作為定製,來鞏固滿蒙聯盟。此外,凡是蒙古首領娶清宮女子,皆按照身份的不同給予不同優待。清朝籠絡蒙古貴族,讓他們可以不勞而獲,逐漸開始安於享樂,加上喇嘛教的傳播,進一步讓蒙古人喪失進取精神,導致他們的武力漸漸變弱。

康熙王朝:康熙看到張廷玉的兩句詩,為何就下令不再修長城?

《康熙王朝》中,康熙對面的蒙古,除了噶爾丹,其他部落都已經臣服。噶爾丹不斷地向東擴張,不僅威脅到清朝,其他蒙古部落對他也極其不滿。大家跑到京城告御狀,康熙與蒙古就能聯合起來對付噶爾丹。漠南與漠北蒙古就成了大清的防禦牆,而長城就失去了防禦價值。

用長城抵抗敵人,只是治標卻不治本。因為長城處處有漏洞,只要對手找到一個薄弱環節,就能長驅直入,這一點,大清的先祖在進攻明朝時多次得手。康熙要的是王道正氣,要的是天下萬民之心,只要天下安定,大清國力強盛,長城內外皆無敵。何況,當時已經用上火器,長城在紅衣大炮面前不堪一擊,僅僅只是一個擺設。

康熙王朝:康熙看到張廷玉的兩句詩,為何就下令不再修長城?

無意看見兩句詩,從此再不修長城

人在苦思冥想時,往往難以做出好的決定;出去走走,不經意間或許能夠柳暗花明。劇中,康熙巡視長城,碰巧得知張廷玉寫的兩句詩:

“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

此詩突然提醒了康熙,長城是個虛無縹緲的夢。既然是夢,就不必在意。接著,康熙問到索額圖,修建長城的成本。索額圖一五一十地算出來,需要白銀上億兩,耗時數十年。要知道,康熙朝的財政收入都從來沒有過億兩,而且需要花錢的地方多的是,勞民傷財之事他向來不會做。當時的康熙,人到中年,他也等不起幾十年。

康熙王朝:康熙看到張廷玉的兩句詩,為何就下令不再修長城?

康熙是政治家,作決策時不得不考慮到經濟成本,耗時費力做一個“長城夢”,怎麼算也不經濟,還不如花點錢,平定噶爾丹,徹底解決大清北部邊患。因此,康熙就在長城上下旨,不僅他不修長城,後世之君也不得修長城。

秋媚說:長城在古代是一座人工屏障,用於抵禦外敵,它能在物理上起到部分抵抗作用,但擋不住人心。當漠南蒙古歸順,漠北蒙古臣服,原來的外敵成了自己人,康熙也就沒有修長城的必要。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25 字。

轉載請註明: 康熙王朝:康熙看到張廷玉的兩句詩,為何就下令不再修長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