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變革

  【世界教育之窗】

作者:李鋒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吳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引言

近年來,全球工程教育悄然變革。為了應對新的全球形勢,人才培養也急需新的思路。進入21世紀後,美國高等工程教育中學生“逃離工科”的情況增多,為應對此種狀況,美國總統就業和競爭力委員會不得不透過一系列活動倡導大家“堅持下去”,鼓勵學生留在工程領域。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年釋出了《全球工程教育的最新進展》,報告指出“全球範圍內的工程教育改革持續興起……工程教育進入了快速和根本性變革時期”。

  美國模式與《華盛頓協議》

有觀點認為,國際上主流的工程師培養模式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註冊工程師模式,另一種則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文憑工程師培養模式。受多元文化背景的影響,美國在高等工程人才培養上同樣體現出了多元、靈活的特點。美國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外,還採取合作學習、專案學習、實驗設計、網上學習等方式。美國的高等工程院校主要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指導,與德國、法國的專業性、職業性培養相比,美國的大學只負責將學生勾勒成工程師的“毛坯”,進一步的技能提升則由企業、工程師資格認證和繼續工程教育共同完成。

工程師資格認證具有極高的權威性,是成為工程技術人才的必由之路,透過工程師資格認證需要同時滿足教育要求、經驗要求和考核要求。學生獲得工程專業學位後,需積累進行4年實踐,並透過工程和測量委員會組織的考試,方可完成工程師註冊。由此可見,美國工程人才培養是在一套標準化體系基礎上的多方協作與共同發展。

近年來,大工程系統對學科交叉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推動了美國頂尖院校在工程專業設定上定位越發綜合化。例如麻省理工學院(MIT)引進企業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虛擬研發組織,以“無形組織,有形機體”的方式將學校的各工程學科連線起來。這種組織方式打破了專業壁壘,順應了多學科合作趨勢,同時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除此之外,為了促進高等工程教育面向未來的程序,美國在高等工程教育領域普遍實施了“大挑戰學者專案”。該專案是針對美國國家工程院提出的“14項工程大挑戰”而實施的、面向未來的高素質工程人才培養計劃。這14項工程領域的大挑戰囊括了清潔能源、再生能源、溫室效應、水資源利用、健康資訊、製藥、腦科學、安全網路、城市基礎設施、虛擬現實等和未來人類文明息息相關的領域。“大挑戰學者專案”希望透過挑戰性的工程專案,培養學生應對未來工程挑戰的視野與能力。進入21世紀後,美國高等工程教育中學生“逃離工科”的情況增多,為應對此種狀況,總統就業和競爭力委員會倡導了“堅持下去”活動,鼓勵學生留在工程領域。

在國際化程度上,美國藉助其超級大國的地位主導了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學歷認證體系,於1989年聯合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簽訂了《華盛頓協議》。根據《華盛頓協議》,簽訂該協議的國家或地區的本科學歷的工程畢業生均應被其他簽約國或地區視為已獲得從事初級工程工作的資格。我國於2013年加入該協議成為預備成員,並於2016年成為正式成員。美國高等工程教育界藉助《華盛頓協議》的領導作用向全球推廣其教學理念與模式。

  德國模式與德國工程學科認證

德國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與影響力也是全球矚目。與美國多元靈活的培養模式不同,德國在工程師培養中貫穿了嚴謹治學的精神,以思辨、嚴謹為主要特點。德國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依託於FH(Fachhoch Schule)模式,為德國乃至全世界持續培養了大批頂尖的工程技術人才。FH即高等專科學校或應用科學大學,是一種應用型高等教育,主要特點是以“雙元制”職業教育為基石,學生入學前一般都具有相應的職業培訓或實踐經驗。新生進入主要學習階段後,還要進行為期3個月的企業實習。學生在學校裡學習的內容主要來自企業,強調知識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學生還要經常去企業參觀考察,瞭解企業工作情況以及實際的工作程式和方法。德國的應用科技大學實行“寬進嚴出”的制度,門檻雖不高,但教學要求極其嚴格。

應用科學大學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和充分的職業訓練,以學生未來的就業為導向,直接面向企業、市場和社會經濟發展,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為保證培養目標的實現,FH採用“3+1”的學制模式,即3年學習期和1年實習期,實習期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政府出臺的校企合作制度支援下,學校聘請企業人員作為兼職老師,採用“應用性專案教學法”,圍繞具體專案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學制培養模式下,德國畢業生同時具備學位證書和工程師資格證書,極具效率地使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接軌,充分發揮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優勢和作用。相比於美國高校只培養工程師的“坯子”,在工程人才的培養上,德國教育體系發揮了更大的作用,高等院校致力於打造工程師的“成品”。在課程方面,德國專業課的設定多於美國,這也為德國工程師“成品”打造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抗衡美國主導的《華盛頓協議》,德國建立了以其自身為主導的高等工程教育認證體系。儘管德國在2003年就成了《華盛頓協議》的預備成員,但是為了保持德國自身工程教育的特色,德國於2013年退出了該協議,並主導了一系列細分的高等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與框架。比如2001年成立的“認證、證明、質量保障學會”(德文簡稱“ACQUIN”)主要負責對高等工程教育的質量進行認證。ACQUIN認證不但能夠保證政府對高等工程教育的監督與引導作用,而且還能讓大學接受外部的認證與評估、促進整個德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市場化程序。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德國的工程教育學位與其他國家不同,只有碩士-博士兩級學位,由於培養年限較長、要求嚴格,且學位制度特殊,難以與世界接軌。德國高等教育界瞭解這一困境後,在博洛尼亞程序中主動引進工程教育的學士學位制度,並且調整了工程教育的課程結構,提高了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和美國抗衡的能力。隨著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程度的提升,使得其能夠在更大範圍內得以推廣,這大大增強了德國工程教育在全球範圍內的可接受度與認可度。德國工程教育在世界教育體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與德國、歐盟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明顯的不信任甚至產生了一些衝突,德國進一步加快了自己主導的認證體系在歐盟乃至全球的推廣。目前,ACQUIN不但覆蓋了一些歐盟國家,也吸引了很多非歐盟國家的高等工程教育機構加入其中,例如瑞士、黎巴嫩等國,大大提升了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在國際上的領導力。除了ACQUIN學會外,德國工程學科專業認證機構(德文簡稱“ASIIN”)也是德國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方式,其旨在透過認證工程、資訊、建築、自然科學、數學專業的學位以及交叉專業的學位。ASIIN認證是德國最權威的自然工程學科領域高等教育認證機構,已成為國際通行的工程認證機構。為促進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我國也已有多所院校主動引進ASIIN認證。

  獨特的英法工程師培養體系

英國具有悠久的工程教育思想的歷史。早在18世紀,英國的科學開始與工業結合。英國很多的科學創新與進展都發生在製造業中,製造商為科學家、工程師提供贊助,形成了製造商、科學家和新興的職業工程師的聯盟,產生了特別重視實效的文化。這種文化一直延續至今。目前,英國高校與工程界的聯絡十分緊密,有大量合作性科技專案。一方面,英國高校會邀請知名企業人士來校開設講座、分享職業生涯和經驗;另一方面,企業也為高校提供實習機會,一來一往實現了學校學習和企業實操的互動。英國大學非常突出的特點是“三明治”教育模式,大學幾年的學習對應“理論-實踐-理論”的模式。低年級接受自然科學和專業基礎課程的訓練,中、高年級進入企業實習,實習較長,一般為數月至一年,最後回到學校完成專業課程和畢業設計。在教學方面,英國是典型的“學生中心”式,老師引導和啟發,學生的自主效能得到較大發揮。

目前英國的高等工程教育在進一步提升行業參與度,將教學和企業深度捆綁,甚至直接將課程設定在工廠車間,讓學生和工程師共同在工程的環境下合作學習。學生除了在車間裡和工程師共同合作外,還有需要自己獨自完成的工程專案,必須獨立提交解決方案。在進行工程專案時,英國的大學注重學生以研究為主導的場景,把工程設計與研究和行業經驗進行系統整合,以此促進學生創造力、企業家精神與創新精神的提升。

與其他高等教育強國相比,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具有很大的差異——分為綜合性大學和高等學院兩個型別。相比於綜合性大學,高等學院的專業性更強,以培養社會各界精英聞名,是精英教育的典範。法國的高等工程教育即屬於精英教育體制,具有選拔嚴格、重視實踐、專業交叉等特點,實行“嚴進嚴出”的選拔淘汰機制。法國的工程師學校規模小,專業化程度高,招生條件嚴格。高中畢業會考的合格的學生中,約10%可參加工程師學校的預備考核。透過者在預科班進行兩到三年的學習後,還需要參加競爭激烈的高等學院入學考試,包括全國統一筆試和各校單獨複試,最後進入工程師學校進行三年的學習。透過嚴格的篩選和高標準的考核,高等學院保證了生源質量和培養質量,從而保證了法國工程師的精英性特質。法國的工程師培養密切結合實踐,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課程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並從企業高層中聘請具有實踐背景的專家參與學生培養和指導。在三年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完成2至3次高技術要求的實習,以讓學習者完成從學校學生到企業工程師的轉變。法國的高等學院隸屬於國家部委,而法國企業也有動力全程參與高等教育培養,這與法國集權化管理體制不無關係。在這樣的選拔和培養模式下,法國的工程教育畢業生失業率低、薪酬高、有信心找到滿意的工作。

近年來,法國高等工程教育為了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開始主動推進國際化的合作專案,比如在高等工程教育機構的排名中開始專門釋出國際化排名。此外,大量高等工程教育機構開始要求學生必須有國際交流的經歷,或者在世界其他國家的學校進行交流或在國際企業實習的經歷。由於很多法國學生就直接選擇去自己的鄰國英國進行交流或實習,為打破這種局面,有些法國高校就強制要求學生必須在非英語國家進行學習或實習,推動學生進行更加廣泛的國際交流。

在當前科技發展你追我趕、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大變局下,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既要有自己的發展方向與培養模式,還要繼續借鑑國外優良經驗。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工程教育,每年培養了海量的工程技術人才,並且擁有最大規模的工業化實踐,應當說,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需要有清醒認識的是,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國工程師的質量仍有待提高。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第一屆國際工程教育論壇上指出,“工程教育要繼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創新能力”。在國際、國內新形勢下,各國經驗表明,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要勇於肩負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更多國際性卓越工程人才的時代重任。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4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502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變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