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迷途少年返航路
“喂,是張磊爸爸嗎?”2月5日,南寧市綠城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綠城社工中心”)的社工撥通了每週一次的回訪電話,這是寒假期間社工瞭解幫教學生動態的主要方式。
從2020年10月起,團南寧市委透過專案服務的形式,探索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介入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保護和幫教的新模式,在南寧市勵志專門學校設定青少年社工崗位,開展對離校學生的跟蹤幫教,鞏固學生畢業離校後的教育矯治成效。
南寧市勵志專門學校是廣西第一所公辦勵志學校,主要面向有嚴重不良行為,包括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但有危害社會及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矯治。寒假期間,本著“離校不離教、放假不放鬆”的原則,綠城社工中心社工以“二對一”的幫扶方式定期對部分幫教學生開展回訪。
綠城社工中心理事長李濤濤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比起勵志專門學校第二、第三期孩子,社工花精力最多的是第一期孩子。“第二期在去年8月結業,可以馬上回到普通中學學習;第三期也趕上春節假期居家過年;第一期學員畢業時離普通中學開學有真空期,有些孩子又和社會上的不良青年聯絡上了。”為此,試點工作透過引入12名專業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對第一期離校的7名學生進行為期3個月的跟蹤幫教。
“現在的孩子有手機,很難完全切斷和社會上不良青年的聯絡。”李濤濤說,社工的任務就是打好這場“拉鋸戰”,“這些迷途少年,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就是大學生,簡單點說就是‘搶人’”。
在最近一次電話回訪中,綠城社工中心社工兼心理諮詢師李瀟潔明顯感受到幫教物件的變化。
4個月前,李瀟潔第一次見這個16歲的少年時,他身上帶著濃濃的“江湖氣”。透過社會背景調查,李瀟潔瞭解到這個未成年人從小父母不在身邊,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小時候在村裡沒少被人欺負。初中輟學後,他跟著社會青年去酒吧看場子,幫人探風,賺些小錢,還養成了偷竊的壞習慣。
“最初聯絡他的父親時,很難溝通。提到兒子時他父親失望地說,‘管不了,你們愛抓就抓吧’。”李瀟潔說,遇到這種情況,社工只能反覆溝通,跟家長回顧孩子的成長過程,喚醒父親的責任意識,幫助他重新建立跟孩子的關係。
社工一方面要做家長的工作,一方面要傾聽孩子的想法,關心、尊重和引導他,提升他的法律意識,警示他再次涉案的危害和後果。
曾經,這名少年嫌棄普通工作“來錢慢”、只願意跟隨社會上的朋友到酒吧工作,經過社工幾個月的反覆溝通,他回心轉意,決定跟父親返鄉打零工。“現在每天我踏踏實實地工作,也能掙到兩三百元。”聽到這個少年的話,李瀟潔說這是對她工作最大的肯定。
團南寧市委權益部部長甘繼偉介紹說,目前南寧市的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構築了“黨政領導,共青團牽頭,部門協同,各方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一個市、城區、社群(村)三級青少年事務社工管理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社工共有1166名。
據瞭解,現階段南寧市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透過院校培養、資格認定培訓等方式,建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人才實訓基地,構建職業化的人才發展體系;每年固定投入200萬元的財政預算,積極開展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探索“專案+社工”的社會治理新模式;通過出臺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從業規範,細化和充實行為準則、工作指南等從業標準,規範社工的職業行為和工作操守,建立規範化的社工評價體系。
下一步,團南寧市委將進一步發展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鼓勵專業人才創辦民辦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並透過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增加專案服務經費;同時,還將加大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專案設計開發,組織駐邕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青少年事務服務需求的調研,做好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的專案設計。
(為保護未成年人,文中張磊系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