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郭子儀心胸坦蕩不設圍牆
郭子儀待人寬厚,不與人結仇,不得罪小人,以真誠打動皇帝,朋友遍天下。他的一生沒有做過虧心事,心胸坦蕩;平易近人,府中不設圍牆。宦官魚朝恩之前十分嫉妒郭子儀,甚至去挖了郭子儀的祖墳,後被郭子儀感化。軍官李光弼擔心郭子儀得勢後報復,後與郭子儀合作無間。
郭子儀畫像
郭子儀心胸坦蕩,面對宦官的惡意中傷,一直對自己進行反省。有一次,魚朝恩邀請郭子儀前去參觀修建好的廟宇,尋常人肯定把這次邀請當作鴻門宴,郭子儀的兒子也都勸郭子儀不要前去赴宴,即使赴宴也多帶些兵馬。郭子儀卻只帶了幾個僕人就走了。當魚朝恩看到郭子儀到來,只帶了沒幾個人,也很疑惑。郭子儀解釋說,外界猜測魚朝恩將對自己不利,只帶了沒幾個僕人,如果猜測屬實,魚朝恩能更方便的解決自己。郭子儀對魚朝恩的信任讓魚朝恩感動不已,其實這都是因為郭子儀十分大度,他明白朝廷中如果起內訌會對國家不利,所以郭子儀寬容地對待著宦官對自己的嫉妒傷害。
郭子儀在家時常要求下人不要關門,也不在門口設有護衛,誰都可以自己進去。他的兒子勸說郭子儀擺出威嚴來,堂堂一個顯赫的家庭不能如此隨便。郭子儀卻說,郭府雖然人員眾多,但都是靠朝廷給的俸祿養活,如果郭府一直都大門緊閉,不是給有心人找到理由來找郭府的麻煩嘛。現在開啟大門,就是讓所有人都監督郭府,有心人即使想誣告也沒有理由了。這就是郭子儀不設圍牆以退為進的安身方法。
郭子儀 盧杞
郭子儀因為不設圍牆,平時有不少官員前來拜見。有次有個官員前來拜見,看到郭子儀又幫妻子梳頭,又幫女兒洗臉,對一代將軍變成僕人的轉變有點不適應,郭子儀卻笑稱在家裡已經習慣幫妻女做事了。但是有一個人來拜見的時候,郭子儀卻沒有我行我素。
盧杞劇照
那個來拜見的人叫盧杞,是唐代德宗時期有名的奸臣。他為人陰險狡詐,成為宰相時排擠賢臣、陷害忠良,還胡亂指揮軍隊。更不要說是之前看不起他、得罪他的人了,下場都十分悲慘。
那時的郭子儀已經在家中安享晚年,正縱情歌舞之時,得知盧杞前來拜訪他。郭子儀立馬遣散了所有女眷,讓她們退到會客室的屏風後面。而自己穿了朝服,很恭敬地等待著盧杞的到來。兩人單獨談了很久後盧杞才離開。郭子儀的家眷問他為什麼要如此慎重的接待盧杞。郭子儀回答說,盧杞這人有才幹卻心胸狹隘。他長得不好看,要是被你們見到了,肯定會對此談論。即使不談論,你們的眼神也會讓他覺得他被貶低。假如一朝得勢,以盧杞的性格肯定要報復郭府,到那時就沒有人能活了。
不久後盧杞成為了宰相,正如郭子儀所預料的,之前讓盧杞記恨在心的人都沒有好的下場。只有郭府逃過了一劫,甚至盧杞覺得郭子儀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郭府如果有人做了些稍稍不合法的事情,盧杞還會保全。
從接見盧杞的這件事上可以看到郭子儀懂得看人,非常有遠見。
郭子儀以國事為重
武則天在執政時期提出“忘戰必危”,興起尚武精神,武舉應運而生。郭子儀就是在那時候透過武藝和軍事理論的選拔成為了一名地方軍官。唐玄宗時期,郭子儀升為朔方軍節度使。安史之亂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如果沒有這場戰亂,郭子儀這個英雄不會這麼快出現。
郭子儀以國事為重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勢如破竹挺近洛陽。當時有很多官員跟著變節投降,不少武將趁機向唐玄宗提要求,非得玄宗滿足要求後才上戰場。身為朔方軍節度使的郭子儀被寄予厚望,沒想到他二話不說奔赴戰場。為了國家,郭子儀勇擔重任。郭子儀分析了整個戰爭形式,派兵直搗敵人老巢,扼住了咽喉之地。史思明回到大本營進行防守,不料節節敗退,差點被活捉。唐軍的氣焰高漲了起來,收復失地的信心開始建立。
正面戰場的失利造成潼關失守。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來到了馬嵬坡,肅宗卻與父親分道揚鑣在寧夏為王。當時的肅宗身邊只有一些文臣,他急需郭子儀的人馬前來護衛。當時的郭子儀佔領了河北井陘關這戰略要地,為了肅宗的安危,郭子儀犧牲個人甚至軍隊的勝利,派人迎接肅宗,自己也立馬趕到寧夏。郭子儀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唐朝能夠存留。
在郭子儀打下潼關後,收復河東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郭子儀為了與郡中的原唐朝官員聯絡,親自潛入河東策反,後非常順利的收復了河東,解決了側面威脅。郭子儀為了國家,不顧個人安危。一切的一切,都說明郭子儀以國事為重。
郭子儀單騎退敵
代宗曾握著郭子儀的手說“吾之家國,由卿再造”。郭子儀在唐朝中期平定了安史之亂,沒想到在晚年還要披甲上陣,為國家散發著餘熱。他是國家遇到危難、衰敗時,能帶領國家興亡的領袖,他的一生都以國事為重。
郭子儀單騎退敵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沒有力量、政治腐敗,不少節度使擁兵自重。其中有個叫僕固懷恩的,就曾唆使吐蕃和回訖聯合對唐朝進犯。回訖和吐蕃的軍隊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長安的北面,當時的朝廷十分恐慌,魚朝恩甚至勸代宗再次出逃。可是因為面子問題,代宗不好意思再逃跑,任命郭子儀擊退叛軍。
當時的郭子儀年近古稀,手上沒有兵馬,但他得知因為僕固懷恩的暴斃,吐蕃和回訖正在鬧內訌。郭子儀想著自己之前與回訖的官員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想著與回訖官員見上一面,說服他們不戰而合。郭子儀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兒子們的反對,他們十分擔心郭子儀的處境,郭子儀卻認為自己是以理服人,挑選了幾百精兵就往回訖的軍營去。
原來回訖受到僕固懷恩的欺騙,以為代宗和郭子儀都已經死了,這才沒有遵守盟約來到了唐朝。郭子儀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後,趁機向回訖提出聯合大唐擊敗吐蕃的想法,遭到了回訖的回應。後郭子儀和回訖訂立了和約。吐蕃聽到這個訊息,連夜逃走。郭子儀不費一兵一卒,化解了這場本是贏面不大的戰亂。
郭子儀為何能夠壽終正寢
郭子儀享年85歲,被稱為“五福老人”。當時唐朝的人均壽命是50多,要是放在現代,郭子儀的年齡可以上百。郭子儀的一生,可以說是激情歲月,他的一生中夾雜著智慧、幸運、犧牲,近乎完美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
郭子儀壽終正寢
郭子儀長壽,子孫眾多。要知道郭子儀在拜壽時就有八子七婿,孫子孫女加起來有好幾十。搞的郭子儀在壽宴時只能對他們簡單的點頭微笑,因為根本就記不得孫子們的名字。如今,郭子儀的後代分佈在中國各個省,血脈眾多。
郭子儀十分富有,單是經歷了四代皇朝,皇帝們賞賜的金銀珠寶就不計其數。郭府家大業大,郭子儀的親人和僕人合計有三千多人。郭子儀的生活其實有些窮奢極侈,但是沒有人說他的不好,因為他一年的收入就有24萬石,郭子儀即使奢侈,用的也是自家的錢,都是有跡可循清清白白的錢。
郭子儀一生康予。雖然郭子儀是武將出身,戎馬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戰役。所幸郭子儀都沒有受很重的傷,平平安安的度過了一生。再加上郭子儀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讓他朋友遍天下,走到哪兒都能得到幫助,很多事情化險為夷。
郭子儀始終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臨危受命,不僅造就了國家,也保全了自己。他睿智能幹,很多人對他都有極高的評價,皇帝為了賞賜他把他的畫像放入了凌煙閣,讓凌煙閣在100多年後為郭子儀重啟,這是多大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