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香港的研究生出路窄?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由 仁連榮 釋出於 經典

香港訊香港科技大學的劉順發一直夢想成為世界頂級研究員。他出身科大,2016年取得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本科學位後,已決定繼續深造,唯一考慮是:到外地進修還是留在科大?

他說:「一般人認為外國大學提供較優越的科研條件及豐富的學習體驗。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選對導師 至為關鍵

順發現為科大博士課程三年級生,專攻腦神經科學,師承副校長(研究及發展) 葉玉如教授。葉教授是蜚聲國際的腦神經科學家,致力研究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在她指導下,順發已發表七份學術論文,並出席過不少國際研討會。

他說:「葉教授的國際人脈廣闊,讓我們有不少機會拓展視野。記得有一次比利時著名分子生物學家Bart DE STROOPER到訪科大,葉教授介紹我給對方認識;討論過程中,他對我的研究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後邀請我到瑞典一個國際會議發表研究報告。」

順發過往都只是以參加者身份出席學術會議,那是他首次上臺演講;部分與會者想不到他只是尚未畢業的博士生!

「他們問我是否來尋找教席。當知道我只是博士生時,他們感到非常驚訝。在歐美地區,學生參與這類大型科研專案的機會微乎其微,更遑論發表學術報告。一般來說,只有教授才會有這樣的機會。」順發回憶當時的情況,仍然興奮。

證明你的研究有價值

除了有機會廣結人脈,科大也提供充足資源,包括財政支援,使順發及其科研團隊得以就各種意念進行實驗,加快研究程序。

他說:「部分實驗雖然所費不菲,但只要你能證明它的效益,經費不是問題。」

「我們需要進行一項名為『單細胞轉錄組學分析』的研究實驗。這是先進的細胞分析技術,有助驗證我們的研究假設,但成本高達30萬港元。我們向葉教授解釋這項實驗計劃,感恩獲得她信任和批出撥款,否則,研究進度可能會停滯不前。」

順發還說,科大擁有一流和集中的科研設施供學生使用,繁瑣的手續和等候時間得以減省。

即將在今年夏季畢業的他,目前把所有心思都投放在研究專案上,尚未決定將來應該當一位學者抑或投身業界。無論抉擇如何,花五年時間修讀碩士和博士學位,肯定是明智之舉!

博士畢業生只能從事研究? 不!

研究院課程吸引的不只是科研人員,還包括有志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工商界及公營部門的學生。何善衡生命科學副教授張曉東教授談到其學生的就業前景時指出,時代在前進,大學理科畢業生只可投身相關領域或攻讀深造學位的日子已經改變。

張教授說:「經濟越來越以科技為本,各行各業都需要引入科學和科技專才,金融機構包括投資銀行也有聘請我們的畢業生協助公司發展業務,例如生物科技研究員可以就有關尖端醫藥技術的投資決定提供意見。

「修讀研究院課程的出路並不狹窄,更可為畢業同學開拓更多發展空間。實情跟一般人的想法剛好相反。」

疫情下,經濟大受打擊,學生考慮是否深造時或會受財政因素影響。

順發說:「父母也擔心我若不找工作,能否自給自足。不過,研究生可以申請獎學金,款項足以支付學費和生活開支。」

頂尖成績才獲取錄?不!

不少本科生擔心畢業成績會影響獲錄取入學的機會,霍英東研究生院院長吳宏偉教授指出,學生的誠意更為重要。

吳教授說:「舉例說,要是你的畢業成績一般,但化學科表現突出,仍有機會入讀化學研究生課程。我鼓勵大家主動與教授就個人研究計劃進行交流及討論,以顯示誠意和決心,增加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