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國“降將”無數,卻容不得“于禁”投降?原來於禁這麼不一般!

由 烏雅竹雨 釋出於 經典

于禁投降不被當世人們原諒,也受到後世人們的微詞,主要原因是他投降以後有一段複雜而特殊的經歷,這是其他降將所沒有經過的。

投降雖不光彩,但也不是對一個人的“一票否決”。三國時代各處交兵,勝敗是家常便飯,沒有人的勝率是100%,曹操做不到,諸葛亮也做不到,名將如關羽,真實的勝率不超過30%。


打了敗仗,大部分人都逃跑了(或者叫戰略轉移),但也有來不及跑的就成了俘虜,三國時代其實不輕易殺俘虜,尤其是名將,因為他們都是寶貴資源,是重要的戰利品。

名將被殺也有一些,但都有特別的原因:如呂布,那是因為之前與曹操有過節,而且呂布的名聲也太差;再如高順、沮授,那是因為他們只求一死;還有如關羽,那是因為出於擔憂,害怕其東山再起,所以殺了。

大部分名將被俘後都效忠了新主人,如張遼、徐晃、張郃、太史慈、龐德、甘寧、黃權、馬超、夏侯霸等,他們並沒有因為有過投降的經歷而被人唾棄,也不影響他們成為一代名將,投降的那段歷史,甚至都算不上人生的汙點。


但于禁的經歷太特殊了,與以上眾人皆不同,這主要是他投降以後的曲折經歷。

于禁投降的是關羽,如果劉備、關羽後面發展順利,于禁也許會在劉備手下效力,如果再立一些戰功,于禁仍然可以延續他的名將之路。

一般來說,將一名將領收降,事先會有一些談判,比如一些承諾,于禁那麼容易就投降了,也許關羽給他過什麼承諾,但不幸的是關羽很快失敗,即使有過承諾,也都不存在了。


于禁的處境變得尷尬了:他這時落到了孫權的手中,孫權不殺于禁很好理解,因為于禁不是他的仇人,孫權又在暗中向曹操靠攏,于禁成為孫權手中的一張牌。

如果孫權打算使用於禁,于禁還有再立戰功的機會,那于禁的結果也不會太悲催,可孫權只想打他這張牌,並沒有要用於禁的意思,于禁的處境繼續尷尬著。

不過孫權無意識中也幹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沒有在曹操生前就把于禁放回去,那樣以來就輪到曹操尷尬了,用不用、殺不殺,對曹操來說都是頭疼的事,曹操必然會在情、理、法之間糾結。


曹丕繼位後於禁被孫權送了回去,叛而降、降而再叛,這種事也不是說不可行,孟達就差一點這樣做,如果於禁是從敵國再叛降回來的,如果再能立點兒功勞,那他一樣可以繼續之前的路,可像他這樣被人送回來,就很難受了。

于禁的整個經歷十分複雜曲折,三國的降將裡還沒有人有過這樣的經歷,這注定了于禁的命運與眾不同,這是他的悲哀。大概于禁投降關羽的時候完全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否則他寧願如龐德一樣戰死。


對於曹丕來說,殺于禁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曹丕與于禁的關係不如曹操,沒有感情上的障礙;曹丕新登帝位,需要立威,如果能以合適的方式將於禁殺了,軍中的將領自然對曹丕更忌憚;于禁臨陣投降,如果回來還能繼續做官,以後誰還拼死一戰?殺于禁可以嚴明軍紀。

所以,于禁迴歸後面臨的結果其實是註定的,只是曹丕做得很有技巧,沒有直接下令處置於禁,而是將其逼死,這樣不會連累于禁的子女家人,目的達到,副作用較小。

綜上分析:于禁不被曹丕原諒是形勢演變的結果與人情的必然,是于禁投降以後極為特殊的經歷所造成的,當初投降關羽雖是求生的人之常情,但後面的事已經讓于禁始料未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