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接近尾聲,許多大學畢業生走上了工作崗位,還有一些畢業生即將在暑期之後再次走進校門繼續深造。近年來,雖然“考研熱”持續升溫,但是研究生“錄而不讀”的現象卻也屢見不鮮。
2019年,蘇州大學研究生院網站釋出訊息稱,該校68名2019級研究生因未按學校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經學校審議,按自動放棄入學資格處理。2022年,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官網公示了該校32名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引發熱議。
如今考研“上岸”難度逐年增加,為何還會出現大範圍“錄而不讀”的現象?新生“錄而不讀”又給高校招生工作帶來了哪些影響?
“錄而不讀”現象成因複雜
“從學生的角度而言,考上研究生後又放棄入學的這部分學生情況是比較複雜的。”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高耀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下很多學生只是將考研作為人生的一個選項,如果在考研的過程中有了更好的就業機會,他們可能會放棄就讀。“這部分學生選擇考研並非出於濃厚的學術興趣。”高耀說。
放棄入學還有可能是因為學生對錄取院校或錄取專業不滿意。隨著就業和考研競爭的不斷加劇,一些考生為了順利“上岸”,會選擇報考自己認為競爭不太激烈但並不是自己心儀的院校或專業。還有一些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生在錄取階段被調劑到非全日制,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最後被錄取,學生也有可能選擇不入學。
“攻讀研究生學位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金錢,有些學生考上後可能由於生活困難,無法承擔研究生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用而選擇放棄讀研。因此經費壓力和時間成本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高耀說。
除此之外,突患疾病、遭遇家庭變故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使學生不得不放棄深造計劃。“錄而不讀”的原因諸多,雖然許多原因能夠被理解,但這種行為難免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會影響到高校的招生秩序。
高耀表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的過程中也會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經費來篩選和錄取研究生,如果學生選擇“錄而不讀”,高校投入的資源和招生指標都會浪費,影響研究生的培養效率和社會公平。如果一所高校“錄而不讀”的現象較為普遍,對該校的聲譽也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用人單位和其他教育機構會對這種情況比較關注,甚至對該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的信譽產生懷疑。
除了給高校招生帶來不便,高耀認為,放棄讀研意味著學生有可能錯失在專業領域內深入學習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會使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受到限制。
多舉措保障學生與校方權益
“錄而不讀”現象頻發的同時,還有許多考生在調劑補錄階段也會被高校“放鴿子”。一邊是被錄取的考生放棄入學資格,另一邊是想讀研的考生“無學可上”,這樣尷尬的情況發生,暴露出部分高校存在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機制不完善的問題。
高耀認為,高校可以對招生政策進行評估和調整,確保錄取的學生與學校的要求和定位相匹配,還可以透過更加細緻的稽核材料、面試或採用其他評估方式來判斷考生的適應性,從而降低錄取後放棄入學或入學後再退學的風險。
高校也應當及時、準確和全面地向考生提供招生學位點的相關資訊,包括各個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培養計劃、導師隊伍、畢業要求等,以便考生在作出報考決定之前,能夠全面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報考,避免因資訊差導致的“選擇錯位”。同時,培養單位在報考階段要積極回應考生的疑問並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他們作出決策。
“學校還可以主動公開各專業就業率、畢業率等方面的資料,讓考生了解自己今後的職業發展前景和所選專業的就業市場需求。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讓學生的報考和入學意願更強烈。高校也可完善研究生招生補錄機制,當有考生被錄取後選擇放棄時還能填補空缺,給更多學生繼續深造的機會。”高耀表示。
此外,高耀提出招生單位應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儘早發現可能出現“錄而不讀”情況的學生,並及時採取措施加強指導和支援。透過提供必要的幫助,可以為一些學生解決實際困難,避免學生放棄入學或退學。
文/沈唯
供圖/視覺中國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