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看世界航海簡史和中國航海簡史,分析明朝鄭和航海中斷原因,儒家思想華夷觀影響很大,與西歐航海目的完全不同
我們回顧歷史,就會發現,自航海大發現以來,那些西方強國都是重視利用海洋的國家,例如,哥倫布航海發現新大陸之後,使西班牙成為海上霸主,繁榮了200餘年;英國自16世紀開始大力發展海洋事業後,依靠海上武力,成為世界日不落國家。彼得大帝奪得出海口後,將俄羅斯領上了崛起之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也是注重發展海上力量後開始崛起為世界強國的。
我國儘管是傳統的陸權型國家,但也是典型的濱海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強國之一,海洋的優勢地位在數千年時間裡都處於領先地位,擁有過歷史上同時期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術、最龐大的傳播、最強大的海軍,也曾擁有過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但卻在世界大航海時代落伍了,最終導致近百年的屈辱與落後。
世界航海簡史
由於受認知條件的制約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世界文明都孕育和誕生於大河流域,例如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黃河流域的古代中國、恆河流域的古印度、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直到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規模的海上活動才從地中海沿岸發展起來。
地中海是一個地處於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之間的廣闊水域,這裡氣候適宜、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是公認的海上文明搖籃,這裡眾多的島嶼,西西里島、科西嘉島、撒丁島等島嶼將地中海分成第勒尼安海、伊奧尼亞海、利古里亞海、亞得里亞海、愛琴海等若干個小海,其中愛琴海早在6000年前就有海上往來。
地中海孕育著海洋文明
地中海孕育了眾多的航海業發達國家,有克里特、腓尼基、邁錫尼、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大航海時期的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其中克里特是世界歷史上海洋國家最早代表,邁錫尼繼承了克里特的貿易網,建立了世界上首隻有組織的海上艦隊雛形。
與克里特文明同期的腓尼基,擁有當時世界一流的造船業、航海業和商業,其船隊成功地突破了地中海“內海”限制,成功進行了繞非洲航線。
地中海古代海洋活動的高峰期是古希臘時期和古羅馬時期,古希臘時期的雅典具有強大的海軍力量,組織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海戰——撒拉米斯海戰。古羅馬帝國更是地中海地區的海陸強國,地中海成了古羅馬帝國的內陸湖,其霸主地位一直持續到公元六世紀。
歐洲海洋大探險
在歐洲拉開海洋大探險的序幕之前,遠在東方的鄭和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遠洋航海了,這個在稍後的章節裡,筆者會詳細介紹。十五世紀末期,葡萄牙人沿著大西洋來到了非洲的好望角,之後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達·迦馬則率領葡萄牙船隊來到了印度,由此開啟西方航海輝煌的歷史,當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後,海洋從此變成世界人的海洋。
毫無疑問,歐洲大航海活動的開創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都熱衷於冒險,並都有王室支援,都希望透過海上力量成為歐洲強國,葡萄牙率先跨海攻佔了北非部分地區,曼努埃爾國王登基後,達·伽馬則成功開闢西歐直通印度的航線,到了1500年,曼努埃爾國王組織的遠征隊發現了南美洲的巴西海岸。
葡萄牙人在航海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甜頭,西班牙人也不示弱,當哥倫布抵達北美加勒比群島後,馬上被西班牙國王任命為國家海軍司令,給予遠洋航海以國家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支援。
海上馬車伕與日不落帝國
當葡萄牙、西班牙成為先後成為海洋霸主後,荷蘭、英國也後來居上,在航海業和造船業高速發展的帶動下,迅速成為海上強國。
我們先來了解下荷蘭,十六世紀末期,荷蘭商船東行能直達印度和爪哇島,向西能遠航至南非,1622年,在北美洲東海岸建立了阿姆斯特丹城,也就是在這一年達到了中國寶島臺灣,之後又到達大西洋的紐西蘭,這一時期的荷蘭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十七世紀的荷蘭,擁有近萬艘商船,造船業高居世界首位,阿姆斯特丹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心。
在世界航海歷史上,如果是十五、十六世紀是葡萄牙、西班牙的天下,那麼十七世紀就是荷蘭和英格蘭的天下。相對於以上三個國家來說,英格蘭是不折不扣的海上國家,英國地處於歐洲大陸之外,由三大島嶼構成的國家,四面都被海包圍,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國家。
英格蘭是後起之秀,前人的海上航路成果為英格蘭航海業的崛起奠定了基礎,他們不再為了開闢新航路而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直接進行海上掠奪和殖民統治,成為領土遍佈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對比世界的航海歷史,那麼中國的航海歷史是怎樣的呢?
中國航海簡史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五大文明發祥地之一的中國,是一個陸地和海洋都兼備的濱海國家。我國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能以竹筏、木舟漂浮在海洋上進行航線,開啟海上航行路程。夏、商、周時期,我國先人就已經掌握了木帆船製造、駕駛技術,人們可以進行近海沿岸航行,到達今天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南越等地,這是航海史的起步階段。
春秋時期掌握天文導航技術
春秋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提高,鐵具的出現,進而提升了造船技術,此外,人們透過掌握一定定天文氣候、海洋氣象等知識,使得近距離的航海技術成為可能。例如,戰國時期,人們透過掌握二十八星宿和恆星的運動規律,利用夜空中的北極星為航海導航,使得大規模海上行動成為可能,這時就已經出現了海上運輸、越海航行、海外貿易等航海事業。春秋時期的吳齊戰之戰,可以看成是我國曆史上海戰鼻祖,楚國還是一個擁有平底帆船的海軍大國。
秦漢時期航海事業的一個高峰
秦漢時期,天文導航技術、地文導航技術的進一步提高,航海事業邁入發展期,典型的代表是,秦始皇派徐福遠航東渡日本。漢代時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我國古代海上活動又迎來了一個高峰。
在漢代,張騫開闢的陸路絲綢之路,由於陸路漫長、穿越國家眾多,運輸能力實在有限,將沿海地區納入版圖後,漢朝廷大力開拓海上貿易路線,開闢了東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南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到印度,進而轉播到歐洲的海上航線,開闢了東西方海上航行的交通線。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發,人民流離失所,航海活動發展勢頭有所減弱,但軍事航洋行動並未因此下沉,東南沿海地區各政權利用臨海優越地理條件,加強海內外交往,例如,東吳孫權曾派大將衛溫率領上萬軍隊近海航行抵達今天的臺灣(夷洲),聶友則率領三萬將士抵達今天的海南島(儋耳)。南北朝時,開通了廣州直達阿拉伯海、波斯灣遠洋航行,打通了與東亞、西亞的貿易通道。
隋唐時期掌握季風航海技術、水密艙壁等技術
隋唐時,我國航海事業進入成熟期,在天文地理、造船技術、航海技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隋唐造船水平先進、船體大、穩定性好、載重量高,造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此外,隋唐人還掌握了季風航海技術,水密艙壁等技術,這在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隋煬帝遠征高麗有水軍陣營越海作戰;唐朝時期,特別是河西走廊由於吐蕃擾亂日趨衰落後,海上絲綢之路更為發達,唐朝開闢了從廣州經南海,遠達波斯灣、紅海,到東非沿岸直到歐洲的世界上最長遠洋路線。(廣州貿易史)到了五代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全面取代陸路絲綢之路。
宋代指南針廣泛應用於航海技術
到了宋代,各種革新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航海進入鼎盛期。宋代不僅海外貿易發達,其造船業和航運業也達到了歷史新高度,特別是指南針在海上導航的廣泛應用,帆船製造技術的發達,航海圖制訂得更為詳盡,這些都為後來的鄭和進行大規模的航海奠定了基礎。
有宋一代,泉州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並稱世界第一大港,到了元代,受漕糧運輸,海上貿易、海外擴張的影響,航海事業十分發達,泉州獨佔鰲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明朝航海事業達到世界巔峰
中華文明一直是以農耕文明自居,海洋文化只是從屬地位,古代海洋活動卻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都處於世界先進行列,特別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是我國古代海洋事業的巔峰。
鄭和寶船分析
《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艦隊總共進行七次遠航,每次遠航的具體船隻和人數各不相同,但每次至少有60餘艘主船,百餘艘各式海船,載有將近3萬多名將士,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的28年時間裡,鄭和艦隊造訪了三十多個國家。
鄭和每次出行,船隊規模巨大,李約瑟認為,明朝時期鄭和寶船比同時期歐洲其他國家的船體要大得多,造船技術也要先進得多。鄭和的船是福船,船體肥胖、尖底,房船體採用“蜂窩”結構,在同等材料情況下能夠造出剛度最大的裝置,這樣的船適合於遠洋航行。
《瀛涯勝覽》中記載鄭和寶船“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最大的鄭和寶船,有上層建築4層,9桅12帆,外觀樣式豪華精美,並且鄭和船隊導航技術先進,用羅經指示航向,計算航程用的是更數單位,整個船隊組織有序,船隊成員專業分工明確,寶船造船技術先進等一系列因素,造就了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也是航行最遠的船隊。
鄭和七次航線路線都是從東海出發,經過南海,穿越馬六甲海峽,抵達印度洋沿岸,最遠道德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航程等於繞了近半個地球,艦隊規模之大、航線之長、艦船之大、航海技術水平之高均創造了我國古代航海史的巔峰,也是同時世界航海史上的最高水平。
在鄭和的傳播下,明朝初期的聲威和華夏文明的傳播都到了歷史最廣泛的範圍,彰顯明王朝的力量和氣派,雖然鄭和遠航沒有像後來西歐國家那樣獲得豐厚的財富和龐大的海外領土,也沒有為國家未來發展儲備足夠之本,但鄭和的政治宣威原因超過經濟獲利。
討論
鄭和航海中斷原因,鄭和下西洋的目的與西方航海目的完全不同,歐洲人航海主要有三大目的,軍事掠奪建立殖民地,發展對外海外貿易,宗教傳播等目的。
葡萄牙在探尋東方航線時,就在非洲海岸建立了很多殖民地據點,並且逐步滲透整個非洲大陸,他們在那裡販賣奴隸,掠奪黃金;達·伽馬抵達印度之後,以果阿為中心,佔領了印度洋沿岸眾多據點,並且穿越馬六甲海峽,控制了整個印度洋。這是鄭和船隊能做但是沒有做的事情。
西班牙和葡萄牙佔領美洲後,掠奪大批金銀珠寶,迅速建立起了龐大的海外殖民帝國,又透過新航路換取東方的物產,造成西歐“價格革命”最終促使歐洲之本主義形成,最終成為世界文明中心。
反觀鄭和艦隊卻秉承著“以和為貴”的外交原則,“薄來厚往”的貿易賜貢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揚我大明國威,欲耀兵異域,招徠外邦來朝,構建朝貢新秩序,確保大明邊境安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為得位不正的明成祖朱棣洗地。
但鄭和的大規模遠航其經費完全是明朝廷買單,耗費了巨大的財力,他每到一處就授璽封王爵,賞賜金銀綢緞;明王朝對來朝貢的海外國家都採取“薄來厚往”的貢賜形式,並且免徵貨物進口稅,以優厚的價格收買海外商品,這些都是明帝國沉重的負擔。
筆者認為,還有一個原因至關重要,那就是深入我們骨髓中的中國特有的儒家的“華夷觀”,限制了國人對海外世界的認識,也束縛了海外開拓,更是阻礙了明朝對外部世界探索和研究;明朝廷認為,使用儒家傳統禮儀來改造諸國,這些諸國表面歸順和臣服就可以了,並沒有進一步用武力加強控制,當鄭和航海停止後,這種影響和作用便迅速消失。
儒家“華夷觀”對我國封建王朝歷代統治者的思想都有一個深度的、慣性的、固有的制約,統治者認為四周國家文化發展水平比中國低,有必要透過傳統道德禮儀去改造這些蠻夷之國,並沒有想透過武力來解決,更沒有想到要侵佔或者殖民這些國家,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中“和”的思想典型體現。
此外,還有官營航海與民間航海的矛盾,開海和禁海的矛盾,海權實踐和海權觀念的矛盾,政治外交目的和經濟的不可持續矛盾,使得鄭和航海戈然而止。鄭和之後,五百年間,中國再無有世界性影響的遠洋航海活動。
參考文獻:《明史》、《史記》、《明成祖實錄》、《明太宗實錄》、《瀛涯勝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