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半途而廢很容易?不用說關鍵是初始行為模式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孩子最初解決問題的經驗,便成為了最初的行為模式。教育孩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從一開始就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
昨天早上,鄭州下了大雨,沒下到八點雨就停了。上午十點是孩子跆拳道上課的時間,於是就準時把孩子送到了培訓學校。奇怪的是,當把孩子送到培訓學校的時候,卻發現算上女兒,總共才有兩個小女孩到了學校。
平時上午去學跆拳道的孩子也不少,剛開始以為由於下雨,有的孩子離家遠還在來上課的路上。可是等到下課,卻沒有見到一個孩子過來。雖然只到了兩個學生,老師也認認真真地給孩子把課上完了,這兩個小女享受到了老師一對一的教學待遇。
今天送孩子去上課的時候,趕到已經十點多了,本來以為今天天氣好,去上課的學生應該比昨天多。可到了才發現,培訓學校裡也只到了一個學員。不過今天的情況比昨天好一些,我們到了之後便有學員陸陸續續到了學校。
由於天氣因素的影響,下了大雨不能去學校上課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不過像今天的天氣既沒下雨又不是很熱,加上又是星期天,不送孩子去上課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在不少人眼裡,孩子有幾次不想去上興趣班,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如果有家長真的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孩子雖然小,對什麼事情也不是很懂,但是他們卻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特別是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這個時候正是他們學習規則,內化自己的行為模式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不嚴格地要求自己和孩子,動不動就找理由不去上課,那對孩子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曾經見過一個小女孩豆豆,她父母為了讓她多學一些特長和技能,暑假開始的時候就給她報了不少興趣班,比如舞蹈、音樂以及畫畫等等。由於孩子興趣比較廣泛,對什麼都很好奇,剛開始上培訓班的時候就很積極。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上了大概一個月之後,不僅孩子就連家長有點懈怠了。有一次因為家裡有事,本來該送孩子去上課,家長一忙把這件事給忘了。由於家長忙忘了送豆豆去上課,豆豆也有點懈怠就沒有提醒家人,她也忙裡偷閒享受了這個期盼已久的假期。
後來有一次家裡來了親戚,同時也來了一個和她年齡相仿的小姐姐,她們一見面就玩得非常開心。等到豆豆該去上課的時候,她爸爸去送她,她死活都不願意去,非要在家陪這個小姐姐玩不可。由於拗不過孩子,豆豆爸也沒有強迫孩子,就讓孩子在家陪親戚家的孩子玩。
從哪之後,豆豆都會因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不去上學。有時候是家裡真的有事,不過更多的時候是豆豆不想去上學。暑假剛開始的時候,豆給豆豆報了那麼多興趣班,但最終都沒有堅持下來。雖然花了不少錢,但都沒有讓豆豆掌握一種熱愛的技能。
現實生活中,像豆豆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剛開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特長班。然而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很多孩子都沒有堅持下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家長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家長的懈怠給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最終孩子也沒有堅持下去。第二,孩子真的對這個“興趣”不感興趣,或者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或者沒有獲得即時的反饋和表揚。
總的來說,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做得不好造成的。
所以如果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不僅要給孩子做好榜樣,還要及時幫助孩子發現並解決問題,並給孩子及時的反饋和鼓勵,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長成你希望的樣子。